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20&run=13

1.体育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全市中小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下达的《体育教学
大纲》,严格按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实施教学,从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
点出发,采用了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校每
周每班开设2节以上的体育课, 实行了男、女生分班教学,每堂课规定了一定的练习
密度和负荷量指标。针对青岛实际,把田径、足球等项目列为体育教学的重点。为促
进体育教学,全市每2年举行1次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评选活动;每2年举行1次体育教学
论文评选活动。
2.群众性体育活动扎实开展。各校建立健全了体育竞赛制度,坚持经常性和群众
性、 因校制宜和小型多样的原则,学校每年举办春季、秋季2次学生田径运动会,基
本保证了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 每周2-3次课外体育活动,天天做广播操。
为检验各校学生群众体育活动情况, 每年3月,市教育局、市体委联合举办青岛市市
属中学班级团休三项健康杯比赛, 各市、 区也都相应举行这种比赛,1990年,各市
(区)中小学体育达标率为95%。
3.课余训练逐步实现正规化,各学校普遍建立了一支田径队和其他项目的训练队,
每周保证3-4次业余训练,每次训练1-2小时。并保证在假期进行系统的训练。在业
余训练中,学校注重了学生运动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了对运动员的思想教
育和对运动队伍的管理,并建立了各种训练制度和运动员档案资料。
4. 运动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市教育局和市体委每年举办1次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
会,连续2年举办市长杯足球赛,每年举办1次五项联赛《田径、足球、兰排球、举重、
游泳),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1990年在青岛25中举行
的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山东队有16人参赛,其中青岛运动员占10人,共荣获金牌
12枚,为山东队荣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性比赛中,青岛中学生多次代表中国中学生参赛,1990年在比利时第九届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获金牌2枚;为祖国,为青岛争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