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八五”期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2&A=4&rec=339&run=13

市机械局在总结全市机械工业“七五”期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产业
政策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 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 分析、研究和讨论,认真制定了
“青岛市机械系统‘八五’期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并于1990年8月30日至9月1日,
邀请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政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部门,市各工
业局负责人, 并召集机械系统各企业的厂长共400多人, 举行了 “青岛市机械系统
‘八五’期间重点产品论证会”。中共青岛市委和青岛市政府的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
重视,郭松年书记、俞正声市长和秦家浩副市长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论证提出,在‘八五’期间,市机械工业系统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
导,以质量为主线,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以发展“一创三节两保证”产品为主攻
方向(即发展创汇产品;节汇、节能、节材产品;保证重大技术装备及基础零部件,
保证市场有效供给的机电产品),抓紧进行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促进技
术管理进步。其主攻方向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
攻成套,扩大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要组织企业积极发展能源、交通、通信、重
要原材料和农用工业所需的成套设备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的
“高技术、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先进装备和机电产品。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的产品共
17类90种。一是组织现有名、特、优产品上规模、上水平,通过技术改造,使中小汽
轮机、铸造机械、橡塑密封件、船舶、食品包装机械、钢球、压力容器、不间断电源、
电站辅机等9类40种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占一定优势的产品,提高技术档次及成套能力,
形成规模经济,实现并扩大出口创汇。二是通过内引外联、技术攻关,高起点地开发
高能压力机、环保机械、集装箱、高强度紧固件、通讯电缆、新型载重汽车、精密模
具、 出口橡塑机械等8类50种新产品,要形成合理经济规模,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增强发展后劲。与此同时,还要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主导,带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准备组建或完善铸造机械、汽轮机、锻压机械、密封件、电器设备、食品包装机械等
六个企业集团,建成铸造机械和电站设备辅机等两个全国性的成套生产基地。通过产
业结构的调整改组,把一部分“小而散”的企业聚合为相对集中与紧密联系的企业群
体,使行业的整体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以形成新的竞争能力和发展优势。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机械系统“八五”期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认真
地讨论,在肯定规划的同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会议之后,市机械局根据市委、
市政府领导的讲话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抓紧对规划进行了修改补充,并立即着手实
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次“八五”期间重点产品规划的制定和论证,必将对本市机
械工业在“八五”以至整个九十年代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