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业的新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61&run=13

1990年青岛市商业系统国营商业总购进完成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国营
商业总销售完成29.94亿元, 比上年增长9.5%。集体商业企业销售完成8.87亿元,比
上年增长11.4%。 社会商品零售额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饮食服务业营业额
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商办工业产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6.3%。
1990年,全市商业系统全年销售蔬菜12232万公斤,占社会上市量的58%,市蔬菜
公司零售额超过2.5亿元大关, 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了改善肉食市场供应,
增加了剥膘肉的生产,全年共计销售10052吨,比上年增长1倍多,占总销量的49.4%;
以3月份起扩大市区销售鲜猪肉的试点工作, 共销售鲜猪肉4698吨, 占总销售量的
23.5%。
饮食服务业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共推出各种精美名优菜点300多种,集
中了四大菜系的风味特色,繁荣活跃了饮食服务市场。
商办工业克服市场疲软、资金紧缺、压销行业平价粮油政策等带来的不利因素,
保持了持续、 稳定的增长。全年技术改造提资完成834万元,落实技改项目13项。完
成科研项目5项,落实科技开发贷款105万元。获得商业部技术进步二、三、四等奖各
1个,省商业厅技术进步奖3个。开发新产品78种。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0%以上。
全年产品销售收入达64900万元, 比上年增长18.95%。市区商办工厂投放市场各类冷
食品6557万支(杯) ,占全市上市量的65%,品种达69个,其中新品种20余个。生产
肉制品3272吨,比上年增长16.7%。
1990年, 商业系统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地产品收购,争取银行启动资金贷款1.1亿
元, 帮助工业企业解决原材料6357吨, 增加新产品20种47个规格,收购地产工业品
7.9亿元, 较上年增长9.3%。各级批发公司大力开拓市场,积极组织推销,共开供应
会、 补货会、展销会219次,销货额1.74亿元。各县(市、区)商业部门大力组织工
业品下乡, 共送货10984人次,送货额达1.18亿元。下设网点55处,较上年增加了13
处,销货4976万元。各零售单位,利用节日等有利时机举办专项或综合商品展销活动
达460次,销售额达5780万元。
1990年全市商业系统外经工作有了新发展。 新建合资企业4家(青岛世界眼镜有
限公司、青岛华丰有限公司、青岛永丰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千力化学纤维有限公司),
总投资额折人民币1570万元,其中中方占55.6%,外方占44.4%。14家商办工业企业出
口产品交货值5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05万美元,自营出口
企业创汇49.3万美元,非贸易创汇1580.5万美元。青岛饮食服务机械厂研制生产的商
业系统首批出口机械产品——离心机和烘干机,销往东南亚、美国、西欧等国家和地
区,计52台,创汇17.9万美元,为商办工业机械产品出口探索了路子。
1990年商业盈利企业共实现利税1.63亿元, 比上年减少5129万元, 下降幅度
23.94%(其中国营盈利企业实现利锐1.02亿元,下降29.65%),实现利润6148万元,
下降38.02%。 下降的主要因素是:(1)批发企业销售毛利率降低。国营商业企业毛
利率7.41%,较上年8.75%下降1.3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15.31%,减少利润3900万元;
(2) 资金拖欠严重,周转慢,利息、费用支出增加1000多万元。年末结算资金占用
4.79亿元, 较上年增加1.07亿元, 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由上年的39.23%上升为
45.34%; (3)市场变化快,单位适应能力差,出现了亏损。青岛罐头食品厂、肉联
厂亏损额达1596万元,影响了全商业系统的经济效益。
1990年, 商业改革重点进行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8月,经市府批准将原
青岛市百货文化用品批发公司调整组建成青岛市百货商品批发公司和青岛市文化体育
用品批发公司,加强了专业经营和批零结合。对边远、偏僻、经济效益不高的15个小
企业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兼并。
1990年商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545万元。 重点抓了18600平方米的华联商厦工程
进度。 12月8日主体工程完成,比国家规定工期提前192天。12000平方米的四方旅社
配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国货公司27500平方米改造工程立项工作,正抓紧设计,组
织动迁。已建成的东方饭店、工贸中心宾馆通过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和开拓经营,取
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