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类 外经 外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99&run=13

【综述】 1996~2000年全市依照“三外并举、外资突破”的指导思想,加快
发展, 截止2000年底,全市累计审批利用外资项目52个,合同利用外资2.8亿美
元, 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47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全市累计26家企
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出口产品发展到12个大类,68个品种,远销世界上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累计出口创汇2.97亿美元;成功创办海外企业4家,对外输出劳务
280人次,劳务合同额560万美元,市第一建筑公司还获得了对外劳务签约权。

【利用外资工作】 1996年,全市共审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5392
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4758万美元。1997年共审批利用外资项目8个,合同外资
额7523.4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8942万美元。其中,晨鸣纸业集团通过发行B股
引进外资6657万美元, 成为全市第一家B股上市的企业。聚宝集团和奥峰集团挂
靠中国华源集团搭车上市, 加快了企业的发展。1998年利用外资项目8个,合同
外资额525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95.8万美元,合同外资、实际外资两项指
标绝对数在潍坊市名列第1。1999年,全市共办成利用外资项目6个,实现合同外
资额25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38万美元。瑞士诺华参股有限公司在寿光成立
了寿光诺华种子有限公司,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来潍坊落户的世界500强企
业。2000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3个,增资项目1个,对外借款项目2个,合同
外资额68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299万美元,同比增长24%和41%,居潍坊市
各县市区之首。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1)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涉及创汇农业、化工、
制药、能源、餐饮服务、造纸、工艺品、鬃发、纺织等行业,一、二、三产业协
调发展。合作渠道日益拓宽。对外合作伙伴由香港、台湾、东南亚、日本、韩国、
俄罗斯扩展到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南美等国家和地区。(2)利用
外资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除了合资、合作、嫁接改造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股权
转让、B股上市融资等利用外资形式,外商独资项目明显增多。(3)项目选择余
地扩大。 已由刚开始的“抢”外商逐步向双向选择方向发展。(4)利用外资的
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晨鸣纸业B股上市,一次利用外资6657万美元,通过技术
改造、新上项目,确立了晨鸣纸业在全国同行业的龙头地位;诺华种子有限公司
在寿光的落户, 打开了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大门。香港资佳发展有限公司整
体买断市棉纺织厂,成立独资的金德行纺织品有限公司,为寿光市企业的改制树
立了样板。

【对外贸易】 1996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贸易工
作在巩固原有出口基地和出口产品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快产
品、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靠名牌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产
品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以三资企业、自营进出口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竞相发展
的局面。

【出口创汇稳步增长】 1996年全市完成出口创汇5666万美元;1997年全市完
成出口创汇8045万美元;1998年完成出口创汇6200万美元;1999年按现行潍坊海
关统计口径完成出口创汇1785.6万美元;2000年完成出口创汇8200万美元,其中,
2000年外贸出口创汇列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首。

【外贸出口后劲不断增强】 1996年以来,为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在农
副产品出口上,狠抓创汇基地建设,改善创汇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创汇农业领域,
形成蔬菜、肉食鸡、花卉、果品、水产品等出口创汇基地。在工业品出口上,不
断开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出口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增加高科技含
量,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
带动力的出口生产专业厂和机制纸、医药、鬃发、抽纱、轻纺、工艺、食品、机
电及盐化工等出口主打产品。全市工业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逐步形成了以晨鸣
集团、抽纱总厂、宏达发制品有限公司、富康制药有限公司等出口创汇大户为龙
头,以鲁丽集团、新型防水材料厂、美卿钉业有限公司、稻田、留吕木器厂、岔
河、留吕棉纺厂、蔬菜产业集团、稻田和美食品有限公司、第二食品工业公司为
主要成员的出口创汇群体,出口创汇后劲不断增强。

【自营出口创汇迅速发展】 到2000年底,全市获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26
家。 1996年获权企业3家,1997年获权企业1家,1998年获权企业4家,1999年获
权企业5家, 2000年获权企业9家。其中,1999年5家获权企业中,有潍坊新型防
水材料有限公司和寿光稻田保庆木器厂2家个体私营企业, 进一步壮大了全市出
口创汇队伍。针对新获权企业业务不熟,对外交往渠道不畅的情况,寿光市外经
贸委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的贸易洽谈活动,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培训业务人员,
推动了全市自营进出口业务的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2000年,全
市自营出口创汇额达723万美元。 自营出口主要贸易对象有日本、韩国、美国、
俄罗斯、香港、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有蔬菜、肉鸡、抽纱、纺
织、木器、防水材料等。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比重逐年增加】 1996年以来,随着招商引资水平和
规模的不断提高,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在整个出口创汇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1996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4600万美元, 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81%,到
2000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达到6986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91%。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推动全市对外贸易出口创汇加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按照“三外并举”的外向型发展思路,在大力开展招
商引资、扩大外贸出口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海外企业的质量进一步提高。1996年以来,兴办海外企业不以数量取胜,而是在
提高质量上做文章。1996年,化龙镇与俄罗斯赤塔市合作设立了俄梅季康有限公
司,从事一次性输液器的生产与销售,总投资94万美元,当年建成投产。1998年,
晨鸣集团在美国洛杉矶设立美国分公司,销售纸张,进口纸浆、废纸等原材料,
为晨鸣集团纸张的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0年,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委内瑞
拉创办蔬菜种植农场1处, 并于当年派出15名技术员。由于上述海外企业在设立
之初,考察工作细致,调研求实,设立之后,监管措施得力,已逐步成为寿光市
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对外劳务输出渠道逐步拓宽。近几年,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走出了一
条适合寿光实际的路子,1999年市第一建筑公司申请获得对外输出劳务签约权,
也是潍坊市仅有的两家获权企业之一,当年即组织38名工人赴阿联酋工作。对外
输出劳务签约权的获得,为寿光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奠定了良好基础。1996
~2000年, 全市共派出劳务人员280人次。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阿联酋、
委内瑞拉、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建筑、医疗卫生、饮
食服务、种植和养殖等行业,并逐步向其他行业拓展。

