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乡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89&run=13

【概况】 几年来,立足地域优势狠抓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
局,综合开发,初步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以中心镇、重点镇为骨干,以一般集镇
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达到42
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2%。

【城市规划】 坚持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寿光农业产
业化优势和“中国蔬菜之乡”特色,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98年
8月由省政府审批通过, 并正式实施。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开展各项专业规
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编制完成并审批了城市绿地系统、给排水、公交、
供热、防洪、环卫、燃气、集贸市场、消防、抗震防灾、电力电讯、弥河风景区、
城市交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16项专业规划,完成兆祥小区、现代小区、城市
出入口、“欧洲村”等60余项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使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
率达到73%,修建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2%以上。

【城市建设】 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发动全民参与,采取“国家
投资、社会投入、利用外资、市场补偿”的办法,通过财政投一块,政府协调统
筹一块,受益单位负担一块,各单位门前四包拿一块,“九五”期间,共投入资
金9.3亿元,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1998年市财政投入7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人民广场一
期、两环路、公园改造、弥河风景区、“世纪之门”城雕等工程项目,建设兆祥、
现代两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1999年,投资3000多万
元,完成东环路、北环路沥青路面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建成迎宾路灯光隧道。
2000年,完成了“欧洲村”、圣城街东段改造、东环路南段改造、两环路绿化、
渤海路中段改造、菜都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城市面貌。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以来,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3.07亿元,新
建、改建、拓宽圣城街、公园街、东环路、北环路、文庙街等30余条主次干道,
总长52.48公里。 市区道路硬化铺装率达到99%,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8%。城市排
水系统,全市共新建排水暗沟10条13.4公里,改造明沟6.5公里。投资2500万元,
在寿光城区北部30公里处的盐碱地带, 建成了占地2470亩、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
芦苇湿地污水处理场。投资4500万元,建成晨鸣污水处理厂。投资1350万元建设
了城市污水汇流工程, 投资300万元建设晨鸣集团排水工程。供水、供热、供气
管网建设, 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第三水厂,使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7万立方米,
沟通了内外东环路和城北、城南、城西三片供水管道,使市区供水管网总长度达
到29.86公里,市区供水普及率、管网压力合格率均达到100%。在城市公交方面,
引进外资400万元, 购置40辆豪华中巴车,开通了4条营运线路,于1997年7月正
式运营。2000年底投资180万元的第5条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在集中供热方面,投
资4.57亿元建成了2座热电厂,使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7.3万平方米,城市集
中供热率达86%。管道液化气用户达1000多户。

【园林绿化】 在抓好沿街绿化,建成仓圣公园、部分街头游园的基础上,重
点在增绿量、上档次上下功夫,在塑精品、上水平上做文章,使城市绿化由粗放
型向精品型发展, 提高了城市的品位。1996年以来,共投入2.1亿元进行了园林
绿化建设,先后建设人民广场、弥河风景区、欧洲村、温泉游园、憩园等一批公
共绿地以及东环路、北环路、银海路等一批大面积、高档次的街道附属绿地,单
位庭院、 居住区的绿化档次也不断提高,其中晨鸣污水厂等9个单位获省级花园
式单位称号, 教师新村、南关小区2个小区获省级花园式小区,60多个单位获潍
坊市花园式单位或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市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47.7万平方米,人
均公共绿地面积13.5平方米, 市区绿化覆盖率由1995年底的31.6%猛增到现在的
37%。

【房地产综合开发】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996年以来市区共计完成开发总投资5.05亿元,房地产开发面积78.4万平方米,
住宅建设综合开发率达到98.4%,商品房合格率为100%,优良品率达到53.2%。其
中2000年投资1.6亿元, 动工建设现代、兆祥两个经济适用房小区,目前已售出
房屋1880套。两小区一期工程预计于2001年10月1日前竣工。

【市场网络和商业网点建设】 坚持市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市
场体系,新建、改建、扩建了九巷修车洗车市场、龙泉街蔬菜市场、寿光蔬菜批
发市场、南关五金装饰板材市场、城里修车洗车市场、五金公司五金家电市场、
北关建材市场、九巷包装品市场、东亚家俱商城、南魏煤炭市场等20多个市场。
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改造扩建工程,按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一流的
要求,将其改造成“二场”(蔬菜集中交易市场、花卉果品交易市场)、“五区”
(加工区、农贸区、商业区、居住区、服务区)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批发市场,仅
蔬菜集中交易市场就完成投资7168万元。此外,全市还新建了亚西亚商城、供销
大世界、摩托车商城、服装鞋帽城及大批沿街商住楼等商业网点。

