地方史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0&rec=34&run=13

【概况】 年内,全市史志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两个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修志、办鉴和拓展社会服务三大重点,着力抓好《泰安市志》《泰安年鉴》《当代山东地方概览丛书·泰安》等志书、资料的编修,实现了志、鉴、会(市情研究会)、网(泰安市情网、市情资料库)、馆(方志馆)、开发服务“六位一体”全面发展。8月,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卓群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省、市人大代表对全市贯彻实施《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情况进行视察调研,肯定了史志工作成绩。3月,市史志办和宁阳、东平、肥城等县(市)史志办分别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6名同志被表彰为全省史志工作先进个人,分别获记二等功、三等功奖励。《泰安年鉴(2007)》《泰安历代灾异》两项成果被评为全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史志成果入围奖。12月,《泰安年鉴(2008)》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中,荣获年鉴类综合、框架设计、条目编写3个二等奖。史志办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08年度市直科学发展先进单位,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市直文明机关。
  志书编纂 ①《泰安市志(1985~2002)》编纂工作。在上年完成终审稿的基础上,2009年做了进一步修改:一是统一修改标准,制订《关于〈泰安市志〉志稿修改有关问题的统一规定》《关于〈泰安市志〉终审稿修改有关问题的统一要求》等规定;二是补充资料,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记述;三是校对核实资料,对志稿中数字、名称、用词用语、人物、组织机构等反复进行校核;四是在省史志编委会审阅的同时,请熟悉市情发展情况、文字水平高、作风严谨的文史工作者对志稿进行审阅;五是抓好志书印刷、校核工作,先后校对核实四校20余遍,抽调专人做好时政彩页、存史性随文照片的征集和封面、版式、装帧设计工作,确保志书事实、数字精确,印装精美。3月初市政府发文批准出版,11月底正式出版。②县(市、区)志编修工作。加强对县(市、区)志编修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市史志编委会下发了《关于搞好志稿审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编修的各类志书,按省统一要求分级搞好审查验收,对不合格的志书,坚决不允许出版。认真组织省市专家对县(市、区)志进行评审和终审把关。《泰山区志》《新泰市志》《肥城市志》《东平县志》《宁阳县志》5部县志已出版发行,《岱岳区志》组稿工作全面铺开,52个部门、单位的资料长编上报初审。③基层志编修工作。年内,《泰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志》《泰安广播电视志》《泰安人事志》《泰安日报社志》《王西村志》等志书出版发行。至年底,全市第二轮修志已编辑出版基层志41部,其中乡镇志12部、村志12部、部门志13部、企业志4部。
  年鉴编辑 年初,市史志编委会印发《〈泰安年鉴(2009)〉组稿意见》,对《泰安年鉴(2009)》编辑的指导思想、记载重点、质量要求、组织领导等工作进行规范。一是明确编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质量为总抓手、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根本目的,把准确记述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重大措施和各条战线、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作为记述重点,努力实现编印工作规范化、综合条目格式化、专题条目典型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二是健全完善《组编工作规程》,对栏目设置等进行规范;三是强化资料性,利用报纸、文件、工作简报、政务信息网等渠道,广泛收集资料,利用年鉴媒体资源,适当增加时政彩页数量,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在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评比中,《泰安年鉴》(2008)获全省优秀年鉴特等奖。加强对县(市、区)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编纂工作的指导,《泰山区年鉴》《肥城年鉴》《宁阳年鉴》出版发行。
  市情研究与史志资源开发
①编纂出版《当代山东地方概览丛书·泰安》。该书是按市委、市政府要求编辑的全面介绍泰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工具书。发挥部门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十一届全运会圣火采集地点及纪念物设计方案论证,为制订完善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泰安市工业博物馆筹备、泰安市国际旅游名城建设行动纲领的编制等工作提供大量的资料。②开展市情研究。利用市情研究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组织研究会成员参加了泰山历史名泉、泰安历史名人故居等调研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在报刊发表文章等不同形式,大力宣传市情,普及市情知识。编辑出版市情研究会会刊《泰安市情》杂志(季刊),2009年被泰安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期刊。③信息化工作和方志馆建设。加强泰安市情网、市情资料库和内部办公网的建设,在全省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表彰会和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被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评为“全省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先进集体”。加快市方志馆建设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借阅制度,对馆藏书籍整理、登记,编辑《泰安市方志馆馆藏书籍目录》,采取购置交换、征集等方式,大力收集各地各类志书、年鉴,丰富方志馆馆藏。各县(市、区)史志办公室均成立了方志馆(室),并有固定的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

【《泰安市志(1985~2002)》出版发行】 11月,《泰安市志(1985~2002)》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书自2001年10月开始编修,2009年9月编纂完成,编纂工作历时8年。全书约269.3万字、16开本,四色印刷,共37编、213章、848节,收录表格351张、随文照片1000余幅。断限范围上限自1985年泰安市(地级)建立,下限迄2002年。其中“大事记”等内容延至2008年,时政图片截至2009年8月。该志书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泰安市1985~2002年间,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是一部资料性强、信息量大的地域性百科全书,具有很强的存史、资政、服务、育人价值。

【全省史志办主任座谈会在泰安召开】 10月13~14日,全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在泰安召开。省史志办主任刘秋增,副主任张敬忠、刘娟、王文恒出席会议,17地市史志办主任及省史志办各处(馆)负责人参加会议。泰安市政府副市长徐恩虎致辞,市政协副主席赵成道参加会议。刘秋增就推进三级方志馆建设、加强修志理论研究、《山东省历史地图集》和《山东省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助援建志》的编纂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东平县实地考察了史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参观了新《水浒》影视拍摄基地、稻屯洼湿地、腊山景区等开发利用史志资源工作现场,听取了泰安市史志办、东平县政府关于史志工作情况汇报。

【《当代山东地方概览丛书·泰安》出版发行】 12月,《当代山东地方概览丛书·泰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编辑的全面介绍泰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工具书,全书30万字,分泰安风姿、名城掠影、泰山雄风、胜迹纵览、名人觅综、东岳名篇、逸闻撷秀、特产名吃八大部分。正文前选载了泰安、泰山名片、泰山全景图、泰山风光、文化遗存、名优特产等彩色照片,内文穿插随文图照近百幅,图文并茂,双色印刷,印制精美。(张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