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90&run=13

全年共收到各类信息26418条,采用3900条。编发各类信息刊物814期,其中供市
领导参阅的《每日信息》300期,领导批示266期,批示率88.67%,质量明显提高,信
息准确率达到100%。 上报国务院办公厅信息采用率为31.2%,上报省政府办公厅信息
采用率为40%。 同时,完善和强化了各项制度,尤其是市政府领导批示办理情况反馈
制度。 1990年,市政府领导批示办结率98%。年内调试开通了市政府系统计算机远程
传输网络,建立了16个远程工作站。市政府通信专网正在调试中。计算机远程通信走
在了全国前列。 1990年,采取各种形式为14个基层单位培训信息员256名,其中为市
直和县市区政府办公室代培信息员21名。
1990年信息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在城建、工交、工商、财贸、金融等系统
新增基层联系点60余处,形成了敏感和热点部位都有点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网络。
一年来, 基层联系点报送信息2000余条,其中60%是反映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的新
情况,有的还被省府、国办采用。全市政府系统信息网络联系点已发展到2150处。二
是狠抓了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采取点面结合、分头指导办法,为基层培训信息员
256人次, 通过培训,基层信息员的信息意识和业务工作能力有明显提高。三是专职
信息员队伍有较大发展。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呼吁各级领
导重视信息工作;一方面通过信息渠道积极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以此来影响各级领导
对信息工作的重视, 这一工作已取得成效。 全市政府系统专职信息员队伍已发展到
320人。
2、 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功能有较大提高。一是抓住了重点,针对1990年全市小学
生入学量达到历史最高年份,而青岛市又面临校舍严重不足的问题,抓住重点,及时
推出了市北区政府在解决小学生入学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一条信息引起了市
政府领导的重视,批示各区政府要借鉴市北区的做法,尽快落实各项解决措施。之后,
重点加强了反馈和督促检查,对各区办理情况及效果逐一在《每日信息》上做了重点
连续报道。从而使小学入学难问题得到解决。二是搞好超前服务。1990年,有针对性
地加强了超前信息的开发工作。 5月份,在夏季到来之前,针对全市茶炉网点少,群
众喝开水困难的实际情况,编发了反映这方面问题的信息,俞正声市长当即批示要尽
快解决,各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作为硬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据统计,全
年市区茶炉网点达320处, 其中新增茶炉网点150处,增长88.2%,大大缓解了群众夏
季喝开水难问题。三是对重大问题实行跟踪报道。11月中旬,青岛市压缩行业平价粮
油销售政策出台后,针对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及由此而引起的市场变化,进行了一个星
期的连续跟踪报道,为市政府领导及时掌握并解决压销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供
了准确的决策依据。四是深入基层抓难点,扎扎实实办实事。1990年,坚持不定期地
走出去,根据信息线索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帮助呼吁解决实际困难,改变了单纯坐在
机关编信息的被动工作状况,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上报国办的信息质量明显提高。
在搞好为同级领导服务的同时,突出了上报国办的信息工作,全年被国务院办公厅采
用信息34条,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其中6月上报国办的“津航浚102船的沉船事故”
信息,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视,并对此做了重要批示。
3、 信息管理、传输现代化手段有较大改善。一是完成了政府系统通信专网系统
的各项筹建工作。汇接台等主要设备安装完毕,通住7县(市、区)的(PCM)通信专
线已完成租线和调试工作。二是建成了省政府信息、公文计算机传输青岛远程站,并
已于11月中旬开通。三是组建了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公文计算机远程传输网络,市政
府主控制系统已与12个县(市)、区及部分市直单位远程工作站并网,经过近一个月
的试开通,运行状况良好。各项数据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这套系统从设计安装调
试培训开通, 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成为全国政府系统第一家计算机与县(市)区全
部并网的市。四是培训了一批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操作人员,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
员,在黄岛区举办了计算机远程传输培训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训人员已全部上
机独立工作,有的还达到了相当水平。
(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