【城市管理】 1996年以来,每年开展一个专题年活动,加强城市管理。先后
开展了“门前四包”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绿化美化年、城乡建设管理年、城乡建
设执法管理年、城乡建设综合整治年等活动,在市区实行了街道分工和门前四包
责任制, 市五大班子领导包街抓城建。5年来,共完成门前四包投资2.05亿元,
大力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城市活动,城市容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村镇建设】 “九五”期间,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摆上了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
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每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都在2亿元以上。
(1)本着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和超前性的原则,坚持远、近期相结合,城、
镇、乡村相结合,高质量编制《寿光市城镇建设体系规划》。规划中确定以城区
为中心,以羊口、侯镇、稻田等10个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集镇为基础的城镇结构
体系。并将全市小城镇规划成城郊型、农产品加工型、工贸型、沿海型、路域经
济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为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奠定了基础。(2)建立多元化
的投资体制,并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吸引鼓励农民外商进镇、建镇、兴镇。
把小城镇作为农村对外开放的前沿,吸引外商,利用外资开发建设。近年来,通
过多渠道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平均每年都在3亿元以上, 加快了小城镇的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了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农民带资进镇建设已成为加快
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1998~1999年农民进镇建设资金都分别占到小
城镇建设总投资的70~80%。 目前,全市21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镇
区内主要街道硬化率达100%,路灯安装率100%,全市基本实现“三季有花,四季
常青” 的绿化要求, 其中20个乡镇建成了公共绿地或小游园,人均绿化面积达
3.5平方米。 全市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供排水体系基本形成。21处小城镇建成
了中小型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18处小城镇形成了商业一条街。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位于新兴街北侧,迎宾路东侧,总规划面积17公顷,
由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 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公顷, 总投资2620万元。
1998年5月28日动工建设,当年9月10日完工,建设了大型音乐喷泉,栽植了大面
积冷季型草坪,种植合欢、银杏等高档苗木,放养600只和平鸽。

【弥河风景区】 1998年5月,弥河风景区正式破土动工。主要对弥河张建桥大
桥以北300米至王口闸以南500米(全长1800米)河段进行治理,建设了拦河坝、
拉河闸、 排污暗渠护堤等工程。7月份,逐渐完善绿化配套工程。沿河两岸建设
绿地15万平方米, 打机井4眼,完善了河道两岸绿化喷灌系统,完成电缆管线埋
设,建成了沿河沥青路面、3座管理房、1座变压器。整个工程于1998年9月竣工,
总投资1220万元。

【欧洲村】 2000年4月1日动工,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总投资2900万元,建
成欧式风格建筑53栋, 4.1万平方米人工湖1处,并配套建成荷兰式风车2座,沙
滩1处,建筑内水、电、暖、通讯配套齐全。配植冷季型草坪4万平方米,栽植高
档绿化苗木340平方米。

【世纪之门城雕】 1998年11月18日动工,同年12月28日竣工,总投资200万元。
该雕塑位于寿光市城东潍高路与南环路交叉路口,同市高科技示范园、菜博会展
馆比邻,成为寿光市一大标志性景观。“世纪之门”由锥体立柱和人物雕塑组成,
两根不锈钢饰面的立柱高36米,拔地而起,成巨门之状。中心雕塑高20米。红色
花岗岩石基座上,一铜质男性人体手托科技原子符号,寓意展望新世纪。整座雕
塑挺拔、高大而又简练、洁净,富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震撼力。该雕塑的总体由山
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省博物馆共同设计,结构设计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
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市工程建设监理中心负责监理。

