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2&rec=83&run=13

【概况】2002年,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了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实施了综合执法,不断推动公用事业发展,全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各项工作
高效运转,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加强了城市道路、环卫设施、排水设施等方面的
建设。建成了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全市13个县市区除栖霞、海阳
的污水处理项目正在论证外,其它县市区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市区高起
点、高标准进行了一系列城市景观道路建设,50多条主次干道和街巷得到改造和整修
。园林绿化规模空前,市区完成绿化投资8000多万元,栽植草花180万株,新增公共
绿地面积150万平方米。综合执法步入正轨。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城市管理
综合执法支队,实现了综合执法的四个统一: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统一执法服装和
标志、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证件。建立了联席会议、印章传递、现场办公等一系
列规章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城市供热、供水、供
气等方面立足为市民办实事,改善了市民生活质量,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同时天然
气筹建工作逐步展开。在市区供暖行业开展了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开创了大热天抓供
暖的先河,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行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环境建设年”
活动要求,把行风建设放到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高度上来认识,
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抓。先后出台了《城市管理系统执法人员“十不准”》
等21个规章制度、100多条具体规定,明确了方方面面的规范,层层签订责任状,切
实把行风建设工作措施落实到了基层。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敞开大门,虚心问
过”,明确了整改突破口。充分发挥公用事业投诉中心的作用,信守“半小时有回音
”的服务承诺,形成左右联袂、上下贯通的快速反应网络,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
个中心调度,一条龙服务,为市民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烟台市作为国务院法制办批准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城市之
一,于年内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从队伍建设入手,
对所有在岗人员进行了一个月全封闭脱产培训,提高了队伍素质,达到了敢管、会管
、善管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城管综合执法队员执法行为规范》等32个规
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为综合执法的实施
奠定了基础。城市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无序管理向规范管理
、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的转变。实施综合执法以来,未发生一起错案和被追究事件,
综合执法初见成效。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重拳
出击,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第一,煞住阳台私改乱包势头。按照市政府关于居民
楼阳台改造建设的通告要求,全力查处乱砸乱改、乱扩乱包行为,使阳台私改乱包势
头得到遏制。第二,拆除违章建筑。对毓秀小区、向阳小区、师范学院东侧等违章建
筑密集区域进行了整治,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第三,整治市场外延现象
。对市区内18处市场进行了排查摸底和整治,重点解决了市场出入口外延、占道经营
等扰民问题。第四,整治卫生死角。重点铲除了福斯达纸业南侧垃圾村和经纶街垃圾
巷。第五,整治野广告。采取全面巡查、蹲点守候等多种方式,从源头上查禁野广告
。同时购买了清刷野广告专用车,安排专人进行清刷。第六,综合整治城市道路。对
市区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进行了整治,严厉查处占道经营、建筑垃圾撒漏等现象,市
区道路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