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洛城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52&run=13

【概况】 该镇位于寿光城东,辖85个行政村,1.75万户,6.6万人。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2000年全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9.3亿元,比1996年增长60%;农村经济总收入18.3亿元,比1996年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比1996年增长36.7%;居民存款余额2.8亿元,比1996年增长115%;电话普及率77.8%,有线电视入户率70%。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先进乡镇”,潍坊市“农村工作模范乡镇”、“科技兴农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立足“特”字搞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洛城镇是传统农业大镇,近几年来,通过土地调整、搭换、反租、倒包等方式,2000年调整土地1.5万亩,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5200个,1.1万亩,全镇大棚蔬菜面积达到3.1万亩,并建立完善“绿色食品示范基地”、“食用菌示范基地”、“百果园示范基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等14个示范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广泛引进推广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个“名、优、稀、特”品种。在2000年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上,洛城镇提供实物展品23种、600余件,盆栽展品16种,450多盆,展位展品22个系列、130多个品种,在产品评比中,获6项奖励,打出“洛城特菜、情系五洲”的定位语,巩固了“特菜之乡”地位。该镇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参与制定并率先实施潍坊市农业生产标准规范,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2万亩。畜牧业,以台湾东盈万头养猪场、东方红养兔场、王晓升养殖场等为带动,发展饲养小区40处,到2000年底,全镇存栏大约克、长白等优质猪6万头,出栏8万头;饲养蛋鸡80万只,出栏肉鸡10万只;羊存栏1.5万只,大牲畜存栏5000头。果品生产,2000年底果园面积发展到2万亩,品种有红富士、冬雪蜜桃、美国凯特杏、金寿杏、青、黑提葡萄等,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粮食生产,北徐丰产方、原邵家丰产方是我国北方冬小麦产区的样板,1989年建成“吨粮乡”,其中小麦产量经农业部鉴定,居我国北方冬小麦产区的领先水平。
开放搞活,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该镇按照放开、放活、放彻底的原则,对全镇13个镇村企业全部申请破产,并进行公开拍卖。通过政策拉动、园区带动、服务驱动,进一步盘活了企业资产。原洛城脱水厂被潍坊蔬菜公司兼并后,成立了中日合资富田食品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蔬菜加工、保鲜的农业龙头企业,其产品全部出口。2000年3月利用铜丝厂闲置厂房改建的鹏飞织布厂投资300万元新上了白棉布纺织加工设备,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万元,利税18万元。2000年底,有固定场所且雇工8人以上的民营企业数达到66家,职工人数1679人,总资产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45亿元,利税757.2万元。目前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以菜果脱水保鲜、木器制造、禽畜加工、粮食加工、电子机械、塑钢模具、纺织、轻化工生产、建筑建材等行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该镇利用城区东扩的有利时机,请上级业务部门和骋任专家对镇区进行规划,具体划分为生活区、商贸区、菜果加工区和民营工业园、酱菜加工园“三区二园”,并以潍高路、寒留路、寒五路、“两横一纵”的“工”字型结构为框架,加快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建设。2000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两层以上商住两用楼90栋。为实现村村通柏油路,1996年投资300万元,柏油路段1.5万米,使境内形成“三纵四横”为主干道的道路分布格局。该镇坚持建管并重,开发与服务并举,发展路域经济。