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52&run=13

【妇联工作概况】 1996年以来,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紧紧围绕党的工作中心,以《妇女纲要》、《儿童规划》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发
展,一手抓维权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竞赛活动,
不断深化以“美在家庭”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两纲、两法,依
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履行妇联职能,把妇女儿童事业进步与发展融于
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特别是农村妇女工作,以培养一支女科技骨干队伍,
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兴办一批“三八”科技示范基地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
创出了妇女工作特色,1998年先后承接了全国妇联、省妇联及潍坊市妇联农村工
作现场会, 1999年4月17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全国妇联
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等领导专程来寿光市视察农村妇女工作,并把寿
光市高科技示范园确定为“全国妇联农村妇女双学双比高科技示范基地”。市妇
联先后被省妇联、省农业厅授于“百万农家女十大新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单位”,
被省妇联、潍坊市妇联分别授予“三八红旗集体”、“妇女工作红旗单位”,被
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儿童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百面
红旗竞赛活动“红旗单位”。

【双学双比与巾帼建功活动】 随着“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
明家庭”创评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三大主题活动已成为妇联工作的特色和标志,
为适应形势发展,5年来,全市各级妇女组织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以活动吸引、 带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
围绕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广大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双学双比“竞赛活
动。市妇联与农业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九五期间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实施十万农家
女十大新技术培训推广计划的意见》,每年通过组织农技专家办班授课,组织农
村妇女报考农函大、农广校,举办科技骨干培训班,组织妇女参加省农业十大新
技术知识竞赛、 外出参观等措施,大力开展对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推广工作。5
年来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00多期, 组织3次万名妇女
农业知识答卷活动, 组织外出参观学习120次3000余人次,使10万余名妇女骨干
接受了系统培训, 486名妇女拿到了农广校、农函大学历,90%以上的妇女掌握
了1~2门科学新技术。 全市有1.3万名农村妇女通过考试获得了“绿色证书”,
1.2万名妇女拿到了“农村技术员证书” ,平均每村达13人,居全省领先位置。
1998年以来,连续3年组织了340名妇女骨干参加了潍坊市中高级职称培训班,其
中,105名妇女已取得农技师证书。5年来评树了农村妇女各类典型1500多人,其
中三元朱村李桂香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刘树红、王
玉枝等4人获省科技女状元称号, 张爱美等3人分别获省科技创新二、三等奖,
受市妇联命名的科技女状元10名及双学双比女能手100名。 为“领着妇女干,做
给妇女看”,为广大妇女提供科技示范服务,在全市建立了26处“三八”科技示
范基地, 特别是市妇联积极争取全国妇联的支持,于1999年8月投资16万元在市
高科技示范园内建成了占地面积4市亩的两个高标准大棚, 引进1万株非洲菊花
卉新品种,由妇联机关人员管理种植,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
4月20日,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联农村妇女双学双比高科技示范基地”,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亲自为基地的落成进行揭牌,使该基地
成为全国妇联培训全国广大农村妇女的示范基地。2000年11月4日,全国妇联依
托该基地又在寿光市举办了首期全国农村妇女高科技蔬菜示范培训班,对来自全
国20多个省、 市、自治区的258名农村妇女骨干、生产能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高
新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得到了全国妇联的高度赞扬和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妇女专
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采取领办、联办、自办等形式,依托乡村企业、个体经
营大户和龙头大户建立起妇女专业合作社15处,其中,以洛城镇屯东村食用菌大
户张美莲的食用菌研究所为依托,兴办了一处“寿光市妇女食用菌专业生产合作
社”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600户,吸纳入股资金100万元,辐射范围达20多
个县市170多个乡镇,年创收500多万元。这些合作社为妇女提供信息、技术、供
销等系列化服务上发挥了作用,也为妇女增收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引起上级业
务部门的重视,2000年11月29日,全国妇联城乡部部长张世平专程来寿光市对妇
女专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妇联也纷纷
组织来寿光市参观学习“三八”科技示范基地、合作社及科技培训推广情况,到
目前,共接待参观团体64个5000多人(次)。(2)围绕市委“工业立市”方针,
在城镇女职工中开展了“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开展“巾帼建功”创评活动。以
城镇在职女职工为对象,在全市经贸、商业、教育、卫生等12大行业组织开展了
以“五赛五比”为主要内容的巾帼文明系列创评活动,评树了两届“巾帼十杰”,
50个“巾帼文明示范岗”和110名“岗位明星”,向社会重点宣传了100名岗位标
兵。从实际出发,搞好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工作。兴办了一处巾帼再就业基地和一
处再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安置了一批下岗女工,树立再就业妇女典
型20多个,其中王钢英、刘爱华、曹丽华分别被潍坊市表彰为“巾帼创新业”带
头人明星,1999年9月潍坊市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寿光召开,刘
爱华做了典型发言,得到了广泛好评。拓展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妇女工作。在
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专业集贸市场中初步建立了30多个妇女组织,并充分
发挥其妇代会作用,组织开展了争当“星级文明经营户”、“经营能手”等市场
建功活动。 到目前,有3000多名妇女参与了活动,涌现出女经营能手100多个。
(3) 围绕创建“五好文明家庭” 这一主要内容, 组织全市城乡家庭广泛参与
“美在家庭”系列活动。每年都在全市抓出一批“四化”达标家庭和标点村,召
开“美在家庭”现场经验交流会,1996年以来,在上口镇、羊口镇、孙家集镇、
圣城街道、 文家街道等10处乡镇街道分别召开了三次现场会,同时评树了1.5万
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1998年初,市妇联下发了《在全市广大妇女中开展
“爱心献老人、爱心献功臣”活动的意见》,由各乡镇妇联、市直各妇工委成立
了40多个“三八”送温暖小组,每年利用三八节、老人节、建军节、春节等节日,
为全市5000多名孤寡老人、功臣和烈军属解难题办实事3000多件(次),捐款捐
物计20余万元。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时,发动全市广大妇女捐款捐物计
50多万元。妇联还组织发动全市广大妇女大力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借庆祝国际老
年人年之际,市妇联与市老龄办联合召开了全市“金婚佳侣”暨“尊老敬老好儿
女” 表彰大会,在全市评树了10对金婚佳侣和100名尊老敬老好儿女。2000年以
来,又在全市开展“搬房敬老”活动,通过抓点树标、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等形
式,使尊老敬老活动向纵深发展。1996年以来,各级妇女组织依托文化大院、妇
女之家等活动阵地,利用三八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展各项特色活动。在
全市开展了“巾帼万人健身大行动”,广泛组织发动全市妇女和家庭自编自演、
自娱自乐,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33个乡镇妇联和12个妇工委分别参加了文
艺比赛, 从中精选出80块优秀节目,组织了500多名妇女于2000年元旦举办了全
市庆元旦文艺汇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99年6月5日,联合环保局开展了
“妇女与环保”知识竞赛活动;2000年11月,联合公安局、人寿保险公司寿光支
公司开展了“家庭安全消防保险知识”答卷活动,每年都在三八节、六一节组织
隆重的节日庆祝活动。

