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78&run=13

一轻工业

[概况] 1994年,全市一轻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3.6%;销售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0.48%;实现利税1977万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利润1222万元,同比增长28.23%。
主要产品产量:原盐完成23.8吨(属限产产品);机制纸完成4.18万吨,同比增长23.87%;精洗盐完成1.36万吨,同比下降13.9%;粮食白酒完成33 9吨,同比下降50.4%;啤酒完成1691吨,同比下降了70%;印刷晶完成产值973万元,同比增长10.48%;生产牡蛎王口服液26万支,小儿咳喘灵1.7万粒、胶囊119万粒。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1994年,全市一轻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108万元,加上其它项目投资共计投资3500万元。东营市制药厂改造原厂房、设备新上了小儿咳喘灵和胶囊两条生产线,企业由原来牡蛎王口服液1种产品发展到了以牡蛎王为主导产品的8种产品。东营市造纸厂敢于投入,靠技术进步加快企业发展。垦利印刷厂、东营新华印刷厂重视技术改造工作,投资上了第五代胶印、彩印设备。
加快新产品开发。东营市酿酒厂开发出25度超低度静酒,东营市制药厂开发出小儿咳喘灵、胶囊、板兰根冲剂,广饶盐场开发出氯化钾、氯化镁,东营市造纸厂开发出静电复印纸、胶印微涂纸和牛皮挂面箱板纸,该厂HSC高级压光纸系列产品开发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提高产品质量。一是企业开展了质量生存意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把质量否决权延伸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二是强化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素质。东营市酿酒厂在选用质量管理人员时,公平竞争、公开答辩、现场评议、择优录取。各生产环节健全了质量管理点,全厂上下形成紧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东营市造纸厂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基础上,严格管理,奖惩分明,将工资与质量挂钩,全年产品质量一等品率均保持在95%以上,单面书写纸被山东省质检所评为“出口免检产品”。
职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1994年全市一轻系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近50名。市造纸厂引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名,大中专毕业生10名;市新华印刷厂四年来培训人员60人,其中1994年送到高等院校、技工学校脱产、半脱产学习达15人。在引进专业人员的基础上,各企业重视职工的在岗培训。市造纸厂中专以上文化水平职工已占全厂职工的21.8%。年内全系统职工岗位培训达1200人次。
完善内部承包,转换经营机制。东营市造纸厂与各分厂实行了“二定、二包、二保、二挂”的承包办法。垦利县印刷厂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工资、奖金实行全浮动。东营市新华印刷厂年初重新修订各车间、科室及下属部门的经营指标,并签定了承包合同。对中层人员实行岗位工资浮动制,规定完成承包额的发给岗位工资,完不成的按欠产比例扣发岗位工资,对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使职工收入拉开档次,职工有任务抢着干,加班加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产权制度改革是1994年企业改革的主攻目标。市一轻系统企业继东营市造纸厂改为纸业有限公司后,东营区印刷厂、垦利县印刷厂、利津县印刷厂改为股份制企业,改制后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企业增效、资产增值,职工增收的目标。
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东营市造纸厂以加强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加强财务、计量、成本费用等基础工作,狠抓节能降耗,吨纸耗标煤、吨纸耗电、吨纸耗水三项指标列全省行业最好水平。垦利县印刷厂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50多条,直接经济效益10多万元。
(杜兰湘)