2000年启动洛城庙会,并发展村落夜市3处,发展屯西、贤东等交通运输专业村15个,建立完善了营子的桃市场、西刘的丝瓜市场、北齐疃的黄瓜市场、朱家的辣椒市场等10多处,使第三产业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洛城镇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到2000年底,全镇共有初中3处,幼儿园36处;5岁儿童入园率和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保健网络健全,发展中心院1处,分院1处,村村设立了卫生室,并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5年来,投资5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门诊楼两座、宿舍楼1栋;投资100万元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成立了腰腿痛、心脑血管、糖尿病特色专科门诊,完善了120急救中心救护网络;全镇合作医疗覆盖率、计划免疫保偿率和妇幼保健保偿率都达到100%。通信事业发展迅速,2000年在全市率先建成电话镇,移动电话2000年放号达6000部。2000年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到2000年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金额513.7万元,投保人数3.1万人,已发放金额52.4万元。

【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洛城镇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是机关干部示范服务基地之一,到2000年底,已发展到核心种植区3000亩,幅射面积2万亩的龙头带动基地。
近年来,该镇先后与国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及种子公司联合,引进系列樱桃西红柿、各色甜椒、珍稀果品等20个系列100多个名优品种。运用先进的滴灌、喷灌、钠灯照射、智能Co2发生器、碳纤维加温机、音乐促生器等现代农业设施,严格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农业生产。1998年,该基地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草菇生产——江北第一家】 洛城镇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3000亩,包括草菇、花菇、金针菇、鸡腿菇四个生产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
该基地在屯东村一家一户零星种植的基础上,为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于1998年8月采取自愿入股、多形式投资的方式大力发展,建起了食用菌研究所,与北京、浙江等地的6个食用菌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不断引进开发新品种,探索新的种植方式、技术,在基地内试验成功后向全镇推广,带动了全镇食用菌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已有鸡腿菇、金针菇、草菇、香菇、平菇、猴头菇、姬松茸、灵芝等30多个品种开始进行大面积生产。2000年,全镇食用菌种植达到年投料1500万公斤,收入2000万元的规模,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高效农业典型”,并被业内专家誉为菇类生产“江北第一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洛城镇项目区】 洛城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面积2万亩。该项目区在进行农田水利、农田联网、农业科技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新建名优稀特绿色食品蔬菜基地1000亩;金针菇、花菇、草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基地3000亩;大拱棚保护地栽培2000亩;高科技蔬菜示范园(2400亩)1处;维首红葡萄繁育基地500亩;年加工3500吨脱水蔬菜厂1处;1万吨位的蔬菜储存保鲜加工区1处。总投资8600万元。
目前中国农科院、北京种子公司、潍坊蔬菜公司等单位进入项目区投资建设,已建成生态农业种植区、优质种苗繁育区、土壤改良示范区、订单农业区、百果园等项目,该项目区建成后,区内产业结构将得到大幅度调整,粮经比例由原来的6∶4达到2∶8,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000元,林木覆盖率由现在的16%提高到18%。

【各村简介】 屯西村 有768户,2818人,耕地2550亩,其中蔬菜2150亩,蔬菜大棚1200个,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100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比1996年增长60%。村党支部是全市先进党组织。几年来,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以强化便民服务,促进结构调整为突破口,2000年共调整土地1400亩,新建高温棚500个,600亩,其中有160个大棚位于洛城镇绿色食品基地内。随着绿色食品基地服务能力的完善,加大了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已有系列樱桃西红柿、七彩椒,盆栽观赏蔬菜等10多个系列,30多个名优品种在村内大棚落户,并带动全镇1万亩的特菜生产,增加经济效益2000万元。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招商引资,近几年,共为项目出让土地500亩,全村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50多家;其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有福达竹木精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创利税123万元;双星化工厂,投资200万元。引进的农业项目有云祥特果园和占地105亩的南方花卉。200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34%。
