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4&rec=111&run=13

【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社科联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共45个,分政治、经济、哲学、文
史、 法学五大科类,共有会员约3万人。市社科联按照“突出重点深化理论研究,整合资源推进社科普
及,培育功能加强学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不断拓展新平台,打造新品牌,推出新亮点,先后获得全国
先进社科联和山东省先进社科联称号。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不断深入。全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
神,推动省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大局,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为主题的学术
年会,年会共提交论文30余篇,形成一些对科学决策有影响的思想、观点和建议。以主办、联办和承办
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庆祝建党90周年”座谈会等系列学术研讨活
动。 完成《小清河(济南段)文化保护与开发》《济南市农民工问题研究》2项市级社科规划课题,其
中《小清河(济南段)文化保护与开发》获优秀社科规划课题。牵头组织省市专家学者开展创新城市管
理社会调研,撰写《为人民管理城市——济南市创新城市管理的实践及启示》调研报告,在《求是》杂
志第5期刊发,《大众日报》全文转发。
2.着眼品牌,丰富内容,社科普及工作向纵深发展。社科普及周的集中宣传效应进一步凸显。开展
“宣传‘十二五’规划,助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科普及周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聚合作用进
一步增强。重点开展主题展览、义务咨询、主题讲座三大板块活动,省市多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形成
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参与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热潮。依托人文济南讲坛载体,先后组织《如何进行社
会管理创新》《济南休闲文化建设》《从媒体征婚看婚恋观的演变》等20多场报告,听众6000余人。在
天桥区设立“天保新居社科普及示范社区”,组织开展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协同省社科联为示范社区
赠送社科类图书数百册,及时将最新社科知识送到基层。
3.规范管理,致力发展,不断增强学会的生机活力。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理念,
切实加强基层学会的规范化管理建设。履行职责,认真做好社团日常管理,组织完成直属学会年检、学
会信息报送、审核及数据汇总。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按照程序顺利完成教育学会、软科学研究会、水产
发展与经营协会3个社团换届工作。 基层学会呈现出在发展中求规范,在规范中寻发展的良好局面。一
年来各学会组织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50余场次,科普展览30余场次,形成优秀调研成果20余篇,有
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4.完善制度,改进办法,圆满完成社科评奖工作。修改《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办法》,
评奖经费和奖金额度较之往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充实调整评委会,加大初评力度。经过评委的评
议, 最终评出获奖成果8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50项。本次获奖成果集中体现三个
特点:①覆盖面广。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党建、新闻、文学等众多领域。获奖者中既有高校专家
学者,也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这说明社科评奖工作正在形成一种多学科、全方位、多层次的格
局。②为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的获奖成果突出。选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十二五”规划、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研究、楼宇经济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占有相当的比例,部分研
究成果被党委政府批示、采纳。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获奖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研究济南城市品牌、文
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成果明显增多。出现了《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千佛山禅宗
现状调查及保护开发对策研究》《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博弈》等获奖成果。
(苑红)

【社科主题学术年会】12月2日,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为主题的学术年会。
学术研究的视域与济南发展实践的充分结合是年会的一个亮点。主题紧贴新形势下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
总体布局,对如何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与建构、文化的发展繁荣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
战略、济南筹办“十艺节”的文化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讨方向更加明确集中,研讨题目更具针对
性、时效性。年会共提交论文30余篇,形成对科学决策有影响的思想、观点和建议。(苑红)

【社会科学普及周】5月7日,举办以“宣传十二五规划,助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社科普及周活动。
省、市、县三级联动,聚合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开展三大板块活动:①主题展览。在章丘百脉泉广场
展出省市“十二五” 规划内容,图文并茂向公众详细解读今后5年省会经济社会发展脉络。②义务咨询
活动。 组织20多个省市学会、100多位专家学者设展位50余个,围绕择业就业、社保医保、心理健康、
疾病防控、金融理财等话题,与公众展开面对面交流,为公众解惑释疑。③主题讲座。邀请寿光市三元
朱村党支部书记“蔬菜大王”王乐义,为近千名基层乡村干部做主题报告,关注民生民情,积极推动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众日报》、《济南日报》、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参与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热潮。
(苑红)