【维权工作】 市妇联承担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助市
政府制定了九五期间《寿光妇女发展纲要》和《寿光儿童发展规划》,并于1998
年、 2000年协调各成员单位分别开展了中期监测和终期监测评估工作, 促进了
《纲要》、《规划》各项指标的贯彻落实。市妇联从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出
发,加强两法、两纲的实施力度。 (1)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每年集中两次规模
较大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宣传活动,平时还组织开展丰富多
彩普法教育宣传活动等。5年来共印发宣传材料20万份,张贴宣传标语1万多条,
普法文艺宣传演出2000多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45次。(2)积极做好信访工作。
据统计,5年来市、乡两级妇联共受理妇女群众来信来访812件,处结率达98%以
上, 协同公安、法院等部门及时解救被拐卖妇女和制止侵权行为23起。(3)不
断深化春蕾计划。每年六一节,各级妇女组织精心组织实施“春蕾计划”,发动
社会各界集中对部分贫困女童开展救助活动。1998年、1999年市妇联积极协调市
民政、 教育等单位筹措资金10万元和4万元,共资助120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并
与张建桥乡的名小学生长期结成救助对子。5年来,全市共结“春蕾对子”600多
个,资助贫困学生共1万多人(次),保证了女童的受教育权。(4)积极推进家
教工作。目前已建立家长学校950处,并以家长学校为阵地,组织开展了“三优”
知识传播与实践系列活动,“二十一世纪我的梦”、“写给世纪父母”等征文活
动,优秀家长评选及“圣城新苗”的评选表彰等活动。