2000年该村结合农网改造,投资11万元对四台照明变压器进行改造,并做配电盘全部落地。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投资万元新打深水井1眼。1996年以来,投资近50万元,对市南环路及村里街道进行整修。该村较早实行了“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制度,提倡新事新办,使全村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洛西村 共355户,1310人,耕地1460亩,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050万元,人均纯收入4350元。该村调优农业生产结构,扶持发展民营经济。1999年调整土地400亩,建设高温大棚350个。以高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引进种植名优蔬菜品种,发展了100亩的订单农业区。村集体投资30多万元,建设占地20亩的饲养小区。2000年将剩余粮田350亩一次承包给刘维首,种植优质葡萄。利用镇区优势,该村近两年建设2层以上商住两用楼20栋,发展机电维修、特产贸易等私营经济业户20家。在199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寿光六和饲料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的饲料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1996年以来,该村共投资15万元,对全村的主要街、路进行整修,将村南北中心街南部700米路段引导建立为集贸市场,繁荣了社区经济。同时坚持将“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理事制度、“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作为重点来抓。拿措施,订制度,使其开展得扎实有效。
黄家村 有231户、887人,耕地1500亩,其中粮田350亩,蔬菜1050亩,果园100亩。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610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自1998年产业结构调整以来,该村坚持“棚菜、露天菜、创汇菜”三菜并举,发展高标准大棚641个。粮经比例达到2∶8。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该村原有养猪厂、养鸡厂、恒温库和集体果园等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1999年新开辟沙场一处,从而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该村免除三提五统收取及发展公益事业的一切收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该村建立了“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较早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1998~2000年投资近10万元,整修村内所有的大街小巷,设置图书馆,完善文化院建设,促进了精神、物质文明建设发展。
牟西村 有305户,1167人,耕地1435亩,其中粮田550亩,蔬菜430亩,果园50亩。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30万元,人均纯收入4100元。
近几年来,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生产和畜牧小区养殖。1999年该村发展冬暖式大棚100个,230亩,并且引进樱桃西红柿等名优蔬菜品种10多个进行种植。2000年底,全村发展养猪场17个,养鸡场1个,占地100亩,年纯收入过100万元。该村规划整齐,2条主要大街全部进行了绿化、硬化,并且安装路灯30盏。1997年,该村投资18万元新建村小学并配齐全部教学设施。连续4年被镇委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韩家牟城村 有262户,1032人,耕地1700亩,其中粮田700亩,蔬菜440亩,果园560亩。20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97万元,人均纯收入4050元。几年来,该村立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1997年率先引进种植露天抗病品种小白菜,当年获得高效益,2000年底,全村发展到300亩,年产量225万公斤,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村委投资10多万元建设占地20亩的饲养小区1处,并配套相关水电设施,2000年,小区猪存栏1200头,出栏5000头,肉鸡年出栏1万只,蛋鸡存栏3000只。该村有股份面粉厂1处,是由村委及83户村民筹资建设的,经过发展,2000年经营额23万元,纯利润5万多元。