【仓圣公园两次改造】 仓圣公园是以纪念造字圣人仓颉为主题而建设的一处
综合性封闭式公园。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广
大市民的精神需求,发挥公园的服务功能,真正做到还绿于民,还园于民,1998
年市委、市政府大胆决策,决定将仓圣公园改造成休闲、娱乐、集会等功能于一
体的开放式公园。仓圣公园一期改造工程于1998年3月份开工,总投资350万元,
共拆除实体围墙1400米,移植苗木4万余株,架设防护篱3300米,建成6.5万平方
米的高标准大型三叶草、冷季型草坪,并配套完成草坪喷灌系统,安装了不锈钢
护栏,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公园广场,完成了自来水管道和电力改造工程,修建
4个出入口和3座水冲式厕所。为加强管理,在重点部位设置了16块大型不锈钢通
告牌, 园内设置了84块警示牌、25块指示牌。二期改造工程于2000年6月26日开
工, 8月15日竣工,总投资60万元。先后完成雷锋像广场建设及周围4000多平方
米绿化改造、东大门草坪广场地形改造、疏林广场绿化、办公楼西侧绿化改造、
湖西北角绿化改造,共计1.5万平方米。安装高标准草坪灯17盏及广场周围护栏。
新增加喷灌1万平方,更新喷头100个,更换高标准垃圾箱50个,增设树桩坐凳20
套,完成花灌木种植2万多株,沿主干道种植草花3万余株。改造后的公园面貌焕
然一新,景区更趋完善,配套功能齐全。

【现代、 兆祥经济适用房小区】 现代、 兆祥两个居住小区是市委、市政府
2000年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 其中,兆祥小区于2000年7月份正式开工,占地面
积25.08公顷, 规划总户数2628户,容纳9198人,总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总
投资19890万元。 现代小区于2000年5月开工,占地面积34.42公顷,规划总户数
3080户, 能容纳10780人, 总建筑面积27.92万平方米, 总投资23715万元。到
2000年底,两个小区已开工建设64栋住宅楼,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35栋楼已
封顶,其他楼座正在4~6层施工,已经完成投资1.3亿元。
【东污西调汇流工程】 该工程建设资金利用排水设施有偿服务费和排污费筹
集,总投资1350万元。工程从勘测到竣工历时72天,于1996年11月30日全部完成。
明沟全长6.3公里,其中新建桥梁8座;暗沟全长8705.81米,其中2米净跨暗沟长
4112.53米, 2.5米双跨暗沟长1167.69米,1.5米净跨暗沟长3411.91米,顶管长
14.4米(双管)。工程指挥部人员克服工期短、战线长、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
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环保治理污水汇流工程任务,
使城区三条“污龙”汇集一处,集中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场,使寿光市区的污水得
到了全部治理。

【两环路工程】 该工程从潍高路34k+784处开始,沿建韩路路北至李家仕庄西
北角,然后再向西拐直线接到原潍高路45k处,全长12691米,拆迁宽度60米,占
地面积761460平方米。 一期工程施工,通过建设者日夜突击,于9月初按计划高
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二期工程于1999年投资3000多万元,对北环路和东环路进
行了沥青罩面,建成了主路面宽28米,两侧各设8米、10米宽绿化带和7.5米宽边
沟的高标准城市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境交通问题,缓解了由于潍高路穿城而
过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实现了农用车辆和过境车辆禁止驶入城市中心区,一律
绕行环线,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交通综合功能。

【圣城街东段改造工程】 全长3000米,总投资6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沿街
单位集资。主要建设内容有排水沟、人行道、绿化等工程项目。该工程从2000年
2月20日开工,4月15日竣工,历时55天。共完成排水沟建设总长为3200米,人行
道铺装面积2.1万平方米, 绿化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为3.3万平
方米, 各种乔木包括雪松、百日红、紫叶李、木槿等共计137株,各种花灌木包
括金叶女贞、红叶小檗、丰华月季、小龙柏球等共计9500多株。

【东环路南段配套工程】 总投资500万元,全长1500米。整个工程从2000年6
月11日起历时85天。主要建设内容有土方回填、排水沟、路灯、人行道、绿化及
喷灌系统。 其中土方回填30多万平方米, 排水沟总长为2850米;人行道面积为
1.5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包括现代中学东墙基绿化4.4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
为3.1万平方米,各种乔木包括雪松、百日红、紫叶李等共计137株,各种花灌木
包括金叶女贞、红叶小檗、丰华月季、红帽子月季、小龙柏球等共21.3万株;灌
溉系统共安装各种自来水管道4600多米,浇水立管51处、喷头110个;路灯58盏,
变压器50KVA1台。

