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 丝 绸 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0&rec=104&run=13

【概况】 1999年,全市丝绸系统有企业9家,其中县市区丝绸公司5家、蚕
种场1家、丝绸进出口支公司1家、制丝厂2家。在职职工256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
术人员420人。全系统以转变增长方式和改变种植模式为突破口,加快实施科技兴
蚕战略,强化质量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推进了高
产、优质、高效蚕业的快速发展。①桑园面积发展较快。全市新老桑园面积达到
6666.66公顷,其中1999年新建桑园5407.41公顷。无论从建园标准、质量和模式看
均好于往年。②蚕茧生产喜获丰收。在春季持续干旱、夏秋季高温多湿等异常气候
条件下,取得了蚕茧总产、张产、茧质、亩效益增幅较快的好成绩。全市共发放蚕
种10.9万张,同比增长18.1%;生产蚕茧425万千克;收购蚕茧398.1万千克,同比
增长30.39%;张产平均36千克,同比增长8.76%;支付蚕农茧款6053.7万元,增
长21.1%;为地方政府代扣代缴农林特产税500多万元,增长19.05%。③制种产量
提高。全年共完成制种3.8万张,同比增长42.3%,超额完成省总公司下达2.95万
张的计划任务。④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各项质量指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完成工
业总产值8815.8万元,占省计划的97.8%;生产白厂丝511.46吨,占省计划的93.9
%;丝平均等级3A50,正品率99.6,台时产量280克,年内,共出口白厂丝138.36
吨,完成出口额2059.29万元。

【全市制丝企业实现缫丝自动化】 全市继泰安制丝厂全部实现缫丝自动化
之后,年内,宁阳制丝厂又全部完成了由传统立缫向自动缫的技术改造任务,引进
“301B”自动缫机设备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减少人力,提高了工效。

【依靠科技发展种养模式】 1999年,是全市桑蚕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年,也
是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新的种养模式的重要一年。一是在新建桑园中,坚持
“三大一新”的原则。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领导重视、群众基本认识、立地条件好、
技术力量雄厚的地方,积极发展大乡镇(5000亩以上)、大村(300亩以上)和养
蚕大户(3~5亩),推广桑树新品种;坚持挖大壕,栽大苗(优质苗)、施足底肥
浇足水,坚持高点起步、高标准建园。二是坚持科技兴蚕,搞好桑桑间作,确保新
建桑园快速丰产,走短平快的路子,提高桑蚕业的竞争力。三是大力推广“3+1”
的大棚养蚕模式。为减少劳动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实现传统蚕业
向现代蚕业的转型,全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和推广了省力化大棚养蚕新模式,即3亩
桑园建一个养蚕大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桑蚕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开辟了一条新路。四是桑苗繁育成效显著。为确保全市新建桑园苗木自给,市丝绸
系统确定了抓育苗、促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年内全市共自繁自育优质苗木5000万
株,购进沙二桑种1000千克,实生桑种400千克。
【双文明建设再创佳绩】 年内,市丝绸公司、泰安制丝厂、宁阳制丝厂、郊
区丝绸公司、肥城丝绸公司、宁阳丝绸公司6个单位被省丝绸总公司评为“双文明
建设”先进单位。郊区的祝阳、范镇、燕庄、马庄、夏张、汶口、房村、满庄、徂
徕、良庄茧站;肥城汶阳、安驾庄、边院、砖舍、马家埠、高淤茧站和宁阳的西疏、
磁窑、泗店共19个蚕茧站被省总公司评为1999年度“A级茧站”。有13人被省总公
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生产者。郊区丝绸公司荣获省总公司蚕茧生产“丰收杯”
第4名;宁阳丝绸公司荣获省总公司劳动竞赛“优胜杯”C组第3名;宁阳制丝厂荣
获“优胜杯”B组第2名。(柏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