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交通运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70&A=14&rec=101&run=13

【概况】 “九五”期间,寿光市交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公路、铁路、水运
等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并日臻完善。截止200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00公里,
其中柏油公路1190.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8公里,全市共有营运汽
车9700多辆(其中客货汽车3693部),比1996年增加2940辆,初步形成了不同经
济类型、不同运输体制、不同车辆相配套、辐射面极广的公路运输网络;沿海港
口1处,年设计吞吐能力100万吨,水运企业1家,水运单位、个体业户4家,船舶
16只,总计运力近2.7万载重吨;交通部门独立核算企业3个,从业职工1130人。
“九五”期间是寿光交通工作发展的重要阶段,狠抓了公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明显改善;狠抓了清理整顿,行业管理明显加强;完善交通体制,管理职能进一
步健全;狠抓队伍管理,行风建设持续深入;坚持分类指导,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规范执法行为,从根本上治理了公路“三乱”。

【公路建设】 “九五”期间,寿光市以提高“十纵十横”骨干道路的柏油化
程度和村村接通柏油路为目标,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统筹规划,
加大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形成了以“十纵”、“十横”为骨架,
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主干道路柏油化程度明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
增强。先后新建、改建了一号路、卧甲路、大碱路、丰洋路、三号路、潍高路等
骨干道路,柏油骨干道路砂石路75公里。骨干道路通车能力的提高带动了乡村路
的发展,新建458公里乡村道路,桥梁3座。古城等15个乡镇实现了村村接通柏油
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1996~2000年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
┃年度 │ 修建里程(公里) │ 公路密度 ┃
┃ │ │(公里/百平方公里) ┃
┠───┼─────────┼──────────┨
┃1996 │ 287.67 │ 53.4 ┃
┠───┼─────────┼──────────┨
┃1997 │ 45.46 │ 54.7 ┃
┠───┼─────────┼──────────┨
┃1998 │ 36.5 │ 55.6 ┃
┠───┼─────────┼──────────┨
┃1999 │ 111.42 │ 57 ┃
┠───┼─────────┼──────────┨
┃2000 │ 98.5 │ 58 ┃
┗━━━┷━━━━━━━━━┷━━━━━━━━━━┛
【地方交通行业管理】 “九五”期间,全市交通系统以建立“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秩序为目标,以深入开展运输市场管理年活动和治理整
顿活动为契机,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行业管理,增强监管能力,改善宏观调控,
在全市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规范了运输市场准入
和退出的相关制度,完善市场机制。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了市场准入标准,通过
年度审验,严格车辆检测,严格规费查验,严格经营资质和开业标准经济条件,
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形成了良好的市场配置货源机制。凡不符合资质条件的,
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已经进入市场的,一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条件,责令停业
整顿,直到终止经营,退出市场。调控结合,整顿运输市场秩序。通过引导“车
头向下”,整顿客运线路班车秩序;通过从严控制、谨慎投放,整顿客运出租秩
序;通过额度调度,严格控制运力结构,整顿货运车辆秩序;通过停业审批,限
定区域经营的办法,整顿城市公交车秩序。以上“四项”整顿,发挥了行业管理
部门的职能,逐步使运力与运量趋向平衡。规范经营行为,市交通稽查大队与运
管处等单位相互配合,统一执法、综合执法,加大了对“三无”车辆和违章经营
行为的查处力度。运管处、驻站管理办公室对客运热线采取“按时发车、限时出
城、定点刷卡、准时到达目的地”的严格措施,并采用微机管理,客运秩序明显
好转;出租车市场实行了统一标志标识,净化了市场;彻底取缔人力三轮车,优
化了结构。强化了维修市场管理,每年对全市营运车辆进行技术鉴定,对全市维
修厂点进行资质审验,2000年开展了城区维修市场的综合治理,对60多家配件经
营业户实行了区域性集中经营,建立寿光市汽车配件城。

【健全交管职能】 以“文明管理,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推
广了“源头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了交通工作由单纯管理型向管理服
务型的转变。各交管所转变工作作风,实行“源头管理”,开展上门服务、预约
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业户。各交管所利用行业优势,为业户提供货源信息,积极
为货主、车主牵线搭桥,使行业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路林管护质量逐年提高。
“九五”期间,路林管护作为强化交管所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
逐步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为目标,以千分考核为保障,以“二图”、“三簿”、
“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路林管护管理体系。广大交管人员积极参与路林管护,
赢得了乡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加大对路林管护工作的投入,提高两护员
的工资待遇,调整优化了两护员队伍。2000年交通部门管辖的市乡道路达到1690
公里,综合好路率达到了98%。

