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文化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35&run=13

【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 1996年以来,全市继续加大
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力度, 许多乡镇增加投入, 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到
1997年5月,又有9处乡镇,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潍坊市文化先进乡镇,使文
化先进乡镇总数达到23处,超过全市乡镇数的三分之二。
1997年5月13日《中国文化报》第二版以《寿光——齐鲁大地一颗文化明珠》
对寿光文化事业发展作了全面介绍。 6月5~9日,全国文化先进县经验交流会在
甘肃省酒泉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寿光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文化先
进县(市)。同月24~3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吕靓等对全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采
访,于7月27、28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农村文化巡访”栏目中播出,共62分钟。

【电影】 1996~2000年,寿光电影事业受全国电影行业大趋势的影响,严重滑
坡。在此期间,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市场为
导向,以发展为主线,积极拓宽电影经营路子,继续开展通霄电影、立体电影、
专场电影、分账电影等多种形式的电影放映活动,每年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
作和不同时期的形势需要,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电影放映和政治教育电影放映
活动。农村电影在继续保留乡镇放映队的基础上,主要和全市经济实力强的企业
搞影企联姻送电影下乡活动,5年为农民送去免费电影2000场次。从1999年开始,
在全市开展“千片进村” 活动,先后在20多处乡镇放映科技电影600场。在抓好
电影发行放映的前提下,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开发利用影剧院和电影院广场,
分别上了台球、 旱冰场等项目,并向社会融资180多万元,建设沿街楼两幢,增
加固定资产200多万元。

【戏剧、 曲艺、音乐、舞蹈】 1996~2000年,戏曲、音乐、舞蹈、曲艺、器
乐演奏等艺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平均每年下乡演出250场左右。以专题晚会和
文企联姻为主线,演出市场不断扩大。编排了一批歌颂寿光各行各业的文艺节目,
组织“人民感谢您”、“老师您好”、“长征颂”、“迎回归爱祖国”、“50祖
国颂”和“再创辉煌”等专题文艺晚会。5年来先后创作并搬上舞台的作品有:
《歌唱人民功勋》、《寿光,我可爱的家乡》、《聚宝,农民的朋友》、《寿光
精神记心头》 、《走进世纪之门》、《祝福寿光》、《欢庆》、小合唱《110是
咱们的老大哥》、柳琴戏《全力争创山东第一强》、曲艺《十件大事好》、表演
唱《今日寿光八大景》、京歌《聚宝车飞奔在致富路上》、《寿光精神大发扬》、
《京腔京韵颂寿光》、对口快板《把名牌战略推向前》、快书《人民的好儿子孙
保华》、小品《觉醒》、《菜农的婚事》、《文明牌的风波》、《股东》、《花
好月圆》等。1997年10月李福胜、李景民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放浪才子》由市京
剧团和潍坊市京剧团联合搬上舞台,并在潍坊市公开演出。各类艺术创作与演出
的繁荣,使一大批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并多次在市、省乃至全国获奖。
1996年10月,组团参加山东省农民艺术节。其中,舞蹈《菜乡情韵》获一等
奖,《背河》获表演优秀奖;1997年10月市文化馆组织参加山东省“四君子杯”
青少年舞蹈大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1999年6月,在山东省六项艺能比赛
中,市文化馆选送的节目荣获十佳1名、一等奖3名;同年,舞蹈《菜乡的祝福》
在山东省“小飞天”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小荷
风采”少儿舞蹈会演获表演奖。音乐创作有了新的发展,市文化馆郝漫生创作的
歌曲,1998年在中国音协举办的“世纪之声”全国音乐作品大赛中,有三首分别
获金、银奖;1999年12月在中国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报社举办的“迎接新世纪”
全国校园歌曲征集活动中创作的校歌《走向辉煌》入选《全国校园歌曲选》,作
者荣获“校园歌曲优秀曲作家”称号。