该村规划科学,道路畅通,村风正,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

┏━━━┯━━┯━━┯━━━┯━━━━┯━━━━┓
┃ 单 │ 户 │ 人 │耕 地│2000年经│ 2000年 ┃
┃ │ │ │面 积│济总收入│人均所得┃
┃ 位 │ 数 │ 口 │(亩)│(万元)│ (元)┃
┠───┼──┼──┼───┼────┼────┨
┃寒 东│180 │629 │ 693 │ 1200 │ 4200 ┃
┠───┼──┼──┼───┼────┼────┨
┃太 平│103 │378 │ 340 │ 760 │ 4110 ┃
┠───┼──┼──┼───┼────┼────┨
┃复 兴│135 │459 │ 445 │ 896 │ 4100 ┃
┠───┼──┼──┼───┼────┼────┨
┃会 民│93 │333 │ 458 │ 666 │ 4100 ┃
┠───┼──┼──┼───┼────┼────┨
┃西 刘│295 │1092│ 1094 │ 2184 │ 4102 ┃
┠───┼──┼──┼───┼────┼────┨
┃寒 西│72 │251 │ 321 │ 500 │ 4100 ┃
┠───┼──┼──┼───┼────┼────┨
┃北 徐│224 │858 │ 1220 │ 1488 │ 4100 ┃
┠───┼──┼──┼───┼────┼────┨
┃南 徐│203 │749 │ 705 │ 1510 │ 4100 ┃
┠───┼──┼──┼───┼────┼────┨
┃北 纸│370 │1382│ 1120 │ 2920 │ 4200 ┃
┠───┼──┼──┼───┼────┼────┨
┃饮 马│340 │1278│ 1655 │ 2540 │ 4100 ┃
┠───┼──┼──┼───┼────┼────┨
┃贤 东│102 │369 │ 314 │ 768.6 │ 4100 ┃
┠───┼──┼──┼───┼────┼────┨
┃贤 西│137 │516 │ 378 │ 1092 │ 4100 ┃
┠───┼──┼──┼───┼────┼────┨
┃寨 里│182 │659 │ 1059 │ 920 │ 4100 ┃
┠───┼──┼──┼───┼────┼────┨
┃牟 东│420 │1518│ 2044 │ 2685 │ 4200 ┃
┠───┼──┼──┼───┼────┼────┨
┃安 全│160 │573 │ 784 │ 464 │ 3923 ┃
┠───┼──┼──┼───┼────┼────┨
┃中 心│255 │936 │ 1320 │ 1880 │ 4050 ┃
┠───┼──┼──┼───┼────┼────┨
┃贤 疃│193 │688 │ 655 │ 1238.1 │ 4000 ┃
┠───┼──┼──┼───┼────┼────┨
┃王 疃│169 │612 │ 609 │ 1350 │ 4160 ┃
┠───┼──┼──┼───┼────┼────┨
┃东 锡│140 │508 │ 594 │ 1031 │ 4000 ┃
┠───┼──┼──┼───┼────┼────┨
┃西 锡│114 │370 │ 635 │ 837 │ 4100 ┃
┠───┼──┼──┼───┼────┼────┨
┃王 东│216 │786 │ 1282 │ 1328 │ 4100 ┃
┠───┼──┼──┼───┼────┼────┨
┃王 西│250 │1000│ 1714 │ 1847 │ 4000 ┃
┠───┼──┼──┼───┼────┼────┨
┃前 李│159 │564 │ 943 │ 1130 │ 4100 ┃
┠───┼──┼──┼───┼────┼────┨
┃后 李│235 │892 │ 1620 │ 1785 │ 4146 ┃
┠───┼──┼──┼───┼────┼────┨
┃康 家│219 │723 │ 1197 │ 1430 │ 4104 ┃
┠───┼──┼──┼───┼────┼────┨
┃张 家│215 │764 │ 1340 │ 1638.9 │ 4200 ┃
┠───┼──┼──┼───┼────┼────┨
┃梁 家│205 │696 │ 1254 │ 1415.9 │ 4000 ┃
┠───┼──┼──┼───┼────┼────┨
┃黄 尧│132 │508 │ 979 │ 653.9 │ 4000 ┃
┠───┼──┼──┼───┼────┼────┨
┃营 子│316 │1084│ 1944 │ 2363 │ 4200 ┃
┠───┼──┼──┼───┼────┼────┨
┃复 盛│108 │377 │ 701 │ 664.2 │ 4000 ┃
┠───┼──┼──┼───┼────┼────┨
┃杨 家│167 │623 │ 1088 │ 1950 │ 3908 ┃
┠───┼──┼──┼───┼────┼────┨
┃刘 家│217 │774 │ 1266 │ 1680 │ 3967 ┃
┠───┼──┼──┼───┼────┼────┨
┃吕 家│195 │763 │ 965 │ 1408 │ 3961 ┃
┠───┼──┼──┼───┼────┼────┨
┃于 家│170 │652 │ 976 │ 1408 │ 3923 ┃
┠───┼──┼──┼───┼────┼────┨
┃张 桥│100 │354 │ 607 │ 1400 │ 4000 ┃
┠───┼──┼──┼───┼────┼────┨
┃朱 家│135 │475 │ 795 │ 1395 │ 3819 ┃
┠───┼──┼──┼───┼────┼────┨
┃李 家│400 │1548│ 1952 │ 5260 │ 4182 ┃
┠───┼──┼──┼───┼────┼────┨
┃孙 家│367 │1390│ 2005 │ 4200 │ 4065 ┃
┠───┼──┼──┼───┼────┼────┨
