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46&run=13

1990年共实施课题134个, 比上年增加10%,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5个,子
专题4个, 海洋局指令性课题1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个,海洋局科技发展基
金4个,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测绘科技发展基金子课题1个,“联合计划”项目9
个, 所管课题10个,横向科技开发服务项目56个。按计划完成进度指标的有130个项
目,占项目总数的97%;已经结题和基本结题的有50个,占应结束课题的93%。
该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6个专题和参加的4个课题,都圆满
完成了合同规定任务,并于年底顺利通过鉴定和验收,其中第76项的“海洋环境要素
波谱与信息研究”的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考核目标。微波散射测
量数据库0的湿度效应与算法模式、 切变波、中尺度涡和内波遥感与理论模式以及海
水悬浮沙与叶绿素遥感算法等主要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
过“海面油溢量估算与鉴别航空遥感技术研究” ,使油溢量估算误差达到20~30%,
达到并超过了攻关目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激
光荧光法鉴别油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三维图谱研究、油种识别等内容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直接应用价值。在“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对风的响
应”研究中,分别建立了赤道太平洋区简化的线性正压和斜压模式,探讨了正压和斜
压热带海洋的海流、混合层深度和水位的变化过程,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中国海温跃层数值预报方法研究” ,提出了3个水温垂直预报模式,填补了中
国浅海温跃层数值预报方法研究的空白。“我国近海环流与大洋环流的关系、中国海
的海洋和大气特征与ENSO的关系”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某些内容填补了国
内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第75项的“对虾病害防治技术”
专题的研究成果,首次报告了中国北方地区养殖对虾的病毒病流行情况,中国对虾肝
胰脏细小病毒样病毒纯化技术, 免疫血清学早期诊断SPA法应用干对虾病毒症诊断在
国内外为首次,该两项研究皆达到国际对虾病毒研究的先进水平。提出的生态防病及
药物防治措施在生产中应用,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在执行国家海洋局指令性任务中,已顺利完成“中美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研究”
第八航次的海上调查,年内撰写论文15篇:“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完成了夏、冬
两个航次的海上调查,提交论文27篇,并编辑了黑朝论文集第四集;“浅海生态系统
研究”课题完成1~5月份逐月生态理化环境因子海上调查及增养殖对象生态阀值测定,
进行了研究海区动物和植物生产过程、生态系中物质传递、能量分配与消耗等测定和
估算。
年内计划的各种科学基金34个课题, 均按年度指标完成,其中有6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课题按设计目标完成研究任务,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又新获准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7项,山东省科学基金2项。
1990年该所新招研究生5名, 毕业5名,在读研究生18名,选送出国进修5名。执
行国际间合作项目4个, 先后派出63人参加国际合作调查,23人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5篇,接待78人次的国外专家到所作合作研究、讲学和学术交流,
作学术报告56次,参加听讲800多人次。
年内共完成专题报告117个, 提交论文209篇,已发表187篇,其中在学报级刊物
上发表44篇, 国外刊物上发表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21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
上交流30篇, 发表在中级刊物上有90篇。该所所刊《黄渤海海洋》出版4期,刊出论
文40篇。 年内组织审报科技成果奖34项,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
奖2项,三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有8篇论文获青岛市优秀论文奖。
建筑面积为6219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大楼已于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