【艺术培训】 1996~2000年,以市文化馆为主阵地组织的艺术培训活动常年
不断,少儿舞蹈培训班、少儿钢琴、电子琴、交谊舞班以及声乐、器乐、美术、
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每年都在30期 (次)以上,学员近
1000人,为社会各界开展群众文化培训骨干,为市以上艺术院校输送人才。据统
计, 每年经过业余艺术培训升入高等院校的学员达8人。2000年,市京剧团在市
政府扶持下,招收15名学员组成京剧艺术班。

【美术、 书法、摄影】 1996~2000年,全市的美术、书法、摄影活动有了新
的发展,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市文化馆、寿光书画院、市书画协会、市老年书
画研究会等组织的专业、 业余展览比赛活动十分活跃。据统计,5年来,仅在市
文化馆展览厅举办的展览活动, 每年8次以上,展览的档次也不断提高,省级、
国家级知名书画家多次到寿光举办展览。 1997年举办李仁堂、 孙泳新书画展;
1998年7月举办辽宁书画院院长赵华胜画展,9月举办中央民族大学周秀清教授、
中国文学出版社美编王瑞霖画展,10月,举办著名山水画家陈克永画展;1999年
5月举办全国著名漫画大师方成画展。 在组织参加的 “山东省国画人物展” 、
“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全国第九届美术展”、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展”、“全国龙宫杯摄影作品大赛”、“全国群星奖”
评奖等大型展览活动中, 全市专业、 业余作者也多次入选获奖。 5年来先后有
《于新生美术作品集》、《姜绍华、夏德起书画作品集》、《李建国书法作品集》、
《李鉴楷书孙过庭书谱》等书画作品集出版。2000年10月,市书画协会换届,对
会员重新进行审核登记,全市业余书画组织更加规范。

【图书】 1996~2000年,全市的图书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业
务水平提高, 读者队伍壮大, 社会效益明显。 5年来,市图书馆每年购置新书
2000册(套) ,订阅报刊120余份,并先后购置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
小百科全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世界名著百部》、《全唐文》等
系列图书, 充实了部分断档资料,在此基础上,1997年,更换钢制书架131个,
并增拨5万元购置原本影印《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潍坊市仅2套),市图书馆
馆藏图书档次明显提高,到2000年底,市图书馆藏书总量达6.2万册。
5年来, 市图书馆每年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先后参加山东省
公共图书馆馆长培训班,潍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业务培训,潍坊
市《中文文献编目》 培训班等,提高了专业业务水平。先后有6篇论文在国家级
业务论文集发表,5篇业务论文获省二、三等奖和优秀奖,12篇获市二、三等奖。
1996年,获山东省图书服务宣传周组织奖,潍坊市一等奖。1997~2000年连续4年
在潍坊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在此期间,先后对晨鸣集团、
寿光一中、职业中专、羊口镇等企业、乡镇、村图书馆(室)进行业务指导和帮
助, 辅导基层图书管理员160余人次,并和全市40余处基层图书馆室保持联系,
推动全市基层图书馆(室)的发展。
2000年4月, 市图书馆组织参与了潍坊市地方文献征集活动,共征集各类图书40
种160册,报纸2种24册,被潍坊市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收藏。图书馆内部管理机
制不断完善,先后实行电话预约借书、送书上门服务、简化办证手续等措施,到
2000年底全市持证读者达3500余名,年接待读者5万人次,图书流通达8万册次,
解答读者咨询2000余条。同时,每年还组织读者征文、新书书评等活动,充分发
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文物】 1996~2000年,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继续贯彻“抢救第一,保证为主”
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取得新的成绩。在馆藏文物的安全
保卫方面,加强报警设施建设。1996年在原有“三铁两器”的基础上,新安装了
报警联网, 2000年又更换报警器主机,加上平时落实责任,完善制度,5年来没
有发生任何事故,连年被评为安全保卫先进单位。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得
力。 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巡查3次以上,每年印发《文物保护法》、
《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300余份,
其中,《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在全市古遗址保护单位所在村的村干部已达到
人手一册,提高文物的全民保护意识;完善了以博物馆稽查队为龙头,以乡镇文
化站为骨干,以村保护组织和兼职文物管护员为基础的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
网络,使全市野外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市文化局和博物馆每年接到有关文物出土、
文物走私、买卖等方面的群众举报10余次,均及时妥善处理,打击了文物走私活
动。1997年,王高七村在建大棚时,挖出部分残石佛造像,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
出动,在公安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制止哄抢事件,追回了文物。稻
田公安分局查扣的3件瓷器文物按规定移交博物馆; 寿光镇西关村出土明代都匀
知府致仕赵岳墓志铭被人藏匿,市博物馆在公安部门协助下顺利追回。1996年,
在寿光镇城里村发现的明代嘉靖年间“仓颉墓”碑是研究仓颉墓在寿光最早的物
证。5年来,市博物馆共征集修复各类文物300多件。

