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辑 羊口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68&run=13

【概况】 羊口镇位于寿光市最北部,莱州湾西南侧,小清河在这里入海。2001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原杨庄乡划归羊口镇。全镇总面积315平方公里,4.5万人,辖6个居民委员会、16个行政村。现有耕地6.1万亩,碱洼地、滩涂和海域15万亩,盐田面积10万公亩。
200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亿元,较1995年增长7.8倍;国民生产总值实现5.86亿元,5年平均增长15.8%,人均GDP超过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996万元,年均增长30.8%,各类存款余额超过4.5亿元,农民、渔民人均纯收入4280元,年均增长8%。1996年被评为潍坊市农村工作模范镇,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7年被命名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和安全文明镇;1998年被评为潍坊市农村工作先进乡镇和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199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镇和全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被确定为省中心镇和全省城市化工作试点单位。
渔业生产。海洋捕捞是全镇的重要经济支柱,全镇共有大小渔船397只,年捕捞能力30万吨,捕捞收入2亿多元。在稳固近海作业的基础上,现在已经发展到舟山、南海渔场,远洋船队扬帆全国四大海域。为加大捕捞能力,全镇5年投资6000多万元,购进及更新50多艘远洋船只,进行远洋作业,进军国际市场。
农业生产。在稳定3.2万亩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构建了“南菜北盐,养殖种棉”的生产格局,形成“棉、菜、果、牧、水产养殖”五大支柱产业。棉花生产。一直是全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0年,全镇统一种植高效优质抗虫棉6000亩,亩产达到200公斤,总收入750万元。蔬菜种植。以花菇、草菇、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在全镇农村普遍种植,节水型高标准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也已在全镇推广。到2000年,全镇发展食用菌棚160多个,面积180亩,无土栽培蔬菜大棚150个,面积300亩,每年增加收入500万元。林果开发。全镇以发展纯枣园和加强鸭梨管理为重点,发展冬枣、梨枣园2580亩。全镇5000亩鸭梨加强管理,改良品种,高接换头日本黄金梨800亩,每年完成套袋80万个,总产达900万公斤,实现收入540万元。畜牧业。全镇建成占地30亩以上的各类畜牧小区19处。到2000年底,鸡存养量达到9万只,生猪存栏量5000头,羊存栏量6000只,水貂17000只,蓝狐1.5万只,兔3万只,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占23%。水产养殖。该镇积极调整海水养殖结构,开发形成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新格局。全镇养殖利用面积2.5万亩,育苗4600立方水体,主要养殖中国对虾、斑节虾、梭子蟹、河蟹等。海水养殖总收入超过2100万元。
工业生产。2000年,全镇有企业38家,固定资产值18749.8万元,企业总收入18964.7万元,乡镇企业利税11913万元。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渔船修造、网具制造、石油配件制造、服装鞋帽、盐业及盐化工、化纤等为主的工业项目。全镇涌现出山东圣海集团公司、潍坊富瑞德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圣海集团公司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大型一档企业。该公司与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开发、生产的“圣海多烯鱼油胶囊”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保健品并通过山东省科技创新项目认证,被誉为“生命之油”;1999年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确认为名牌产品。潍坊富瑞德化学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技术含量的化工企业,该企业充分利用当地溴素资源,开发新品种40多个,主要生产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
第三产业。该镇规划建设鑫源水产品加工园和靖海门鲜活水产品市场。两处市场共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1360万元,安排经商户168家,经商摊位270个,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截止2000年底,全镇个体经商户发展到1110户,从业人员5550多人;各类旅馆饭店38家,可提供住宿床位2600个。全镇还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出小清河八大旅游景点、海上游乐园、沙滩太阳浴等项目,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社会各项事业。教育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充足,内部设施配套,12处中小学中有10处配备微机室,4处学校建有语音教室,3处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学校各类仪器配备均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全镇2处初中,均创建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其中羊口镇第二初级中学,一直都是潍坊市绿化美化、校园开发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寿光市十佳初中”;10处小学中有4处是潍坊市规范化学校;18处幼儿园有3处是潍坊市一类园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山东省规范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卫生工作,以初级卫生保健、农村合作医疗为标志的乡村卫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现有甲级卫生院2处,配备优电脑地形图、心电图、B超、中风预报仪、双床X光机等先进的医疗设施,保证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症不用出镇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全镇程控电话发展到5490部,有线电视进村率达到100%,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柏油路,较好地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全镇农村用电量达到1639万千瓦时。财税工作,以培植涵养财源为重点,严格依法计征,较好地实现了收支平衡。
便利的交通。羊口镇依河靠海,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羊口港是国家二类开放港口,是当地海运、河运、公路、铁路运输四联网的交通枢纽,年吞吐能力为300万吨,可直航韩国、日本、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溯小清河西上可直达省会济南,陆运3条公路分别直达临沂、潍坊、东营,益羊铁路纵行全镇,直达镇区,全镇设有两处火车站,货运可到达全国各地。

