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8&rec=297&run=13

综合经济实力登上新台阶。 全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00.9亿元, 财政收入8358万元(老口径1.76亿元) , 分别比上年增长43%、27%和
29.5%。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大农业继续保持了在青岛市的优势地位。全市共完成农
业总产值18.8亿元,增长7.2%。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总产达48.3万吨,
是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大县;油料总产居
全国第10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居全国第64位,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
范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共完成产值82.1亿元,销售收入59.3亿
元,利税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6%、48%和33.4%。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完成技改投入2.5亿元,有7个工业项目列入国家专项;胶南化肥厂、青岛黄海海藻工
业公司、 青岛德维集团、青岛第一酿酒厂4个企业跨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行列。建筑
安装发展迅速,产值、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34%。外向型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引
进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以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在青岛市居领先地位,特别是浮法玻璃
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韩国庆尚南道工业园落户胶南,标志着在引进大财团、大项目上取
得了实质性进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活跃,全市完成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20.3亿元,增
长27.9%。 第三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9%和63.6%。个体私营经济有了较快发
展, 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69万户, 私营企业发展到438家,分别比上年增长32.2%、
91.3%。 旅游业开始起步,琅琊台国家风景名胜区一期工程按期竣工并向游人开放;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大珠山风景区及海水浴场等旅游景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科技、教育等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1994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5
项,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34项,完成技改项目40项,为社会新增产值1.5亿元。教育事
业发展成就突出,“两基”工作获得国家教委认定,高考录取本科生是历史上最多的
一年。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得到发展,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
体活动健康活跃,为上级体育代表队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
成绩。医疗卫生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工作跨
入全国先进行列,被卫生部命名为“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市”。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计划生育率达到99.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18‰以内,年末总人口85.01万人。
民政、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继续保持了全省双拥模范市称号。
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道路建设实现较大突破,投
资8000万元的204国道南段铺筑沥青路面工程竣工通车, 改建了市区风河桥,有效地
改善了交通状况。投资1150万元用于电力、供水建设,完成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至
胶南110千伏双回路建设工程和一水厂扩建工程,程控电话交换机达到1.2万多门。城
市规划、建设、管理再上新水平,获得了省齐鲁杯城市“三上”活动里程奖,被评为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
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生活水平进一
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20元,生活费支出267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4.7%和31.3%。 农民人均纯收入1662元,生活费支出141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6%
和3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5亿元,比
年初增加3.3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