【群众文化活动】 以节日文化活动为主线,每年都组织各类大型文化活动20
场以上,中小型活动常年不断,举办春节文化活动已成为全市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 促进了民间艺术的挖掘和创作。5年来,
先后整理改进民间舞蹈《菜乡情韵》、《秧歌情》、傣族舞蹈《孔雀开屏》等,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丰富发展了民间秧歌、高跷、狮舞、艺术彩车
等街头节目, 多次参加潍坊市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均获得成功。5年间,参加
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和潍坊市级以上各类表演活动均获得好名次,表演的节目《菜
乡情韵》获二等奖,《秧歌情》获三等奖,集体舞《孔雀开屏》获一等奖等。
专业文化工作者面向基层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也不断活跃。 5年来,文化馆
的同志常年面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进行辅导,并和部分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
送春联、送书画等文化下乡活动。为活跃和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从1997年以来,先后邀请全国著名演员苏小明、含笑、范琳琳、李谷一、张也、
韦唯、刘斌、董文华、迟志强、冯巩、闫维文以及大连京剧团、中国京剧院、中
国青年友好艺术团、上海京剧院、烟台京剧院等来寿光演出。

【文学创作】 1996~200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的要求, 认真抓好和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5年来,每年召开重点作者座谈会
和业余文艺培训班3~5期,培训业余文艺作者500余人次,向上级报刊推荐发表作
品近百件。 据统计,5年间,全市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9420件以上,其
中市级2710多件、省级848件、国家级645件。由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或作
品集主要有:刘天剑的中、长篇小说《山崖上那株白兰花》、《风流艳后》,传
记文学《贾思勰》;王培义的长篇小说《不老花》,报告文学集《跨世纪的丰碑》,
民间传说故事集《寿光传说》;夏金亭的长篇小说《清河激浪》;魏道揆的《安
静子诗词选注》、《安静子文选译注》;李长明的《李长明作品集》;袁敏的中
篇小说《黑雪》和报告文学集《时代骄子》等。

【文化市场管理】 1996~2000年,全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
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不懈地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首先,本着繁荣
和净化并重的原则,每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经营业主培训班3~4期,使全市的文
化市场逐步走上法制化、 经常化轨道。共发展登记印刷企业117家,文化经营业
主1972家。随着全市文化市场的迅速发展,针对文化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加大检
查力度,每年组织大小检查200多次,最多时每年达260多次,与公安、工商等部
门联合组织的突击检查和扫黄打非活动每年在3次以上, 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
序。在检查过程中,累计收缴非法出版物8900余册,盗版VCD、录像带8130余盒,
1997年召开全市第二次公开销毁非法出版物现场大会,有效地震慑犯罪,教育群
众,净化市场。
2000年1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字[2000]7号通知,全市文
化市场取消一切收费项目, 2000年3月,市文化市场稽查队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变更为全额事业单位。在此期间,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严格执法程序,改
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上
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班和省“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培训班等。
(徐中杰 袁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