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畜牧业生产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417&run=13

1.畜禽存养量增加,周转加快。全市食粮畜禽稳定发展,食草畜禽发展较快。年
底大牲畜存栏达到43.52万头, 比1985年增加19.82万头,增长83.63,比1989年增加
4.51万头,增长11.56%,其中牛存栏达到36.14万头,比1985年增加20.43万头,增长
1.3倍, 比1989年增加4.59万头,增长14.55%;羊存栏达到34.8万只,比1985年增加
20.84万只, 增长1.5倍, 比1989年增加2.16万只, 增长6.6%; 生猪年底存栏达到
145.26万头, 比1985年减少23.84万头,减少14.1%,比1989年增加14.34万头,增长
10.95%,出栏达到157.42万头,与1985年持平,比1989年增加8.66万头,增长5.82%,
出栏率达到120.2%, 比198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比1989年提高6.7个百分点;家禽
生产在连续几年稳定的基础上,199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存养达到1757.1万只,
比1985年增加582.1万只, 增长49.54%,比1989年增加478.64万只,增长37.43%。肉
食鸡全年出栏达到753.22万只,创历史最好水平。
2. 畜禽产品产量提高,有效供给增加。全市肉类总产达到14.57万吨,比1985年
增加1.87万吨,增长14.7%,比1989年增加1.52万吨,增长1164%;蛋类总产达到9.95
万吨,比1985年增加4.55万吨,增长84.26%,比19889年增加2.14万吨,增长27.4%;
奶类总产达到5.59万吨,比1985年增加2.59万吨,增长86.33%,比1989年增加0.65万
吨, 增长13.16%。 全市人均畜禽产品的占有总量达到45.4公斤,比全省人均总量多
1.2公斤,其中人均肉类22公斤、蛋类15公斤、奶类8.4公斤,与1985年相比,肉类增
加0.7公斤、蛋类增加6公斤、奶类增加3.4公斤。
3.畜禽结构和产品结构有了新的变化。1990年,全市继续抓了畜牧业内部结构的
调整,促进了食草畜禽的迅速发展,初步改变了畜牧业结构。猪与牛羊比例由1985年
的84:15提高到73:34。牛羊肉和鸡肉在肉食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0.88%提高到16.65
%。
4. 畜牧业产值有所提高。1990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按1980年不
变价格计),比1985年增加0.8亿元,增长20.0%,比1989年增加0.28亿元,增长6.2%,
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19.02%,比1985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比1989年提高1.5个
百分点。
5.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1990年,4个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
(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存养瘦肉型猪36.15万头,比1989年增长85.96%,4个国
家奶山羊基地县(胶州、 胶南、 即墨、崂山)存养奶山羊13.4万只,比1989年增长
2.3%。胶南市的瘦肉型猪基地建设通过了省级验收,胶州市、胶南市还被农业部、财
政部评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先进县,荣获“金杯奖”。青岛市建设的畜牧业
生产基地达到41个,其中:肉牛基地乡镇3个,肉羊基地乡镇3个,良种绵羊基地乡镇
5个, 鲜蛋基地乡镇2个,鸡场22个,奶牛基地乡镇6个。1989年被列入青岛市政府10
件大事之一的两处大型蛋鸡场(北山蛋鸡场和尚家沟蛋鸡场)的扩建工程已于1990年
全部峻工,1990年底养鸡25万只。1990年,青岛市政府又将扩建市畜牧兽医站和五四
农场的两处10万只蛋鸡场,列入当年市政府11件大事之一,已于10月份完成鸡舍建设
任务,并开始养鸡。畜牧兽医基础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全市已建成良
种猪场3处,其中胶州市里岔黑猪原种场,被列入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良种羊场1处,
祖代鸡场3处, 父母代鸡场19处,县和乡镇级的家畜改良站49处。青岛市畜牧研究所
的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利研楼一期工程已峻工。
6.畜办直属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成效显著。畜办直属系统工牧业总产值达到2400
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比1989年增长44.5%,创历史最好水平,利税达到430
万元,比1989年增长108%。鲜奶、鲜蛋及乳制品产量均超过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北山
蛋鸡场,1990年向市区提供鲜蛋90万斤,比原计划65万斤超过25万斤,该场蛋鸡产蛋
期料蛋比为2.8-2.9: 1,饲养日产蛋率平均为73.39%,育雏成活率平均在96.14%,
这些指标均达到国内中等偏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