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29&run=13

市委、市政府对信访工作一贯非常重视,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关系稳定与发
展的大事来抓,列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市里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市
委副书记任组长,一名市委常委、两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市府办、纪委、
组织部、政法委、信访局、经贸委、农办、建委、人事局、劳动局、贸易局有关
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市委市政府信访局,是全市信访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督促、
检查、 指导、协调全市的信访工作。设秘书、查办、接访3个科室,现有13名工
作人员。各乡镇(街办)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信访办公室,配备副乡级信
访主任和2—3名专职信访干部,负责上级转交办和自办信访案件的查处及信访接
待工作。市直各单位配备专兼职信访干部,信访工作任务大的单位,根据工作需
要,设信访科。各村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配备1—2名信调主任。全市形成了
市、乡(镇、街办)、村三级信访网络。1996~2000年的信访工作,在市委、市
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信访工作会议精神,以减少群众越级上访、
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提高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和优质结案率为重点,坚持标本
兼治,综合治理,通过实行各级领导定期公开接访、信访问题集中宣传教育整治
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督查督办,严格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为全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1997年度被评为“全省信
访工作先进单位”,1998~2000连年被评为“潍坊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一、 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1)在全市推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
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领导既要做好分管的工作,又必
须抓好分工范围内的信访工作。市委根据不同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多次召开书
记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和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市委、市政府
领导按工作分工情况落实了包乡镇、包部门责任制,经常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
部门, 帮助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协调和处理重要信访问题。(2)实行承诺和
责任追究制度。为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群众的信访问题,各级各部门都通过不同形
式向社会公开承诺,保证认真、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
二、 狠抓“三访”,加大各类信访案件查办和控制工作力度。(1)下大力
抓了集体上访的控制和处理。市里于每年年初和全国、省、市“两会”期间先后
多次组织拉网式的排查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坚持每月一排查。对排查出的不安
定因素和集体上访苗头,逐起落实包案领导,逐起研究控制和处理措施。对大规
模的集体上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出面听取反映,进行疏导和协调。对越
级集体上访,各乡镇、各部门都及时报告信息,坚持跟踪接待,现场接访,最大
限度地减少了寿光市越级集体上访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一段时间内信访形势严峻,
集体上访增多,直接影响全局的乡镇、部门,由市委、市政府包片领导亲自调度,
统一认识,明确责任,研究措施,限期解决。对因工作原因造成的重大集体上访
案件随时进行通报。 (2) 加大查办工作力度。 认真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重点强化了乡镇、部门
信访工作责任制,把信访工作的重心移到乡镇、部门一级,增强信访工作责任感。
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按管辖范围,该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处理的,就由哪一
级哪一个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处理到底,不得推诿扯皮,上交矛盾。
全市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部门对党委、政府负责的有效的信访工作机制。同
时,全面推行签订《双向保证协议书》和填写《上访答复意见》制度。对重要信
访问题及时进行立案交办,并加强了查办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使案件的查办质量
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市信访局进一步规范了市领导批示案件交办制度。凡是市
领导批示的信访案件,都以《督查通知单》形式交承办单位调查处理。加大联名
信和重复信查处力度。1996年受理信访1208件,处结1195件,处结率为98.9%;
1997年受理信访1379件,处结1358件,处结率98.5%;1998年受理信访1446件,
处结1438件,处结率99%;1999年受理信访1685件,处结1666件,处结率98.8%;
2000年受理信访793件, 处结780件,处结率98.3%。(3)扎实有效地开展信访
集中宣传教育整治活动。按照上级信访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
每年都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在全市开展信访集中宣传教育整治活动。市信访局根
据全市面上了解、分析、掌握的情况,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和乡镇上报、反馈的
一些信访苗头及不安定因素,每年排查一批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信访案件,作为
集中整治活动的重点。市信访部门排查的重点案件分别由市五大班子领导包案,
逐案成立3—5人的工作组,落实责任制,集中力量查处。
三、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1)实行了市级领导定期公开接访。
据统计, 1996~2000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共接待上访群众198起489人次。(2)
实行公检法司信“五长” 定期联合接访。公历每月5日,为公检法司信“五长”
联合接访日。 公历每月10日,为乡镇政法系统联合接访日。(3)实行乡镇、部
分领导定期公开接访,每周一为乡镇、部门领导公开接访日。
四、 强化案件督查督办和信息预测工作。(1)强化了案件督查督办力度。
市信访局在抓好对全市信访工作指导和协调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信访案
件督查督办上,突出抓了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对一般信访案件,能马上办
理的,督促立即处结;不能马上处结的,每周督办一次。对重点信访案件和集体
上访,安排专人随时跟上督办,做到了每一起信访案件,有调查、有结果、有答
复,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地处结。对处理不彻底、留有隐患和尾巴的,继续跟
踪督办。(2)加大结案报告的审查力度。(3)进一步强化信访信息预测工作。
市、乡、单位每月认真细致地排查一次不安定因素和集体上访苗头。
五、认真抓好信访条例规定的宣传实施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信访部门,
都把宣传实施信访法规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重点,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了切实可
行的宣传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广播、会议、面对面向信访人宣讲等多种形式,向
人民群众广泛宣传了信访法规使他们明确了自己在信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
任,以及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六、强化基层信访工作。强化基层信访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市、乡
(镇、街办)、村三级信访网络。建立健全接访、阅信、包案、查办、审理、归
档、统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信访工作逐步纳入了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开
展争创无到省进京上访、无越级集体上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活动。
七、认真搞好信访工作目标管理。每年分半年和年终对全市信访工作进行检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坚持每两月研究一次信访工作,每两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领导
小组例会,研究部署信访工作。认真处理了各类信访问题。一般信访问题处结率
达100%,市要结果信访案件处结率均达95%。
(马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