【山东圣海集团】 山东圣海集团始建于1953年,是以渔业为主,集海洋捕捞、鱼油保健、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配套工业综合经营的大型省级企业集团。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贸易经营权,下属25家企业和1处水产品批发专业市场,职工2500人,固定资产2.5亿元,年经济总收入2.5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水产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农业部确认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确定为AAA级信用企业。
该集团坚持“科技兴渔、固海强本”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以海洋捕捞为龙头,带动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发展。海洋捕捞是集团的传统产业,有着47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主导产业,拥有远海大马力钢壳渔轮102艘,捕捞水产品年产量25万吨以上,自1996年以来水产品鳀鱼捕捞量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茅,是全国有名的“齐鲁船老大”和最大的鳀鱼(加工饲料用鱼)供应商家。集团在年产2000吨精炼鱼油的基础上,与科研单位研制成功了“圣海”多烯鱼油胶囊,该项目已通过山东省科技创新项目认证,产品具有调节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健脑益智、改善视力的保健功效,被科学界誉为“生命之油”。“圣海”多烯鱼油胶囊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确认为名牌产品。公司建有国家农业部确权批准的特级鱼粉生产单位6家,年产鱼粉2万吨,生产的“双余”牌脱脂鱼粉是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集团网具公司生产的“双余”牌低压聚乙烯单丝和各种规格的聚乙烯线、绳、网片和定型网,2000年12月已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集团船舶修造公司,能建造275~450马力的大型钢壳船,承接1000吨位的船舶维修业务。拥有2万亩的养虾场和2500立方米水体的育苗室,主要养殖中国对虾、斑节虾、梭子蟹、河蟹等。占地3万平方米的靖海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渤海西南岸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日交易额达150万元。公司拥有库容250吨以上的水产品加工冷藏厂5处。公司老字号调料佳品“双余”牌虾酱、虾油是山东省水产品交易会优良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各村简介】 杨庄村 面积1平方公里,2950人,耕地5760亩。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90万元,人均纯收入3996元。集体固定资产500万元,被列为市“百强村”,被评为市综合红旗村。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果园面积950亩,其中梨园750亩。该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村办工商业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工副业项目和民营企业20多个,年产值500万元。村办淡水养鱼场是骨干项目之一,纯养水面300亩,主要产白鲳、罗非等优质鲜鱼,年收入20多万元。该村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集体有动力机械2600马力,实行耕、种、浇、脱四个统一,解放了大批劳力从事工副业和第三产业。该村注重教育事业,投资70万元,建小学教学楼1处,在校学生300多人,入学率、巩固率、直升率保持在100%。创办甲级卫生院1处。有电影队、广播室、阅览室、农民业校等文化设施。
南宅科村 现有314户,926人,耕地2250亩,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0万元,人均纯收入3952元。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冬枣产业化种植。该村于1997年率先打破寿北盐碱地不能种大棚的禁区,成为寿北第一个种冬暖式大棚的村,并于当年取得较好的效益。目前,大棚收入成为该村农民创收的重要来源。同时该村积极发展以花菇、草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该村还积极发展冬枣种植,到2000年底已经发展到300亩。该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依托紧靠火车站和盐运站的优势,发展运输业,全村拥有载重汽车18辆,主要进行原盐运输。另外,该村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总动力超过2000马力,在耕、种、播、收方面全部实现机械化。
宅科一村 现有310户,1100人,2000年人均纯收入3859元。全村大力发展以养猪、养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使之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至2000年底,该村已发展养鸡小区2个,其中占地30亩以上的养鸡小区1个,全村共有养猪大户9户、养鸡大户13个,全村生猪存栏800头,出栏1200头,蛋鸡存养2.5万只,肉鸡出栏13万只。仅此一项,人均增收910元。村里对建设饲养小区、从事规模饲养的大户,从资金、用地及水电等方面提供方便和优惠,规定:凡进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大户,村里统一提供土地,免收3年土地承包费;统一打井、上电,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难事;对需要资金者,村委出面联系贷款。畜牧小区实现饮水、供食自动化。为开拓市场销路,增强养殖户规模发展的积极性,村委统一联系,专门在寿光、潍坊等地建立了生猪、肉鸡及鸡蛋供销点,固定客户,疏通销售渠道。畜牧小区与兽医站签订防疫责任书,由专业技术人员逐户加强畜禽防疫,定期检疫检查,保证全村畜牧业的健康规模发展。

┏━━━┯━━┯━━┯━━━┯━━━━┯━━━━┓
┃ 单 │ 户 │ 人 │耕 地│2000年经│ 2000年 ┃
┃ │ │ │面 积│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 位 │ 数 │ 口 │(亩)│(万元)│ (元) ┃
┠───┼──┼──┼───┼────┼────┨
┃宅科二│260 │810 │1400 │1070 │4100 ┃
┠───┼──┼──┼───┼────┼────┨
┃宅科三│296 │898 │2750 │1170 │3800 ┃
┠───┼──┼──┼───┼────┼────┨
┃宅科四│260 │779 │1612 │822.8 │3835 ┃
┠───┼──┼──┼───┼────┼────┨
┃宅科五│302 │1001│2300 │1060 │4086 ┃
┠───┼──┼──┼───┼────┼────┨
┃官台 │496 │1918│10600 │1035 │3926 ┃
┠───┼──┼──┼───┼────┼────┨
┃营子 │345 │1100│3000 │1245 │3850 ┃
┠───┼──┼──┼───┼────┼────┨
┃齐庄 │200 │680 │2000 │1230 │3955 ┃
┠───┼──┼──┼───┼────┼────┨
┃王庄 │120 │454 │1595 │920 │3950 ┃
┠───┼──┼──┼───┼────┼────┨
┃菜央子│312 │905 │3000 │1241 │3950 ┃
┠───┼──┼──┼───┼────┼────┨
┃丁家 │140 │430 │1000 │1901 │4020 ┃
┠───┼──┼──┼───┼────┼────┨
┃单家 │151 │527 │1200 │1200 │4000 ┃
┠───┼──┼──┼───┼────┼────┨
┃任家 │120 │454 │750 │1450 │4000 ┃
┠───┼──┼──┼───┼────┼────┨
┃郑家 │236 │804 │1928 │1200 │4000 ┃
┗━━━┷━━┷━━┷━━━┷━━━━┷━━━━┛
(王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