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引黄济青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87&run=13

【概况】 引黄济青工程寿光境内全长40公里,横贯市境北部,自1995年至今,
累计为沿线7个乡镇供水3千万立方米,使粮食产量显著增加,并有效补充了地下
水,减缓了海水南侵。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建成山东省唯一的一条“国家级绿色
通道”,成为渤海湾畔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和参观游览的靓丽风景。引黄济青工
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条“黄金之渠”。
寿光管理处先后获得“水利部优质工程”、“省级花园式单位”、“潍坊市文明
单位” 等十几项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局评为工程管理
先进单位。

【工程设施不断完善】 寿光管理处5年来改造输水河衬坡及河底3公里,改造
粉沙土路面16公里,全面改善了三个管理所和七个管理站的运行、工作和生活条
件。目前,输水河衬坡无塌方、沉陷、不平现象,两岸道路平整,行车时速达80
公里无颠簸,大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机电设备启闭灵活,运转正常,完好
率达98%以上。

【运行管理】 引进和推广应用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工程运行采用
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控制容量”理论,采用实时控制手段将明渠中的水流变
成“类似管状流”,在输水流量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力求使水面波动最小。引黄
济青工程拥有先进的微波通信系统,目前正在安装调试调度运行自动化系统,该
系统以济南为调度中心,泵站为分控中心,闸站、泵站为数据采集点和受控点组
成三级计算机网络,全面实现主要参数的自动测报和全线的自动控制。到2000年
底,已实现了多数闸站及泵站主要参数的自动测报。

【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保证工程管理上档次、上水平,5年来全面推行目标管
理责任制,明确了总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确定定片定点、定任务指标、定蹲点
时间、定工作要求,每季进行一次检查评比的“四定一评”的考核办法,层层签
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职工个人签订承包合同,形成了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的
管理网络。 管理处每月一次检查,奖优罚劣。经过5年的努力,工程管理达到了
全国同行业一流管理水平。

【绿化美化】 工程沿线大部分为盐碱滩地,工程建成初期,输水河内肩外坡
裸露,风来沙飞,雨来泥流,工程损毁严重,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修坝护坝,
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运行。5年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义务劳动,共栽植乔木16万株,灌木35万墩,种植草皮16万平方米,开发育苗基
地150亩, 沿两岸植刺槐墙80公里,成为我省唯一的一条“国家级绿色通道”,
管理处先后被评为“省级部门绿化造林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潍
坊市花园式单位”。

【水土资源开发】 水土资源是引黄济青工程最大的资源优势,开发大有可为。
1997年省局党委提出了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水土资源重
新进行了规划,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目前,在寿光段输水河两岸已形成一个大
型的苗木供应基地,大树和树苗销往大连、青岛、东营等大中城市。

【队伍建设】 5年来,管理处党总支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技术学习入手,
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作风顽强、纪律严明、技术精
湛、工作踏实的一流管理队伍。举办了10期业务培训班,开展了技术大比武活动,
推行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学历教育。管理处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调度
运行管理办法》、《泵站管理办法》、《职工管理若干规定》等数十个管理办法
和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1995年至今,先后有
9人次被山东省水利厅记功奖励, 有16人次被评为引黄济青系统“四有职工”。
从1995年管理处继续保持了潍坊市文明单位称号,机关和泵站档案室分别于1996
年和2000年被山东省档案局评为省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董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