┃庙 子│123 │477 │ 632 │ 1050 │ 3920 ┃
┠───┼──┼──┼───┼────┼────┨
┃唐 家│76 │243 │ 372 │ 717.7 │ 3580 ┃
┠───┼──┼──┼───┼────┼────┨
┃寺 西│120 │449 │ 471 │ 862 │ 4000 ┃
┠───┼──┼──┼───┼────┼────┨
┃南 纸│102 │350 │ 310 │ 689 │ 4100 ┃
┠───┼──┼──┼───┼────┼────┨
┃北亓疃│380 │1417│ 1523 │ 1957 │ 4100 ┃
┠───┼──┼──┼───┼────┼────┨
┃河东圩│200 │745 │ 1139 │ 1205 │ 4108 ┃
┠───┼──┼──┼───┼────┼────┨
┃陈 屯│59 │231 │ 348 │ 287 │ 4100 ┃
┠───┼──┼──┼───┼────┼────┨
┃马 前│300 │1032│ 1987 │ 2156 │ 4149 ┃
┠───┼──┼──┼───┼────┼────┨
┃马 后│286 │991 │ 1697 │ 2050 │ 4100 ┃
┠───┼──┼──┼───┼────┼────┨
┃南 官│170 │604 │ 1173 │ 1121.31│ 4099 ┃
┠───┼──┼──┼───┼────┼────┨
┃北 官│60 │227 │ 640 │ 225.1 │ 4200 ┃
┠───┼──┼──┼───┼────┼────┨
┃店 子│334 │1172│ 2426 │ 2160 │ 4000 ┃
┠───┼──┼──┼───┼────┼────┨
┃东 刘│220 │680 │ 985 │ 1350 │ 4100 ┃
┠───┼──┼──┼───┼────┼────┨
┃高 湛│322 │1145│ 2035 │ 1423 │ 4210 ┃
┠───┼──┼──┼───┼────┼────┨
┃高 家│243 │864 │ 1238 │ 1800 │ 4100 ┃
┠───┼──┼──┼───┼────┼────┨
┃浮 桥│248 │927 │ 1157 │ 1800 │ 4103 ┃
┠───┼──┼──┼───┼────┼────┨
┃岔 河│212 │757 │ 1114 │ 1550 │ 4100 ┃
┠───┼──┼──┼───┼────┼────┨
┃谷 家│260 │942 │ 1202 │ 2100 │ 4000 ┃
┠───┼──┼──┼───┼────┼────┨
┃王 家│70 │281 │ 293 │ 500 │ 4100 ┃
┠───┼──┼──┼───┼────┼────┨
┃东 范│60 │207 │ 315 │ 245 │ 4200 ┃
┠───┼──┼──┼───┼────┼────┨
┃洛 中│283 │957 │ 1249 │ 3589 │ 4062 ┃
┠───┼──┼──┼───┼────┼────┨
┃洛 东│180 │653 │ 978 │ 3255 │ 3823 ┃
┠───┼──┼──┼───┼────┼────┨
┃坡 子│57 │208 │ 242 │ 5755 │ 3240 ┃
┠───┼──┼──┼───┼────┼────┨
┃小官道│162 │598 │ 729 │ 1452 │ 3895 ┃
┠───┼──┼──┼───┼────┼────┨
┃安 平│80 │255 │ 431 │ 2187 │ 3240 ┃
┠───┼──┼──┼───┼────┼────┨
┃官 桥│160 │604 │ 1047 │ 1596 │ 3958 ┃
┠───┼──┼──┼───┼────┼────┨
┃闫 家│148 │551 │ 1076 │ 2150 │ 3970 ┃
┠───┼──┼──┼───┼────┼────┨
┃四 里│170 │603 │ 1106 │ 1059 │ 3900 ┃
┠───┼──┼──┼───┼────┼────┨
┃马 家│165 │588 │ 827 │ 2021 │ 3897 ┃
┠───┼──┼──┼───┼────┼────┨
┃查 芦│100 │350 │ 663 │ 1350 │ 3675 ┃
┠───┼──┼──┼───┼────┼────┨
┃段 家│120 │455 │ 590 │ 704 │ 3602 ┃
┠───┼──┼──┼───┼────┼────┨
┃冯 家│329 │1182│ 2135 │ 6446 │ 4143 ┃
┠───┼──┼──┼───┼────┼────┨
┃南 范│478 │1689│ 2126 │ 6150 │ 4093 ┃
┠───┼──┼──┼───┼────┼────┨
┃屯 东│360 │1281│ 1208 │ 4800 │ 4110 ┃
┞───┼──┼──┼───┼────┼────┨
┃桥南里│88 │295 │ 390 │ 1010 │ 3600 ┃
┠───┼──┼──┼───┼────┼────┨
┃邵 家│228 │844 │ 972 │ 2900 │ 4054 ┃
┠───┼──┼──┼───┼────┼────┨
┃褚 家│405 │1555│ 1535 │ 5214 │ 4183 ┃
┠───┼──┼──┼───┼────┼────┨
┃西 范│103 │419 │ 215 │ 901.2 │ 3768 ┃
┠───┼──┼──┼───┼────┼────┨
┃南亓疃│68 │230 │ 262 │ 800 │ 3371 ┃
┠───┼──┼──┼───┼────┼────┨
┃六股 │140 │542 │ 705 │ 1241 │ 3696 ┃
┠───┼──┼──┼───┼────┼────┨
┃董前 │116 │424 │ 382 │ 1044 │ 3867 ┃
┠───┼──┼──┼───┼────┼────┨
┃董后 │126 │469 │ 574 │ 2800 │ 3617 ┃
┗━━━┷━━┷━━┷━━━┷━━━━┷━━━━┛
(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