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广播电视事业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78&run=13

无线广播: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有4套节目播出(中波3套、调频立体声1套),全
年播出24370.3小时,停播率1秒/百小时。全年制作采用节目各1443.35小时。技术部
门建成了3.2米卫星地面站1座,明显改善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信号质量,完成
了将转播录音车改装成实况转播车的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为青岛广播电台增加了
现场直播的手段。 研制成功录音、播出遥控器并投入试运行。完善了“3C-NES新闻
编辑与管理微机网络系统”功能。第一,完成了广播专题新闻编辑与微机管理系统,
并于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第二,完成了广播新闻编辑与微机管理系统的版本升级与
商品化工作; 第三,完成了电视新闻编辑与微机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1991年1月即
可正式使用;第四,完成了新闻稿件中远程电话线路的高速数字通讯试验。
电视广播:共有4个频道的节目播出,全年播出31967小时,停播率3.3秒/百小时,
比上年减少17.4秒,全年制作、采用节目各为524小时和536小时。技术部门高质量地
开通了青岛至胶州双向8GHz微波工程,将青岛电视台节目送到了胶州市。并完成了青
岛至胶南8GHz微波设计、设备购置、青岛站的装机任务。技术人员排除了电视发射台
分米波机房设备若干软件故障和隐患,较彻底地解决了分米波发射机工作不稳定的问
题,大大降低了停播率,保证了中央二台和省台节目的优质播出。成立了局铁塔工程
处,完成了广播电视发射塔方案的征集、考察和论证工作。建成了青岛广播电视科研
所,并开展了科研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农村有线广播: 全市有平度、崂山、胶南、胶州、即墨、莱西、黄岛7座广播电
台和沧口区1座广播站,160个乡镇广播站,5382个村广播室。5843个村通广播,通播
率%.1%,喇叭入户率78.8%。县(市、区)至乡、镇广播专线1342.1杆/公里,乡以下
广播专线7023.1杆/公里,共有广播机5936架,比1989年增加856架,总功率714.32千
瓦。
广播电视宣传:1.努力办好新闻节目,搞好舆论导向。1990年广播电视宣传坚持
了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抓好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报道。其特点是指导思想明确,
紧紧围绕稳定形势,发展经济,党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报道。在
宣传中始终坚持稳定、鼓劲的基调,用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青岛市重点工程
建设情况以及1990年市政府确定的11件大事进展情况,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同时
注意把握了弘扬正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 搞好正面报道。 两台新开辟了
《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九十年代第一春》、《凡人风采》等栏目。通过这些宣传
报道,对促进青岛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稳定起到积级的作用。
2. 加强了对外宣传, 扩大了节目交流范围。1990年两台向中央级新闻单位发稿
200多件,被采用180多件。积极向其他兄弟台发稿,建立越来越广泛的信息交流协作,
发稿量达3500多件次,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影响。由于稿片角度新、质量较高,1990年
在全国和省级新闻单位评比获奖的有20个次。
3.调整改进新闻节目,发挥新闻的多功能作用,增加了信息量,增强了时效性和
宣传性效果。两台新闻节目在1990年均做了调整和改进。电台推出了以正点新闻为中
心的节目改革新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编辑与管理微机网络系统”
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大幅度增加新闻的信息量和播出次数。全天共播出新闻
11次, 比原来增加4次,全年新闻节目播出的时间由原来的365小时10分增至660小时
40分, 增加了80%。电视台在注重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改进原来节目较单一的模
式,还开辟了专访节目。
1990年底,青岛市广播电视系统共有职工854人,其中编采人员221人,播音员45
人,文艺人员28人,技术人员2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