【国际经济贸易交往】 1996~2000年,除历年组织参加国内大型经贸活动外,
每年都组织各种经贸团组走出境外进行经贸洽谈。1996年先后组织参加了鲁台经
贸洽谈会、 潍坊国际风筝会、青交会等经贸洽谈活动,与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
多家客商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技术贸易洽谈, 并组织了100多人次赴美国、日本、
韩国、 德国、 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考察,签订合作贸易项目30多个。
1997年,先后组织参加了潍坊国际风筝会、青岛小交会、广州交易会等若干大型
涉外活动, 参加人数达到500多人次, 共签约协议合同48个, 合同协议外资额
13591.6万美元,成交出口贸易37笔,成交额2545.75万美元。1998年,先后组织
参加了潍坊国际风筝会、青交会、北京中美企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厦门中国第二
届经贸洽谈会等大型涉外活动,共结交了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欧及
港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100多名,草签合同协议24项。其中,草签合同6
笔,合同外资额5445万美元;签订进出口贸易11笔,贸易额1880万美元。3月份,
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到美国进行项目洽谈,在美国设立了帝国集团寿光产品展览
中心,使寿光产品直接在国外展览,提高了寿光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增加了贸易
交流机会。另外,派出41名技术人员赴荷兰、美国、瑞典进行技术培训,加强了
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1999年全市共组织参加鲁台经贸洽谈会、青交会、厦门
中国第三届经贸洽谈会等八项大型涉外经贸洽谈活动,共计草签合同协议18项。
其中,草签合同5项,合同外资额2840万美元;协议13项,协议外资3480万美元;
签订进出口贸易10笔,贸易额1330万美元。同时,组织6批出国招商团组,其中,
5月份, 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日本招商,签署了蒜米、蒜粒和脱水牛蒡三个加
工出口贸易合同, 合同贸易额30万美元。5月20日在东京新宿京王大酒店成功的
举办了近70家商会商社代表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二十多家株式会社的社长与会,
进一步拓展了贸易渠道。2000年,全市先后组织参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2000
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潍坊风筝会、华交会、广交会等各项经贸洽谈活动,收
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特别是“2000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邀请到会国外客户
63人, 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驻华大使、参赞等,成功洽谈6个利用
外资项目, 合同外资额159.5万美元,协议外资额4520万美元。谈成对外劳务输
出合同一笔,劳务输出150人,劳务合同额108万美元。

【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 1999年,寿光市成立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领导小组,
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外经贸委、经贸委、计委、建委、农委、工商局、
国土局、环保局、乡企局、贸易局、中国人民银行寿光支行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
志任成员,加强了对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组织领导。同时,2000年以来,相继
出台《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实
施部门责任制的意见》、《寿光市外经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引
进人才、项目、资金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了投资软环境,为招
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贸自属企业】 1997年3月,根据市委九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撤销原
市外贸总公司,划分为“三司一办”,即外贸公司、畜禽肉食公司、食品进出口
公司和驻青岛办事处。体制改革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经全面审计,摸清企业
已资不抵债2700万元,并鉴于企业举步维艰,已无力偿还的情况,经报请市政府
研究批准,自1997~1999年分三批为外贸公司110人,畜禽肉食公司267人,食品
进出口公司63人办理下岗手续,目前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董俊
涛)

【招商引资】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2000年7月20日
寿光市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寿光市招商局挂牌成立。 招商局的具体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任务、目标;(2)负责牵头各职
能部门和单位, 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3)负
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监督考核, 及时协调受理外商投诉举报;(4)负责进行
对外专业招商。
招商局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展开工作。截止
到2000年12月底,全市共到位、签约市外项目158个,涉及总金额156387.43万美
元, 其中外资项目37个,130542.3万美元,内资项目121个,25845.13万美元。
资金到位和批复在建项目129个, 到位资金22475.8万美元,其中外资1777.37万
美元,内资20698.4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居潍坊12个县市(区)第一位。
(唐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