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小学教育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13&run=13

中小学德育工 作已初步形成目标层次化、 内容系列化、渠道网络化、管理制度
化、考核标准化、评估科学化的新格局。各级政府普遍成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机构,
各中小学普遍建立和完善了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学校党支部在德育工作中充分
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 市教育局先后制定了《青岛市中等学校德育工作条例》等5项
制度,举办了3期35岁以下青年班主任培训班,共有500余人参加了培训。1990年成立
了青岛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制订了《青岛市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划》,举办了首届中小
学艺术节,93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艺术节活动。1990年市教育局制订了《各科教学德育
要点及教学建议》各中小学都开展了军民、警民共建活动,实行厂校、街校挂钩,市
区中小学普及了家长学校。市政府有关部门还确定了44个大中企业为中小学生市级社
会实践教育基地。全市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000多人,优秀班集体、先进团
支部200多个;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45个,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600多名。1990年在
校中小学生犯罪率为万分之零点六五,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较低水平。
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七五”期间全市幼儿教育迅速发展,
正在形成国家、 集体、 个人办园的新格局。1990年全市有幼儿园4782处,在园幼儿
22.6万人,分别比1985年增长49.3%和77.7%。全市城乡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
上。特殊教育基本形成市办盲校、县办聋校、市内五区办弱智学校,乡镇办辅读班,
农村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网络。 学校数已由1985年的5所增加到1990年的12
所, 在校生由1985年的386人增加到1990年的1200余人,分别增长140%和211%。青岛
盲校和青岛聋哑学校增设了职业中专班和初中班。初等义务教育已在全市依法宣布实
施, 农村地区已有122处乡镇和办事处经各市(区)政府检查认可宣布实现了初等义
务教育。1990年全市有小学2532所,在校学生63.2万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
率、升学率分别达到99.84%、99.26%、99.65%和92%,分别比1985年提高0.46、2.02、
2.27和11.1个百分点。市区已普及初中教育,农村初中学生入学率逐年提高,有72处
乡镇和办事处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90年全市有初中学校444所(含职业初中),
在校学生25.6万人,比1985年增加1.6万人,199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3%。普通
高中办学规模得到控制,学校数由1985年的84所减少到1990年的66所,在校生由1985
年的5.2万人减少到1990年的4.6万人,减少12.3%;招生数由1985年的1.8万余人减少
到1990年的1.5万余人。五年累计,全市共培养大、中专生17797人;向各类高校输送
合格新生23224人,比六五期间增长51%。全市中小学,先后在试用普教新教材、弱智
儿童随班就读。目标教学试验和德育专题实验等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果。城市小学取
消了升学考试,实行了毕业会考,就近划片入学、薄弱初中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大面
积提高。1990年输送大中专新生5549人,是历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年。全市中小学生有
422人(次)在国家和省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从1985年到1990年,全市城乡国拨教育
事业经费平均每年递增133.5%, 1990年达到1.5亿元, 城乡教育费附加1990年达到
1.04亿元, 1990年全市勤工俭学纯收入6500万元, 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部分达
1700余万元,同期国家拨款以外的教育经费共筹措1.76亿元,国拨经费同其他筹措经
费比例由1985年的1: 0.71提高到1990年的1: 1.18。1990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达到
83.10元, 中学达到214.6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18.7%、75.9%,初步形成了以国家
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格局。教育投入的增长使全市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青岛师专移址新建后,招生能力由每年350人提高到650人。教育学院已拥有7800平方
米的新教学楼。 农村民办中小学校舍改造已基本完成并达到省定标准。全市已有6个
市(区)的城镇中小学校舍的改造实现了“五达标”,通过省级验收。据统计,“七
五” 期间全市中小学校舍改造共完成投资28560万元,改扩建校舍87.7万平方米,其
中市区投资4200余万元,改、扩建校舍13.8万平方米。教师住房由1985年的人均居住
面积4.89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5.95平方米。 全市所有中学和54%的小学有实验室和
仪器室,已配备理科教学仪器价值1441.55万元、电教设备器材价值1533.56万元、音
体美器材价值1524.05万元, 图书553.76万册,53处中小学建立了电算机室,30多处
中小学建立了语音室。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1990年全市有小学专任教师31481人(含民办教师),
初中专任教师17307人(含民办教师) ,高中专任教师6093人。各师范学校生均教育
事业费由1985年的不足700元提高到1990年的1189.19元。在招生方面,通过增设短线
急需专业和实行定向招生、区域招生、招收民师生等措施,保证了基础教育师资的急
需。五年来,全市共培养初中师资2000余人,小学和幼儿师资6067人。师资培训工作
有了较大发展, 五年来全市共培训小学教师9054人,中学教师13000余人,使专任教
师学历达标率小学由1985年的61.25%提高到1990年的85.2%, 初中 (职业初中) 由
1985年的18.1%提高到1990年的52.65%, 高中(职业高中) 由1985年的29.8%提高到
1990年的36.4%。 1990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以师德教育为重
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市教育局制订颁布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市
评出特级教师14名, 中小学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有101篇获国家和省级奖励。各级教
育部门有计划地培训学校干部, 到1990年,全市举办各类干训班21期,培训干部739
人,利用各种短训班培训干部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