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支持发展出口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95&run=13

1.1990年, 青岛市出口生产所需原材料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占全市出口1/4的青
岛纺织生产用棉缺口较大。为了确保外贸出口不滑坡,市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十
几次到北京, 向国家有关部门联系进口棉花164万吨,维持了青岛纺织工业的正常生
产, 保证了出口创汇。1990年全市共办理进料加工合同249份,进口了棉花、废钢、
钢材等原材料, 缓解了一大批企业出口生产用原材料不足的困难, 加工后出口创汇
9682万美元。 经贸部门还十分重视抓好创汇农业的发展,1990年共向农村投放5.8万
吨化肥,1.3万吨柴油,支援创汇农业生产。胶南市进出口公司为搞好农副产品加工,
免费为乡镇、村举办对虾养殖和干竽、草编加工培训班,并针对农副产品的特点,广
设收购网点,方便群众交售。平度市进出口公司为调动农民养鸡的积极性,向农民赊
销雏鸡饲料并组建了由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肉食鸡生产体系,使肉食鸡成为当
地创汇的一个骨干商品。 1990年市郊7个市区共完成出口商品收购额13.2亿元,比上
年增长28.62%。其中,即墨市突破亿元,创县级市出口商品收购历史最高水平。
2.多方寻找外销门路,带动出口商品生产。青岛市及市郊市(区)两级外贸公司
积极帮助生产企业解决产品销售的难题,打开外销渠道,多方搜售信息,寻找客户,
争取把更多的产品推到国际市场上去。近几年国内压缩基本建设,使水泥出现了滞销,
市五矿机械进出口公司经过多次与外商联系,并积极争取国家的出口计划,在前两年
没有出口的情况下,1990年出口达8万吨,创汇320万美元。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通
过新加坡客商向苏联、东欧国家转口冻猪肉和冻牛肉,共出口8000吨,创汇1200万美
元。
3.加强基地建设和自属企业建设。1990年,青岛市共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轻纺发
展基金和基地外汇280万元;在贸工农基地技改招标中中标3个项目,325万元;有5家
乡镇企业被经贸部、农业部、国家计委确定为贸工农基地企业。市及市郊市(区)两
级外贸公司还加强了自属生产加工企业的建设,新上了抽纱、种鸡厂、冷库等生产加
工企业。全市外贸系统自属生产企业累计达28家,为稳定货源、增强出口后劲发挥了
重要作用。 如即墨市外贸自属企业已发展到5家,供货额2800万元,占即墨市外贸供
货总额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