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27&rec=88&run=13

【服务大局】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制
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意见13条,撰写调研报告18篇。细化出台12条服务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开展
打击非法集资型犯罪专项行动, 立查涉及此类案件579人,涉案总金额51亿元。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
罪专项工作, 立查此类案件89人。围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查办破坏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渎职犯罪案件8人;严厉
打击污染环境犯罪,批捕24人。围绕城乡建设内涵发展,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72人。围绕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起诉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嫌疑人34人。

2012年11月27日,全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派驻检察室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市检察院供稿)

【服务民生】与有关部门建立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长效机制,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放纵制售有毒有害食品
药品案件8人, 起诉生产销售“地沟油”“毒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嫌疑人12人。查办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系统职
务犯罪案件24人;批准逮捕侵害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犯罪嫌疑人85人;监督纠正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
纷等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4件,收到锦旗、牌匾43面。组织干警到乡村、农户、社区、企业、学校,听民声、解民难、化民
怨、暖民心,走访基层单位1500个,走访群众5000余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8个,资助困难群众款物30万元,帮扶困难学生84
人。 做好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办理刑事救助案件9件,发放刑事被害人救助金27万元。着力加强便民、利民工作措施。依托
派驻检察室,建立177个民生检察联络室,聘请556名民生检察联络员,畅通服务民生渠道,方便群众诉求表达。民生检察服务
热线办理民生事项3113件。坚持对危害公共利益犯罪、侵害民生民利犯罪和涉众型犯罪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对涉及老年
人、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的案件优先接待、优先办理,做到公益为重、民利为先。

【维护社会稳定】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把为十八大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176人, 起诉4088人,其中批准逮捕故意杀人、放火、绑架等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220人,起诉
276人。 制订重要会议期间信访维稳工作预案,开展“万人下基层”面对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月”等活动;
坚持检察长接访、带案下访巡访等制度,深化法律监督说理答疑、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工作,及时防范影响社会稳定的苗
头和隐患。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72件次(含集体访8件),检察长接访524人次,实现重要会议期间到省进京“零上访”目
标。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把惩治腐败的矛头指向阻碍政令畅通、影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侵害民生民利的大案要案。全
年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80人, 其中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3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47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8人,县级干部3人,
科级干部50人。 与11家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签署预防职务犯罪意见,联合105个单位集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活动,“珍
惜岗位, 远离职务犯罪”宣讲团走进党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讲60场次,受教育3万人。在15个重大工程项目中进行同
步预防, 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783次,对8个单位市场准入资格提出取消建议。深入研究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向党委、政
府和有关部门提出预防对策建议125条。

【诉讼监督】 加强立案监督,监督有关部门立案106件,纠正不应当立案而立案71件。加强侦查活动监督,依法决定追加逮捕
80人, 追加起诉189人,不批准逮捕702人,不起诉107人。加强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19件。
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 审核减刑、假释、保外就医5402人次,纠正刑罚执行和变更执行中的违法行为102件,办理被
监管人员又犯罪案件81件108人。 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立案163件,提出和提请省检察院抗诉102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8
件,法院再审改判、发回重审和调解结案48件,办理执行监督、调解监督、督促支持起诉案件87件,办理诉讼违法调查案件71
件,组织听证26次,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推进“三项建设”】年内,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工作向实处抓,重心往基层移”,以“三项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强基固
本工程, 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1.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回头看”活动,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进行全面梳理修订,新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制度35项,确保事事有规范、处处有遵循;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市、区县两级
检察院全部成立案件管理中心,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动态、全过程监督管理;推进办案工作区规范化建设,配齐同步录音录像等
专用设施,以抽签方式对周村区院、桓台县院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组织规范执法检查、案件质量评查等活动19
次, 提升执法规范化整体水平。2.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加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改造,推进专线网升级、扩容,建设查询监
管改造场所信息共享平台,升级改造淄博检察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加快推进派驻检察室四级专线网建设和远程视频讯问系统、
接访系统、 大要案侦查指挥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市院新建业务技术大楼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3.推
进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办案用房、技术用房建设,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议,
确立打造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建设思路,办案用房、技术用房明显改善。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专题向市委常委会汇报进一步
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意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该意见,有力推动了派驻检察室建设。

【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强化检察文
化建设。完善业务部门设立专职党支部副书记等制度。制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意见,推行双向约谈制度。市院党组成员到
基层调研80余次,帮助解决基层困难和问题。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党组会、检委会会前例行学习制度,规范党
组会、检委会议题程序,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施“素质工程”,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立合作机制,对业务部门干警分批
进行集中专题培训。 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428场次。制定加强司法考试工作意见,市、区县
两级检察院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意见和从基层检察院遴选干警意见,优化队伍结构。构建“大督察”工作格局,成立检务督察委
员会, 开展专题督察17次。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创新课题111项,其中29项课题在省检察院获奖。48项经验材料被最高检察院、
省检察院和市委转发,36个集体和58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王玉红司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