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外销市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94&run=13

1.“两增、两压、两开发”。1990年,青岛市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情况,抓住
1989年底汇率较大幅度下调和内外销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主要采取了“两增、两压、两开发”的工作措施,即增加换汇成本低的商品和机电产
品出口;压缩换汇成本高的和计划外对苏东记帐贸易出口;开发新的出口商品和出口
市场。全市各外贸、工贸企业对一部分高亏的出口商品,在保持一定的总体创汇规模
和必要的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压缩和限制出口,共压缩高亏出口商品33
种,2370万美元。同时,抓住一些商品销路畅旺且换汇成本合算的时机,积极对外成
交,全力组织出口,共增加电视机、服装、抽纱等出口商品90种,4000万美元。还充
分利用青岛生产、 科研、资源的优势和港口条件,组织开发新的出口商品120种,出
口额1700万美元。
2.加强推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1990年。青岛市确立了巩固传统市场,发展远
洋市场,开拓南朝鲜、台湾市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抓好各种出口商品展销会的出
口成交,在青岛小交会和春、秋两届广交会上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组织出
国团组进行推销,并且还在美国、新加坡建立了推销点,全面深入地考察市场,密切
同客户的联系,扩大出口创汇。1990年,青岛市自营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3个,比
1989年增加7个。 出口额增长幅度较大的有南朝鲜、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
大、 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32.7%,达3140万美元;对
南朝鲜出口增长3.9倍,达1106万美元。
3. 在1990年春、秋两届广交会上累计出口成交达2.4亿美元。青岛市代表团共接
洽客商8000人次,签订出口合同2118份,成交额2.43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6.8%。其
中,外贸专业公司成交1.20亿美元,占成交总额48.66%;工贸公司成交7435万美元,
占30.61%;自营进出口企业和地方外贸公司成交4809万美元,占20.73%。按国别地区
分,港澳9544万美元,占成交总额的39.32%;美国、加拿大2442万美元,占10.06%;
日本2110万美元,占8.69%;台湾178万美元,占0.73%;南朝鲜118万美元,占0.49%;
其他国家和地区9882万美元,占40.71%。市五矿机械进出口公司在春交会上,针对某
国进口柴油机整机和散件税率相差悬殊的情况,扩大散件出口,并适当提高卖价,仅
这一个商品就成交180万美元。 秋交会上,市进出口公司以较低的价格从苏联进口沙
丁鱼,由青岛罐头食品厂加工,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联系新加坡客户全部包销,扩
大了出口,增加了两个外贸公司的经营收入,同时解决了一家工厂生产任务不足的困
难。
4.加强对外贸经营秩序的管理。为了维护青岛市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杜绝对内抬价抢购货源,对外低价竞销,1990年,青岛市重点加强了对三类商品的经
营管理,对一些国际市场销路较好,换汇成本合算,客易引起恶性竞争的石墨、雪条
棒等17种三类商品实行了市计划列名管理,明确划定主营单位和主营市场,对违反规
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进行了处理,使青岛市的外贸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同时,认真做
好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发放工作,加强出口合同管理,提高出口履约率,提高出口商
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