济南市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

获奖等级作品单位作者

一等奖(5项)《齐地历史与济南文化》(专著)济南社科院张华松
《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济南大学张振鹏
《生育观念与制度建构互动研究》济南大学 陈岱云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因素与十二五矛盾克服》济南社科院崔巍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衡量标准及监测评价方法研究》济南大学朱孔来
二等奖(25项)《资源投入有效性研究》(专著)济南大学李光红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缺失及对策》济南市委党校孔祥敏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济南市委党校耿百峰
《论发挥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与中国工会的历史使命》济南市委党校张吉清
《中国转型期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的福利权问题研究》济南大学唐斌尧
《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1904—1937)》济南大学林吉玲
《魏晋时期琅邪颜氏家族文化研究》济南大学常昭
《村落精英与社区整合》济南大学龚晓洁丛晓峰赵宝爱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研究》济南市委党校刘晓钟
《青年人才目标定向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济南大学葛金田李成江
《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转移》济南市委党校翟芳玲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幸福问题》济南社科院王鲁宁
《济南市建设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研究报告》济南市委政研室张崇顺
《知识启蒙——〈东方杂志〉对近代启蒙思潮的贡献研究》济南职业学院汝艳红
《完善济南市社会救助体系研究》济南社科院朱冬梅
《济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济南大学冯素玲
《政党关系和谐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新境界》济南市委党校金刚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济南市财政局王毅
《从城乡割裂到城乡融合从分割发展到统筹发展》济南市委党校冯雷
《济南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济南市委党校吴学军
《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动态博弈》济南大学党红星
《企业家创业精神视角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济南大学赵薇
《略论罗伯特·基欧汉的“权力”思想》济南大学王力军
《城市转型背景下济南外事发展研究》济南市外办李敏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探析》济南市图书馆陈敏
三等奖(50项)(略)

(苑红)
【济南社会科学院】济南社会科学院以加快科研转型、建设新型智库为主题,以实施重大课题带动
战略为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
推进以科研为核心的各项工作。
1.重大课题研究取得新进展。以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确
定《济南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济南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研究》《济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
《济南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等重大课题,分别由1名院长牵头,整合全院科研资源,成立课题组,
实行集体调研攻关。 以研究所为集体科研平台,发挥团结协作优势,确定7项所重点课题;根据科研人
员的研究优势和特长,确定10项一般课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方面内容。①完成济
南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7项, 《基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济南在中国共
产党建党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 形势下政府职能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海归人才引进政策城际比较与发展环境研究》 《济南“十二五” 时期志愿服务的重点与突破研究》
《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济南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研究》《辛亥革命与济南的
社会变革》,并通过市社科规划办鉴定。②完成院重点课题的结项鉴定工作,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对14
项重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结集出版《济南城市发展研究》一书,院重大课题《济南筹办第十届中国艺
术节研究》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起草《中共济南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
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 , 并经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③在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加快科研转型,建设新型智库》,在全国社科院系统产生强烈反
响; 在《济南宣传工作》《泉城瞭望》上发表反映全院科研工作的文章10篇;编辑《济南社会科学》6
期、 《济南社会科学信息》7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工作信息交流。宣传信息调研工作获市委宣传部
表彰。④全年合计完成各类科研成果90项,有效科研工作量达150余万字。其中,6项科研成果获省市领
导肯定性批示,18项科研成果获省、市各类奖项,多名科研人员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接受了
新闻媒体采访。完成学术论文74篇,其中公开发表论文24篇、内刊发表论文44篇、参加省市正式学术会
议提交论文6篇; 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学术著作2部。完成省市社科规划课题、软科学课题、院年度
立项课题及上级领导交办和部门合作课题32项,其中16项2010年院重点课题和个人课题收入《济南城市
发展研究》一书,其他16项各类课题已经正式结题或通过鉴定。⑤全年有1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各类
奖项19项。 其中,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铁骑冲破万重关——中国重汽集团科学发展
之路》《经济周期波动、危机与管控实践及理论再研究》两项成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获省级学会学术年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
1项,省级部门奖2项,市级部门奖、征文奖6项。
2. 加强与全国各地方社科院之间的横向联系。4月20日,邀请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华作了题
为《科研转型与创新》 的学术报告。5月和11月,分别参加全国城市社科院第21次院长联席会议、第15
次全国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全国地方社科院行政后勤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智库功能”论坛,学习交
流借鉴各社科院的先进经验,提交题为《加快科研转型,建设新型智库》的大会经验交流材料。加强与
市直部门合作, 服务省会发展,受市政协委托,完成于2010年5月承担的省政协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济南文化通览》的初稿任务。科研人员参与部门调研活动,以其研究成果为省市
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大力发展城市外事、推动地方外事实现新突破》《强化“全域济南”理念、推动
城乡统筹发展》《关于济南筹办“十艺节”的总体思考与建议》《突出“五个转向”,推动我市住房保
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4篇调研报告,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转发给相关部门。3月,参加市
委研究室《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重大课题调研,得到市委、市政府主
要领导的批示, 被评为市委政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受市政府办公厅委托,完成《12345热线:社会管
理创新的济南模式》 ,总结提升12345热线的创新经验做法,向全国有力宣传和推介济南的群众工作。
10月18~19日,与山东社科院联合举办第三届山东省地方社科院科研联席会议,来自全省地方社科院的
领导和专家学者70余人围绕“探索科研规律,服务地方发展”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11月,与山东
大学联合举办“近代民间组织与社会救济”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中
外学者近百人参加会议。 12月2日,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委党校、济南大学联合举办“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理论研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第十三次会议、
市委九届十一次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为主题,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探讨全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路径,
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提供对策建议。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6月,开展首次职称聘任工作,根据市人社局关于事业单位职称聘任的有关
政策规定,积极稳妥推进首次职称竞聘工作。24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竞岗到位,按规定兑现工资待遇,
彻底解决遗留多年困扰发展的问题。(梁永贤)

责任编校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