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科技兴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52&run=13

1.农机培训工作。1990年,全市7处县级农机化学校,5年纳入了成人教育管理渠
道,4处达到农业部颁发的“四有”标准。1990年即墨等6处农机化学校共购置教练车、
各种新式农机具、 声像电化教具226台件, 各种图书资料4126套(册) ,总投资达
16.2万元, 培训规模达到1000人。 1990年,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3150人,管理干部
251人,各种农机手24695人。
2.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七五”期间,全市农机部门推广小麦机械半精量播种
332万亩, 玉米机械套种34万亩,小麦机械收获719万亩,化肥机械深施109万亩,仅
以上四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累计可增产粮食4亿斤, 减少损失和降低成本5000万元,
节省工日550多万个。 1990年,各级农机部门围绕科技兴农总课题,大力推广机械工
程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紧密结合的“三播二深”新技术,即小麦精少量播种、旱田沟
播、 玉米机械套播、深耕和化肥深施。1990年全市完成机械深耕232万亩,化肥深施
40万亩,精少量播种93万亩,旱田沟播40.6万亩,玉米机械套种17.8万亩,玉米秸杆
还田5.8万亩。据实验测定,机械深耕30厘米以上,小麦、玉米增产10%以上,小麦精
少量播种,每亩可节种5至6公斤,增产40公斤以上。新式农机具研制成果可喜,各县
市(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究所共研制新机具6种,其中3种通过市级以上鉴定,
平度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RB-1型花生播种楼填补了全省空白,胶州市农机推广站研
制的4GL-1.4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填补了全国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