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92&run=13

【概况】 寿光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实施可持
续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改善,在2000年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中综合得分达到86.05分,列全省县级市第六名。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寿光市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
《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
则,对一切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严格执法,实行“先评价,后建设”、“三
同时”(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否则不予
验收。 到2000年,全市共审批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112个,建成投产并验收
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47个, 全部执行了“三同时”。其中环保投资21519万
元, 占总投资的13.65%。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53658.6吨/日,废气能力964420.7
标立方米/小时,“三废”年综合产品产值965.4万元。

【环境治理与效果】 (1)加大点源治理成效显著。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了污
染治理投资。 到2000年底,治理投入资金4.5亿元,共削减COD53204.472吨,全
市55个水污染源,比国家要求提前排放达标,并分别通过了省、市、县三级环保
部门验收。 (2)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圆满完成了“一控双达标”任务和环
境目标责任制, 被潍坊市评为一等奖。(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期
对废气污染源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到2000年底大气总悬浮微粒
年日平均值0.249mg/m3,氮气氧化物年日平均值0.033mg/m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合物年日平均值均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标准。(4)调整产品结构,
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工业废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100%, 饮用水源水质和城市地面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5)
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促
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业物体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和有效治
理。工业物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0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处置
率均达到100%。 (6)明确责任,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城市噪声环境质
量有了较大好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城市周边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达到54.8分
贝和68.0分贝。

【环境监测与现状】 根据国家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要求,坚持对境内的
地表水、环境空气、降雨、城区饮用水、环境噪声等环境质量因素进行全方位监
测以及委托监测等,同时,为环保决策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监督和服务。
其中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24小时连续自动采样。对市内的7条河流和排污沟共15
个断面每月实施了例行和自控监测。编写了2000年度《寿光市环境监测年鉴》和
“九五”《寿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定期在《寿光日报》上发布空气质量和污
染状况。 到2000年,监测装备固定资产达163万元,专业技术人员16人,其中工
程师3人,大型仪器设备67台(套),能承担7大类、172项指标监测分析工作。

【生态示范区建设】 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行动纲要》和《寿光市生态示范
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建设完善了无公害蔬
菜基地,有机畜禽产品、畜禽养殖、有机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城市生态调控系统、
城市周边生态支持系统、农田林网化、芦苇湿地处理、桔杆汽化示范、高效利用
水资源、生态旅游等10大工程26项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全部完成,一次性通过了
省级验收。 1997年投资1450万元建设了占地2450亩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
万吨,运行费用0.05元/方。1999年投资480万建设了两塘(厌氧塘、稳定塘),
经厌氧塘——稳定塘——芦苇湿地处理,污染物COD进口标准500mg/L,出口可达
7~0120mg/L, 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到2000年底,共计修建沟、路、林、
渠60条,总长度133公里,芦苇湿地6000亩,动用土方14318万方,现在的生态示
范园已成为包括芦苇湿地、防风林、经济林、鱼塘、农田及现有丰富动植物资源
的“绿洲”。

【环境监理】 到2000年底,全市征收排污费年均超过300万元,环保部门共查
处环境污染事故53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万元,协调赔款48.2万元;办理反
映环境污染的人民来信来访308件(次) ,处理率达到98.5%;来访205人次,处
理率达到99.5%;办理各级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2件,办复率为100%。

【环保宣传】 全市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从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提高全
社会的环保意识方面展开工作。首先是把环保法的学习宣传纳入了普法规划,经
常向企业领导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业务知识。定期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期
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向社会群众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在晨鸣
新力热电厂、污水处理厂、林海生态示范园、晨鸣造纸污水处理场、高科技示范
园设立了5处环境教育基地,在寿光二中建成省级“绿色学校”。截止2000年底,
在市级以上报刊媒体上发表稿件66篇。
(周乐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