【培养选拔干部工作】 5年来,各级妇女组织积极主动地把培养选拔女干部、
发展女党员、提高妇女参政比例作为一件大事常抓不懈,多渠道为妇女人才成长
创造条件。 (1)加强对女干部及女党员的培训、培养,层层建立妇女人才库。
以党校为主要阵地开展培训,每年联合组织部举办妇女专职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
班,1996年以来共培训650人次。先后安排160名女干部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农村
集中教育整顿、 “民心工程”等专项任务锻炼;对200多名女干部进行多岗位轮
换。每年组织200多名女干部到基层锻炼,1000余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全市有80%以上的乡镇女干部包村、包企业,有的担任工作片长,较好地锻炼了
广大女干部独挡一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注意抓好经常性的“四自”教育,
每年召开全市副科级以上女干部、先模代表座谈会、读书会、报告会等,增强女
干部自尊、 自信、自立、自强和奋发进取意识。(2)积极推荐优秀妇女人才,
提高妇女干部的参政、议政比例。配合组织部每年召开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
工作会议,制定了规划目标,并抓住乡镇、村两级换届和乡镇区划调整等有利时
机,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市直48个党政部门班子,已有18个配备了女性成
员,占37.5%。全市各乡镇全部配上了副科级以上女干部,其中配备乡党委书记
1名, 乡镇长一名,副书记、副乡镇长、党委委员32名;卫生、文化、商业部门
领导班子中,全部配备了女干部;1996年以来,共发展女党员1870人,占全市发
展党员总数的比例20%以上; 现有县级人大代表320人,其中女代表80人,占25
%, 县级政协委员235人,其中女委员44人,占18.7%;乡级人大代表1939人,
其中女代表493人,占25.4%;全市975个村女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达96.3
%。

【干部队伍建设】 在全市12个系统和单位建立健全了妇女工作委员会,975个
村妇代会全部建立健全,在30个民营经济组织中建立了妇女组织,初步形成城乡
贯通, 纵横交错的妇女组织网络。1999年4月份圆满召开了寿光市妇女第十一次
代表大会,大会审议了妇联九届妇联执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联领导
班子, 表彰了100名优秀妇代会主任和50个先进妇代会。同时,对33处乡镇妇联
也进行了换届选举,为活跃全市妇女工作夯实了基础。加强对妇联干部的岗位培
训和学历培训。 1996年以来,4次组织乡镇妇联专职干部和市直妇工委主任参加
潍坊市举办的业务理论培训班,6次组织到先进乡镇、外县区参加学习,组织358
名基层妇女干部完成农函大等学历教育, 组织340名优秀妇代会主任参加潍坊市
举办的科技培训班, 目前,市乡两级妇女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3.3%,100%
村妇代会主任达到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全部拿到了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同
时注重解决老妇代会主任的退休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市委和组织部门的支持,把
村妇代会主任的待遇列入全市村级干部退职待遇范围之中。5年来共为105名作出
贡献的老妇代会主任办理了退休手续,落实生活待遇。制定修改了《市妇联岗位
责任制度汇编》和《全市妇女工作百分考核意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每年
年底进行系统内评比表彰。1998年创办了《妇工情况》,发动妇女干部人人动手
撰写信息,共收到各类信息850篇,推荐上级150余篇,被潍坊市以上妇联内部刊
物采用86篇,到目前,编发《妇工情况》20期,登载信息70余条;向社会推出各
类妇女典型160多个, 被寿光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反映妇女工作的各类新闻稿件
486件,1996~2000年连续5年被省妇联、潍坊市妇联表彰为“信息调研先进单位”。
(王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