【精神文明建设】 “九五”期间,市交通委通过大力加强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推进优质文明服务,改善了社会形象。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具体工作统筹规划,一起部署、落实、检查和
考核,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责任意识,促进了工作的开展,每年都与各交
管所、各科室及委属企业签订责任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
层层完善了实施细则和一系列配套制度,使这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正规化的轨
道。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列出了廉洁自律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专项清理,
深入查摆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廉洁自律
工作得到了不断深化。有计划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专题性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开展了警示教育,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针对交通行
业特点,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
育,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对照先进比差距、找不足,认真反思,扎实改
进,实现了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深入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文明创建活动。1998年,
市交通委按照文明行业的工作标准、基本要求和考评条件,提出了创建文明行业
的明确措施,在系统内开展了选树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等十大先进典型活动和争
创文明客运车辆、十佳百优两护员评比活动,大力推广规范化服务、文明优质服
务,收到了明显效果,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被省交通厅、省文明办
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治理公路“三乱” 】 从根本上治理公路“三乱”是一项长期而严肃的政治
任务,市交通委根据各级各部门的部署和要求,针对寿光交通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绿色通道”建设,围绕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治乱”
牵头部门的作用,开展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
任。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其它领导成员也按照各自的分工,切实担
负起了职责范围内单位的“治乱”责任,落实了目标责任制。每年与交通稽查大
队、交管所等委属单位签订责任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健全责任
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每年都以委1号文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的通知》,规定了严肃的惩处措施:凡发生公路“三乱”
的,单位负责人就地免职,当事人坚决清除出交通队伍;对发生公路“三乱”的
单位,年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全体交管人员做到了警钟常鸣。建章立制,规
范行为。研究制定《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及违章处理规定》,从仪容风貌、
文明服务、严格执法、廉洁从政四个方面,作出了19条具体规定,使全体行政执
法人员有章可循,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强化管理,文明执法。对交通稽查大队实
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年都进行封闭式培训,人员合格率达到100%,执法过程中,
依法行政、亮证执法,文明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加强社会执法监督,成立
廉政办公室,对“治乱”工作专抓专靠,采取廉政办和法制科不定期督查,委领
导随机抽查, 季度考评的办法,强化了执法监督。聘请100多名社会监督员,及
时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加大了社会监督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对公路“三乱”
的治理。
(李冠
周)

【汽车站】 汽车站现有职工230人,下设办公室、调度科等15个科室,5个三
级站, 拥有2个停车场, 35个发车库,车辆460部,营运线路90条,日始发班次
860次,日均发送乘客1.3万人次。1998年荣获潍坊市交委“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1999年被山东省交通厅、省文明办命名为“文明汽车站”。

【内部管理】 “九五”期间,本着向服务、管理要效益的经营思想,汽车站
加大管理和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了配套管理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使管理工
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1999年以来,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
益。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对重新上岗人员,一律实行岗位培训,从交通职业道德
到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完善竞争上岗办法,
从2000年5月份开始, 大胆探索,重新完善了竞争上岗办法,激发了站务员的工
作热情, 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采取多种措施,安排岗位就业,制定
《内部职工退养规定》、《女职工产假、休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通过
停车站内设电话亭、新设补票点等方法增设就业岗位,解决了原交通服装厂42名
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缓解了社会压力。加大整顿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针对不同
线路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了分线整顿的办法,成立专门稽查小组,对违约车辆
及时处理,确保了客运市场的正常运行。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成立政
务、财务公开领导小组,设立了《政务公开栏》、意见箱、举报电话,定期向职
工公布工资、奖金等发放情况,对重大基建项目等及时召开职代会协商研究,增
加了工作透明度,赢得了干部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强化硬件建设,扩大生产规模。
“九五”期间,汽车站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投资300万
元扩建了微机售票厅、 候车厅,对站房进行了全面装修;1999年筹资120万元,
对4个三级站进行了扩建改造; 2000年投资68万元对台头汽车站进行扩建装修,
通过一系列建设、改造,为汽车站的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

【文明示范“窗口” 建设】 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窗口”形象,
汽车站狠抓职工素质教育,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每年都拿出2个月的时间,在全
体干部职工中开展素质教育。聘请公安局业务骨干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每年对站
务员进行15天封闭式军训,使干部职工认清了形势,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
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每年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
大节日组织书法、绘画、乒乓球、象棋、扑克比赛,举办客运知识大奖赛,既陶
冶了干部职工的情操,丰富了文化生活,又增强了车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
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车站不断开展各
种为旅客送温暖、排忧解难的竞赛活动,围绕“文明汽车站”、“文明示范窗口”
等创建活动,进行站务岗位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培训,开展“十佳站务员”、
“争创服务明星”等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5年来,共为旅客做好事845
件,收到表扬信98封,拾金不昧价值共计3.2万元,为汽车站赢得了美誉。
(李冠周 林瑞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