【城市测绘】 加大测绘设施投入,投资30万元建立了微机室,购置了硕士数
值平板仪、微机、大型扫描仪、数字化仪、彩色绘图喷墨仪等先进测绘设备,并
投资20余万元与地质部遥感中心合作测绘了寿光市城区27平方公里的1: 1000地
形, 使市规划区34.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全部实施了数字化。 同时,积极引进以
“3S”为代表的测绘技术,建立了城区地形地理信息处理系统。使规划区地形、
地貌全部实现了动态化管理。1999年经过多次协商与省出版局合作,顺利完成了
新版《寿光市交通旅游图》的出版发行。

【建设大厦】 建设大厦由市建筑公司承建,1999年4月8日破土动工,历时一
年零四个月,于2000年8月竣工,同年10月1日举行了大厦落成奠礼。该楼体共计
23层, 其中地下1层,地上22层,总高度89.1米,塔顶高129米,建筑面积2.1万
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内设空调、监控、计算机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建设大
厦坚持了“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四自”原则,并创
造了几项奇迹:资金节省20%,工期提前210天,质量达到了精品。主体工程施工
达到平均5天一层的高速度。 为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大厦建设指挥部对工程质
量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中所用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招标、投标,共节约资金1000
多万元。建成后的大厦,气势雄伟,造型新颖,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有关
领导的高度评价。建设大厦是寿光建筑史上最大、最高、最先进、质量最好、施
工速度最快的高层建筑,是寿光建筑的典范。这幢大楼的建成使用,使市建委及
所属管理单位实现了集中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乡建设美化管理年】 1997年,在全市开展了城乡建设美化管理年活动。
借鉴大连的先进经验,继续实行市六大班子领导包街和路长责任制,大力开展以
门前四包为主的拆墙植绿、美化环境活动,全年完成绿化美化投资5700万元,其
中市区完成绿化美化和城市道路、 排水、 路灯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共植树
1.98万株, 新增绿地面积16.8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4.9万平方米,装修建筑物
5.9万平方米, 完成不夜城投资488万元,清除垃圾1.8万平方米。33处乡镇共完
成绿化美化投资2200万元。

【城乡建设管理年】 1998年,在全市开展了城乡建设管理年活动,共完成建
设投资 1.43亿元。 其中市政府专门从财政拨出7000多万元建设了人民广场、
弥河风景区、仓圣公园改造、北环路和东环路等四大工程及“世纪之门”大型城
雕等重点工程,改写了寿光市区缺少精品工程的历史。同时,管理年活动使市区
完成门前四包,投资4800多万元,完成了绿化、人行道硬化、建筑物装修、路沿
石更换、拆除小平房等工作。乡镇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进行了
美化、绿化、硬化和亮化。

【城乡建设执法管理年】 1999年,寿光市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了以门前四包
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建设执法管理年活动。 全年市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
元,新建道路6条307公里,新建排水沟2100米,铺设供水管道4400米,投入拆迁
资金380万元。 全年硬化人行道17.6万平方米,植树2.85万株,新植草皮16.4万
平方米, 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5%。新建了蔬菜种子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花
卉果品交易大厅等7处市场。以春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树名树进城、“五一”
门前摆花、迎国庆迎澳门回归城市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城乡建设执法管理年”活
动,市区共完成建设管理投资7779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各乡镇也完成
基础设施投资2800多万元。

【城乡建设综合整治年】 2000年,寿光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城乡建设综合整
治年活动。 (1)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硕果累累。全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
12个,完成建设投资1.99亿元。其中“欧洲村”一期工程、东环路南段改造、圣
城街东段改造、两环路绿化、渤海路中段改造、菜都路南侧改造、公园改造等建
设工程已顺利竣工;现代、兆祥两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一期工程开工61幢楼房,已
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售房2030套;博览会展厅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正抓紧时
间进行内外装修; 垃圾处理场建设已完成征地及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2)综
合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市区完成建设管理投资4900多万元,其中种树8259棵,新
植草皮38.7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平方米;硬
化人行道7.8万平方米; 拆除平房1624间;建筑物改造(包括平方刷新)完成投
资3600多万元;清运垃圾16.8万立方米;不夜城工程建设投资52.3万元。同时,
加大市容、环卫管理力度,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摆乱放现象得到
有效治理, 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新增垃圾袋装化管理街道3条,保洁力度进一步
加强。 乡镇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共植树18.9万株,新种草皮1.9万平方米,摆放
鲜花17.3万盆,悬挂彩飘1800多幅,清除违章建筑物80余处,清运垃圾5100多方。
(魏德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