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成人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26&run=13

【概况】 1996~200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市教委
坚持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作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重
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完善、规范市、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办学网络。截止2000年,
全市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处,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7处,1008个行政村,村
村建起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办学面达100%。各级成人学校充分发挥自身
优势,以科技实验、示范、推广为动力,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多层
次、多形式,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文化生活教育,提高农村劳
动者整体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6年以来,市教委连续5年被潍坊
市教委、潍坊市成人教育教研室评为“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成人教育教
研先进单位”,2000年4月,被山东省教委评为“全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工作氛围浓厚】 1996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农村成人教
育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教育、科技的副市长任副组长,
农业、教育、科技、共青团、妇联、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的全市农村成人教育领导小组,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
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专门性文件,每年3、4月间领导小组都组织召开一次全市
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研究、总结、部署成人教育工作。各乡镇也都成立了乡
镇长任组长的农村成人教育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办学委员会,根据本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每年都要出台一些关于加
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意见,统筹本乡镇的成人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本乡镇成
人教育工作的指导。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成人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办学网络不断完善】 1996~2000年,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成人中专
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市、乡、
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不断健全、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办学行为进一
步规范。1996~1999年,市成人中专发展到占地53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固
定资产4000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210万元,拥有建筑公司、园艺场、电脑公司等
十多个校办企业、 年创利税近400万元,开设财会、微机、汽驾、建筑等十五个
专业, 在校生1300余人,教职工201人的办学规模。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以
成人中专为基础的齐鲁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开始招收计划内大专自费生,形成大中
专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格局,并首开山东省县级市创办大学之先河。1997年10月,
学校通过“山东省农村成人中专教育示范校” 验收。1998年7月,齐鲁职业技术
培训学院经省教委专家评估组评估,被评为山东省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学院
更名为“山东经济职业技术进修学院”。在狠抓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利用自身
的师资、设施及信息优势,积极与高等院校及各大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为全市培
养出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自1996年以来,每年为社会培养汽驾、微机、建筑等专
门人才3000余人,为场矿企业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1999年12月,以
成人中专为基础的山东经济职业技术进修学院又兼并潍坊化工学校等5校职能,
成立齐鲁经济学院,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0年底,学校发展成为占地
731亩,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700万元,开设20多个专业,拥有在校
生4600余人的办学规模。建成全国科技兴海海洋化工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两项
科研课题,其中一项获国家专利。组建了无公害蔬菜、植保等十大研究所,走上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路子,真正成为全市成人教育的龙头。
镇、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不断壮大。各乡镇通过新建、改建、联建等多
种形式不断加强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1995年,全市已有省级规范化乡
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6处,1997年,市教委制定了《关于争创省级成人教育先进
市的意见》。以此为契机,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已通过
省级规范校验收的乡镇不断充实内部设施, 扩大办学规模;稻田镇、田马镇等7
处未通过验收的乡镇积极争取, 不断完善内部设施配套,并于1998年4月全部达
标并通过省级规范校验收。全市33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率先在全省全部通过
省级规范校验收。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校均配备2台以
上电视机、 放像机、VCD,建了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部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添置了摄像机、放映机、数字照相机等高档电教设施。村成人学校在全面发展的
同时,各乡镇根据“九五”规划要求,利用小学合班并校的时机不断加强规范化
村成人学校建设。至2000年底,全市已有49处村成人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村成人
学校标准,80%以上的村校达到了潍坊市级规范化村成人学校标准。

【实用技术教育成果显著】 在全市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后,市教委及时将
工作重点转移到实施农科教结合, 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1996年9月,
市政府成立农科教结合和“绿色证书工程”领导小组,以此为契机,市教委在领
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成人学校办学网络优势,与农业、科
技等部门密切协作,贴紧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根据各自人
才需求状况,广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及实用技术培训。采取课堂讲授、现场
指导、放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涉及机电、财会、蔬菜、种植、
人口、 法制等十几个专业。 5年来, 全市乡、村两级成人学校每年举办培训班
300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者近18万人次。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的农民达10万人,
其中有4.1万人获得“绿色证书”,在培训的农民中已有1.8万人获农民技术员以
上职称,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学校资源优
势和人才需求状况,不断拓展办学领域。稻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起服装技术
学习班,丰城乡、田马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将回乡初高中毕业培训进行得扎实有
效,北洛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利用节假日面向乡镇企业举办微机培训班,深受社
会欢迎。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转变观念,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多形式为农服务。
各乡镇积极与当地农业科技、种子、农机等部门协作,成立以乡镇成人学校为主
体的科技服务网络。创办了一份集政策、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科技小报》,每月
2期, 免费发给农民。5年来,乡镇成校每年共印发《科技小报》900余期,近10
万份。 开展科技放像活动,各乡镇每月深入农村放像4场次,全市每年播放科技
录像、 科技电影近2000场次。1998年以来,尝试将科技录相带、VCD光盘、科技
图书下乡流动,农民根据需要自主播放、借阅,既丰富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又
提高科技资料的利用率,取得较好效果。同时,各乡镇加大科技投入,普遍建起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实验示范基地,并大力开展科技实验、推广活动。到2000年,
全市共有实验示范基地69处,占地面积4000余亩,先后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施肥、
大棚滴灌、玉米钾肥对比、肥猪快速出栏、果树高接换头、黄瓜嫁接、卤水养殖
等科技实验73项,推广实用新技术70项,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刘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