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04&run=13

1990年,青岛大学教职工总数达851人,其中校本部742人。校本部各类人员的分
布情况是: 专任教师、 科研人员354人,占48%;教辅人员120人,占16%;机关干部
173人,占23%;工勤人员100人,占13%。各类人员分布大致接近国家所规定比例,教
师队伍的年龄和职称结构基本上合理。 1990年毕业生528人, 其中本科171人,专科
357人;招生741人,其中本科446人,专科295人。在校学生1894人,其中本科1414人,
专科480人。
青岛大学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设了思想品德课,以增
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而且发动全校教职工关心和主动去做思想政治工
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还特别注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
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了解国情省情和市情,了解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提高
思想觉悟。
1990年,青岛大学在深化教育改革,体现“突出外向,强调应用”的办学特色,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是优化专业结构,逐步调整专业方向,使
专业培养方向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经过调整,逐步形成以“外”
字为中心的应用文科和经贸类的专业群体,对发展交叉新学科和保证全校教学质量有
重要意义的应用理科群体,以及社会人才需求面大而广的机电类为主的工科专业群体。
二是合理调整知识结构。学校加强外语教学,增加外语教学比重;加强计算机教学,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多开选修科,实现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
是适应社会需要,多种形式办学。青岛大学有夜大在校生502人,函授生285人;专业
证书班14个专业18个班,在校生1360人。1990年,青岛大掌被青岛市人民政府评为横
向经济联合先进单位。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 青岛大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90年安排科研项目155
项,其中理工科64项,文科91项。青岛大学一些科研成果如“气敏元件特性测试仪”、
“光栅测微传感器”、“辣椒红色素与辣椒精分离技术”等已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收到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0年,青岛市对青岛大学基建投资620万元。400米跑道的标准体育场竣工投入
使用,18302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抓紧内外装修。
青岛大学适应青岛市开放的新形势,广泛开展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1990年,聘
请外籍教师6人; 邀请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接待外国来访
代表团10个,70余人;在校长期留学生7人,短期外国留学生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