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72&run=13

一是农资科技服务形成体系。形成了拥有12处化验室、341处服务网点、588名技
术人员的市、县、乡三级农资科技服务网络,并已向村级延伸。在此基础上,供销社
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在小麦、花生、棉花、蔬菜、果品等作(植)物上全面推广了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在全市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的基地45个,建立示范田43.8万亩,
大田推广81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1990年5月,商业部农资局在青岛召开
了全国二十省市测土施肥现场会,会议利用三天时间考察了青岛五个市(区)的部分
“庄稼医院”和测土施肥示范田。商业部领导和各省与会代表对供销社的工作给予了
充分肯定。12月,由市供销社及农资公司系统组织实施的“配方施肥的农资系列化服
务”通过了市科委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二是果品产销服务摆脱被动局面,逐步走入
正规,。1990年,各市、区的重点产果区成立的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县、乡、村级产销
协会(合作社)已达55个,入会(社)果园12.8万亩。市、县果品公司和基层供销社
分工负责, 525名果品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对物资、技术、运销全面负责,初步形成
了以市、县果品公司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为基础的果品产销服务体系。三是农业科
技综合服务初见成效。各级供销社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不少县公司、基层社
设立了致富信息、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利用信息小报、门市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提供
科技服务、植保服务。“庄稼医院”、“植物诊所”经常向农民提供植物诊断、开方
配药、指导用药等服务。引进、推广优良种苗。胶州从美、日、法、荷兰等国引进的
蕃茄、马铃薯良种试种获得成功,转入推广阶段。胶南建立了红富士、新红星等优质
苗木繁育基地,为果农低价供应优质苗木,促进了果树品种改良。四是村镇企业服务
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市各基层供销社的“村镇企业产品经理部”利用遍布城乡
的经营网络,为村镇企业采购原料、推销产品,全年共为村镇企业采购原材物料总值
4005万元,推销产品51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