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大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603&run=13

1990年该校设有3个学院、 14个系、44个专业,是全国海洋学科最多并集中在一
起的一所大学,其中本科专业有物理海洋学、天气动力学、物理学、海洋物理学、电
子学与信息系统、化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勘查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
质、海洋生物学、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海水养殖、淡水渔业、食品工程、渔业工程、
渔业资源与管理、应用数学、经济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机械设计及制造、港口及航
道工程、工业自动化、英语、马克思主义基础;专科专业有生物学、地理学、化学、
应用电子学、微机技术及应用、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场
营销、公共关系、计算机及应用、水产养殖、自动控制、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专门
用途英语(国际贸易)、中外文秘书、政治思想教育、国际经济等。学校还设有夜大
学、函授部及各种形式的专业证书班、进修班、短训班等。1990年在册学生6千余人。
共毕业研究生71人,本专科生1095名。
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0
年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1个、学士学位授予点
25个。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1个。学校定期出版《青岛海洋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高教论坛》。
该校设有物理海洋研究所、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生物材
料研究所、水产增养殖研究所,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工业水回收技术研究所、矿
物资源研究所、海洋仪器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室等研究机构,还设有电教中心、计
算中心、 测试中心,有192名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海洋环境
调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仪器研制和直接为生产、国防服务等方面取得一批科
研成果。 1990年共计获国家、部委省级奖22项,地市级奖2项。“七·五”期间共获
奖105项,是“六·五”期间的近3倍。在获奖项目中,“宽视角水下激光电视”获国
家发明三等奖;“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港口工程
技术规范——海港水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浅海风暴潮动力机制及其预报方法”
和“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输运过程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海洋药物与食
品研究所研制的新药“PSS” 获南斯拉夫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金牌奖,为国家争得了
荣誉。 1990年完成“七·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专题7个,全部为世界先进水平,其
中6项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有20个“七·五”项目攻关子课题均通过国家有关部
门验收。 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上,该校3位
教授获“科技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物理海洋研究所获先进集体称号,文圣常等22
名有40年教龄的教授被授予《荣誉证书》。
该校1990年有教学、科学和实验技术人员1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及其它高级
职称的科技人员共计323人。 学校十分重视对数师的培养提高,积极地开展国内国际
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该校拥有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制造的2500吨级“东方红”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各
专业共有实验室90个。其中物理海洋实验室1990年评为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图书馆
藏书60万册,中外期刊近2000种。
1990年,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和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其它改革,组织专家
对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培养拨尖人才,进一步优化了专业结构,调整了专业方向,
加强了考试纪律,实行优胜劣汰,以及在毕业分配中实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
等等。这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端正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收到了
积极的,明显的效果。1990年在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以总
平均88.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前茅。
该校1990年完成“七五”基建投资3626.62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9547平方米,其
中教工住宅和学生宿舍37377平方米。 该校的分校建设已初具规模, 主体建筑已于
1990年底峻工。
(海大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