[盐业] 1994年末,全市有制盐企业15家,其中,中型企业2家,干部职工2114人。全市盐田总面积73.3万公亩,生产面积62.6万公亩,主要产品有原盐、洗精盐、溴素和氯化镁,生产能力分别为47.5万吨、5万吨、500吨和3500吨。同时,还生产再制盐、大众营养盐、加碘盐、洗粉盐等。1 994年生产原盐23.84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3.7%,优一级晶率100%,其中,优级晶率68.7%,平均含纯96.39%。生产洗精盐13615吨,其中,加碘盐12295吨,氯化钠平均含纯99.04%,完成国家计划的54.5%。生产溴素210吨,平均含纯99.79%,完成年计划的42%,生产氯化镁167吨。实现工业总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算)472 9.5万元,1 9 94年销售原盐10.77万吨,洗精盐12877吨,完成销售计划的66.3%,销售溴素219.6吨,氯化镁115.4吨。实现多种经营收入97万元。
广饶县盐场、东营市明华化工厂(原广饶县精洗盐厂)、东营区王岗盐场、垦利永丰盐场、垦利县盐场、利津县盐场6家县营企业,199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2921万元,生产原盐18.05万吨,洗精盐13615吨,溴素210业的工业产品销售率47%,工业资金利税率0.32%,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一3.9%,流动资金周转次数0.19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9809元/人.年,工业增加值率46.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0.348。1994年,根据《盐业管理条例》,全省开始实施《制盐许可证》制度,东营市有13个制盐企业通过省盐务局检查验收,颁发了《制盐生产许可证》。5月5日消除碘缺乏病宣传日,组织三县二区盐务局,出动7台宣传车、40多名盐政执法人员参加的宣传队伍,历时2天,横跨三县二区的政府所在地及集贸市场、重点村开展了宣传活动。《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发布后,11月份组织了第二次大范围的宣传活动,为顺利开展盐政执法工作打下了基础。一年来,盐政执法人员采取堵、截、查等方式,严厉打击盐业违法活动,有效地维护了全市盐业市场秩序,1994年共查处盐业违法案件57起,查获私盐544.5吨,罚款29716元。
1994年,市盐务局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工作重点,由市盐务局创办的海晶实业公司和北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海晶实业公司,其下属商贸公司、农药厂、腊杆厂,销售收入分别为60.7万元、93.5万元和8万元,利润分别是27.22万元、27万元和3万元。市盐业公司与南京大学、胜利石油管理局实业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螺旋藻工厂化养殖,6月18日成立了“北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380万元,建成了2万平方米净水面养殖池,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基地,自8月14日开始生产,共产藻粉10.56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64.3万元,销售藻粉11.52吨,实现销售收入187.78万元,创利税70万元。北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参加了青岛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及山东省第三届发明协会评为优秀新产品奖,产品供不应求,分别销往德国、意大利、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94年12月28日,北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山东省科委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
经省科委批准立项的市盐田生物净化卤水和防渗技术试验研究项目,于1994年9月22日通过省级鉴定,实现了盐田生物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解决了盐田大量渗漏卤水的难题。
1994年,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产品质量工作,全市共计组织撰写论文15篇,其中5篇选登在《山东盐业》上。1994年,东营市盐业公司被评为山东一轻系统“双文明优秀企业”。东营市海晶实业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盐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广饶盐场继续保留“山东省盐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广饶盐场、河口区新户乡第二盐场、积极采用“死碴池板、活碴结晶、塑膜苫盖”新工艺,加强企业正规化管理,受到省盐务局通报表扬。
(田居光)

[广饶县洗精盐厂被确定为食盐加碘定点单位] 1994年9月15日国家计委以计机轻[1994]1183号文,批准全国食盐加碘项目立项。全国总加碘盐的规模为819万吨,山东省加碘盐总规模为56万吨。根据山东省盐务局布点安排,广饶县洗精盐厂被确定为全国食盐加碘项目定点单位,项目名称为中国消除碘缺乏病食盐加碘项目山东省广饶县洗精盐厂加碘盐子项目,要求于1996年底建成加碘盐规模5万吨,机械小包装规模2.4万吨,项目总投资538.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7.84万元。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972万元,利税129.24万元,其中利润87.47万元,投资利税率24.02%,投资利润率16.26%。
(田居光)

[东营市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营市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东营市造纸厂)1994年造纸3.2万吨,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2700万元,其中利润1756万元,销售收入1.1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6%、29.4%、35%、46.3%和37.6%。公司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节约能源标兵企业、山东省百强企业和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中国活力综合评价500佳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东营市杰出企业家。
企业加大投入上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竞争实力。投资556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一是投资105万元对短长网1760生产线和250米/分长网纸机进行改造。二是增上200米/分1760长网纸机,扩大生产规模,纸机投入生产后,不仅使公司年生产能力增加了1万吨,而且每年可增加产值3800万元,利税1200万元。三是增上年产2.5万吨牛皮挂面箱板纸生产线及配套工程3000KW热电站项目。该项目投资5000万元,生产线从安装到投产只用了130天时间。牛皮挂面箱板纸生产线及配套项目热电站的投产运行,填补了东营市箱板纸生产空白,年增加生产能力2.5万吨,产值8000万元,每年发电2500万度,增收效益200万元。实施科技成果4项,其中省攻关项目静电复印纸、胶印微涂纸及省星火项目台历纸和高强瓦楞原纸顺利召开验收会,并得到了有关专家高度评价。静电复印纸、高强瓦楞原纸已经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声誉,牛皮挂面涂布箱板纸和芦苇制浆已分别列入国家星火项目和省攻关项目。

[信义集团兼并市啤酒厂] 市啤酒厂是市一轻系统较大的国营企业,有干部职工340多人。近几年,企业经济效益不佳,1994年1—10月份亏损131万元。身陷困境的市啤酒厂,冲破“国营企业”的思想禁锢,经广饶县委、县政府协调,“下嫁”乡镇企业——信义集团。信义集团兼并市啤酒厂后,一是建章定制,严格企业管理制度,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对干部、工人进行强化训练。二是投资800万元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三是强化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四是关心职工生活,补发了工人2个月的工资,补交了10个月的工人养老保险金,建起了职工食堂,为生产一线工人每餐补助5角钱,调动了职工搞好生产的积极性。被兼并后的市啤酒厂又现生机。
(杜兰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