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辑 营里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65&run=13

【概况】 营里镇位于寿光市中北部,面积77.46平方公里,耕地5.6万亩,辖23个行政村,3万人。2000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亿元,财政收入132万元,人均纯收入4068元,农村储蓄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6%、7%和10%。
该镇企业生产稳步发展,全镇现有建筑、建材、纸箱、板材、盐业、明胶等各类私营企业60家,个体工商业户360个,2000年完成工副业增加值8000余万元,创利税1600余万元。其中,西浊北村的胶合板厂、SBS防水材料厂固定资产达到1800万元,产品达到国家优质标准,年利税都在400万元以上;镇盐厂现有盐田面积1.3万亩,盐井100眼,年产原盐3.3万吨,年利税200万元以上;兴隆明胶厂,固定资产达到600多万元,年产明胶300余吨,年实现利税200万元。
该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辛沙公路、羊临公路、南大公路、三号公路、益羊铁路5条交通干线纵贯全境,为全镇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几年,镇区内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先后建起高标准商住房、办公楼200多幢,商品房500多间,并全部实现水电配套,绿化美化,成为全镇经济、文化、贸易的中心。该镇依托优势,以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00年计划引进外资总额突破1000万元。
该镇是潍坊市果品生产重镇之一。近几年,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枣粮间作和纯枣园种植,现已分别达到8000亩和3000亩,拥有金丝小枣、冬枣、梨枣、雪枣、龙枝枣等10多个优质品种,去年全镇收入60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50元,成为有名的“小枣之乡”。该镇现已开发丰水梨、艾档梨、黄金梨、莎莎苹果等优质果品5000余亩,产品主要销往北京、烟台、天津等地,部分还出口到日本、台湾、香港。同时,该镇还引进凯特杏、早红考蜜思、美国红提黑葡萄等20多种名优稀特果品,现已发展到2000亩。该镇十分注重在果品保鲜增值上做文章,今年计划再投资1500万元新建大型果品保鲜储存库10个,增加收入0.5亿元以上。
该镇是全市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现有香菇、草菇、金针菇、鸡腿菇等十多个品种,食用菌大棚达1000多个,年产量达2000万斤,总收入达4000万元以上。其中,香菇大棚达500个,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生产蓬勃兴起。全镇现已建成畜牧生产小区23处,拥有饲养大户1000余家,年出栏生猪9000头,蛋鸡60万只,羊8000多只,并引进小尾寒羊、加拿大奶牛、獭兔、荷兰鼠、蓝狐等60多个特种养殖品种,使其成为全镇的又一经济支柱产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投资800万元新建的镇二中已成为全市8所重点学校之一,一中已成为全市教育示范园地之一,年年中考名列全市前列;镇卫生院达到了潍坊市甲等医院标准;电话装机总量达4300户,入户率达51%;村村通上柏油路,看上了有线电视。

【各村简介】 西浊北村 该村有430户,1490人,耕地4290亩。近几年来,该村针对地处寿北土质较差,水资源馈乏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工副业”这一工作思路,共建起蔬菜大棚80多个,并先后建立起胶合板厂、预制厂、加油站、三丰防水材料厂四家企业,组建了寿光市利源集团,200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2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3578元。
营里社村 该村有496户,1805人,耕地2354亩。近几年以来,该村依托辛沙路这一有利地理优势,借助小城镇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投入资金,先后建成商品楼45幢、沿街商品房80多间,有效地带动全镇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村投入资金40多万元硬化柏油路2条,共计3000多米;修建排水沟4500多米;同时,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2%,电话普及率达到70%。2000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51万元,农民人均所得3874元。
郝柳村 全村共有435户,1298人,耕地2017亩,果园面积2800亩。多年以来,该村一直把“发展果品生产,狠抓果品开发”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先后引进丰水梨、黄金梨等新品种,不断优化果品生产结构,提高果品生产上档升级,被镇确定为果品生产示范村。果品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2000年,全村果品总产量达到1000多吨,实现经济总收入1301万元,人均所得3725元。
九曲村 全村共有440户,1510人,耕地2430亩。近几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总的工作中心,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引进项目,为强村富民广辟致富门路。由村委无偿提供场地和资金扶持建立九曲村畜牧养殖园区,发展畜牧养殖户36家;针对本地资源优势,在考察论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进香菇生产项目,大力倡导食用菌生产,共计发展香菇棚28个;该村在外出参观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和种植经验,嫁接改造冬枣面积500多亩,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72万元,人均所得3810元。

┏━━━┯━━┯━━┯━━━┯━━━━┯━━━━┓
┃ 单 │ 户 │ 人 │耕 地│2000年经│ 2000年 ┃
┃ │ │ │面 积│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 位 │ 数 │ 口 │(亩)│(万元)│ (元)┃
┠───┼──┼──┼───┼────┼────┨
┃东浊北│420 │1441│3150 │1201 │3756 ┃
┠───┼──┼──┼───┼────┼────┨
┃前浊北│170 │542 │1275 │491 │3598 ┃
┠───┼──┼──┼───┼────┼────┨
┃孙家庄│597 │2097│4450 │2353 │3817 ┃
┠───┼──┼──┼───┼────┼────┨
┃晋疃 │129 │461 │816 │345 │3688 ┃
┠───┼──┼──┼───┼────┼────┨
┃西中 │291 │928 │1402 │763 │3608 ┃
┠───┼──┼──┼───┼────┼────┨
┃东中 │293 │1026│1875 │800 │3673 ┃
┠───┼──┼──┼───┼────┼────┨
┃李家庄│64 │229 │220 │140 │3610 ┃
┠───┼──┼──┼───┼────┼────┨
┃前南河│430 │1450│2351 │1710 │3816 ┃
┠───┼──┼──┼───┼────┼────┨
┃北南河│520 │1470│2500 │2703 │3771 ┃
┠───┼──┼──┼───┼────┼────┨
┃西北河│540 │1810│3470 │2082 │3778 ┃
┠───┼──┼──┼───┼────┼────┨
┃大北河│425 │1518│3135 │1986 │3810 ┃
┠───┼──┼──┼───┼────┼────┨
┃东北河│402 │1388│3444 │885 │3702 ┃
┠───┼──┼──┼───┼────┼────┨
┃王柳 │205 │675 │375 │499 │3573 ┃
┠───┼──┼──┼───┼────┼────┨
┃杨柳 │406 │1422│3697 │1600 │3755 ┃
┠───┼──┼──┼───┼────┼────┨
┃北岔河│204 │756 │1376 │720 │3611 ┃
┠───┼──┼──┼───┼────┼────┨
┃南岔河│470 │1670│2986 │1758 │3768 ┃
┠───┼──┼──┼───┼────┼────┨
┃中营 │337 │1197│960 │1346 │3644 ┃
┠───┼──┼──┼───┼────┼────┨
┃吴营 │528 │1810│2282 │1621 │3729 ┃
┠───┼──┼──┼───┼────┼────┨
┃袁刘 │250 │864 │1445 │1050 │3633 ┃
┗━━━┷━━┷━━┷━━━┷━━━━┷━━━━┛
(崔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