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6&rec=37&run=13

【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①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
革命100周年活动。 以“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为主题,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赴井冈山、韶山、延安考察学习,寻访革命旧址,
重温革命历史,增进共识;召开全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
年座谈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激发工作热情;举办民主党派纪念中国共产党
成立90周年书画联谊会; 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②深入推进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举办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
读书班,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对新一代成员的教育培养。总结经验,强化宣传,
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③研究制定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完善与宗教界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扩
大交友范围,实现联系交友常态化。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年”活动】 将“建设年”活动向市委常委会作专题
汇报,市委高度重视,制定《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落实专
项经费。活动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落实到位。在
市电视台、《统战简报》和网站开辟专栏,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形
成各级重视、社会关注的浓厚氛围。在《东营日报》发表信息稿件13篇,《联合
日报》发表信息稿件5篇,通讯报道2篇。
活动强化“领导机制、工作制度、人才资源”三个保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
组织和统战部门共同负责、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创新机制,健
全代表人士数据库,掌握代表人士1000余人,向省委统战部推荐60人;加大“培
训锻炼、 综合评价、政治引导”三个力度,制定《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
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与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建立实践锻炼基地的实施意
见》,设立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对进行政治安排和评选表彰的党外代表人士,
开展综合评价,强化政治引导;搭建“协调服务、联系交流、实践展示”三个平
台,全年共召开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建言献策会、通报会、座谈会10次,
党政主要领导主持或出席协商会、 通报会4次。加强银企联系,为全市非公有制
经济代表人士协调企业周转资金近30亿元,协助招聘各类人才2000余人,提供重
要市场信息380余条,协调提供法律服务120余起;为宗教界人士协调活动场所建
设用地3起,配备活动场所安全防护器材100余件,为民主党派协调集中办公场所
3000多平方米;拓宽与党外人士的联系交流渠道,在教育、卫生系统确立党外人
士联络员;对优秀党外人士及时做出相应安排,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广阔平台。
年内, 全市有1名党外干部担任市直部门正职;提拔、重用副县级党外领导干部
16名, 考选党外副县级领导干部1名,市政府工作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比例
达到29%。全市5个县区新提拔党外副科级干部35名、正科级干部23名。
积极协助民主党派顺利换届,确保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和质量,为民主党派
换届奠定良好基础。12月,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市委会顺利换届,新一届领导
班子成员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圆满完成换届任务。同时,做好政协换届的前期准
备工作,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意见,扎实做好七届市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和考
察等工作。
2011年,市委统战部被省委统战部评为统战宣传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
作先进单位。

【服务黄蓝经济区建设】 发挥优势,献计出力。①组织统战成员学习研究东营
市“十二五”规划,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提高规
划建议的民主参与度。②组织各民主党派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
专题调研, 确定重点调研课题8个,提出意见、建议35项,为市委、市政府科学
决策提供依据。③广开门路,谏政纳言。支持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及时通报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期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为各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提
供良好的环境。 各民主党派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交提案167件,占总提案
量的40%,有20件提案、议案进入党政决策。
加强服务,促进发展。①开展对口联系帮扶政协委员企业活动。确定10家重
点联系企业,引导他们转方式调结构。评选第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者”,扎实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对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情况调查摸底、
建立台账,华泰集团被推荐为全省先进典型。②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全年协助会员企业开展经贸洽谈2次,提供法律培训5次,联合市、县工商联实施
“企业家素质工程”,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类培训班和专题报告会、发展论坛
10余次, 培训企业管理人员800多人次。③深入推进光彩事业和“感恩行动”。
投资5000多万元, 实施光彩项目、感恩行动175个,受惠人员8000多人。山东万
通集团捐款800多万元, 设立全市第一个“敬老基金”;12家光彩会员企业累计
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联合开展“富而不忘报党恩,企业帮扶新农村”活动。有2
家企业被省评为“民企帮村” 优秀企业,3名非公经济人士被评为参与毕节“同
心工程”先进个人。
关注民生,多办实事。以打造“同心同行”活动品牌为平台,组织民主党派
发挥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捐建希望小学一处,捐建“农家书屋”两处,
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00多名,帮助1000多人走上致富路。开展民主党派、光
彩会“义诊感恩”活动,为千余名群众义诊,捐献常用药品近万元,捐助农资货
值3万多元。
维护稳定,民族宗教工作稳妥有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采取
“三位一体”模式(即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品企业+少数民族专业合作社),
用好用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全力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举办全市宗教界
人士培训班,对市、县两级宗教团体常委以上人员、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教
职人员160多人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集中培训。会同市委宣传
部、市民宗局开展第十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宗教界开展“文明
宗教团体”“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东营清真寺被国家宗教局评为首届
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16处宗教活动场所被评为省级和谐宗教活动场
所。
强化交流,海外联谊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完善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胞
名录,参与举办港澳台侨胞中秋联谊会、“2011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中
国(东营)国际石油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和“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节”等一
批重大节会;依托“东营统一战线”网站,打造宣传载体,扩大海联会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干部队伍实干、
团结和效率意识,提升工作执行力。巩固基层统战工作基础建设,各乡镇(街道)
配备专职统战委员30人,兼职统战委员10人,专职统战干事16人。加强调研宣传
和信息工作, 开展专项调研5次,形成报告30余篇,向省委统战部报送“四新工
程”(调查掌握新情况、研究探讨新问题、总结一批新经验、推出一批新成果)
文章7篇,报送信息100余条。(张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