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1&A=21&rec=14&run=13

【中共济南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8年底,中共济南市纪委、济南市监察局
内设17个厅室,1个离退休干部工作处,1个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中心(事业),在
职人员116人。辖各级纪检监察机构593个,在职人员1126人。其中, 市直属单位
纪检监察机构109个,214人;县(市)区及直属单位纪检监察机构223个,484人。

【市纪委九届四次全会】 2月2日,中共济南市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市
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政协主席徐长玉代表市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对
2007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了回顾,对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工作进行了部署。全会强调,2008年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
检查,继续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检查年”活动。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
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突出
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
推动行风长效机制建设。继续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
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
群众利益的案件;加强和改进查办案件工作,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加强
反腐倡廉教育和干部作风建设,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强化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深化改革和制度
创新,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深
入推进监督工作,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
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开展对党内监督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加强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监督检查重点项目】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纪委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
强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重建和受灾群众。为认真落实这一工作
要求,济南市纪委、监察局积极组织协调,参与制定《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暂
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向灾区派出了审计监察机构,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筹集
使用进行无缝隙监管。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擂鼓镇视察时,对
济南市的做法给予肯定。 围绕筹办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的170项建设工程和综合
整治项目,制定了招标投标监督程序、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十不准”和廉政建设
联席会议制度,对招标投标、征地拆迁、资金拨付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招
投标投诉量下降了近30%; 加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力度,对奥体中心火
灾事故相关责任人追究了责任,督促排除事故隐患,落实了监管措施。加强对土
地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单位按政策兑现征地补偿安置费
3.4亿元, 追究违法用地责任人28名。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
专项资金的监管,查处了个别单位骗取扶贫资金、违规建立农保基金问题,纠正
违规资金500余万元,5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对中央扩大内需、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等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开展了督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监察建议。

【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市纪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
了《关于构筑惩治预防体系、 打造廉洁高效济南的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在
全市集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体制制度创新、监督制约强化、不正之风治理、发
展环境优化、滥权必究惩治六大工程。为抓好《意见》的落实,成立了以市委书
记焉荣竹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门工作班子;召
开全市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将97项任务落实到36个牵头和43
个协办部门; 《济南日报》 全文刊发了市委《意见》和《任务分解方案》, 对
“六大工程”进行了专题解读。为推动工作开展,市纪委深入重点部门进行督促
检查;通过《工作简报》和新闻媒体推广好的做法30余个。同时,在泉城广场等
重要公共场所设立了15个大型廉政公益广告,在2200多辆出租车上设立了廉政电
子广告,在全市形成了廉洁高效、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济南市的做法,得到中
央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坚持用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各项工作。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市级行政审批
由过去的436项减少合并到94项。加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完善考察、
公示等制度。在公务员、选调生录用和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安置方面,坚持“四
公开一监督”(即公开安置计划,公开安置办法,公开考试考核成绩,公开安置
去向,纪委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加强市级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推动政
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向县(市) 区延伸,有5个区实行了资金统一管理、集中核
算和工资福利集中发放。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实现“管采分离”,建立了社会监督
员、采购预算管理等10项制度,全年完成采购额9.1亿元,节支17.6%。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一是围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建立
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建立起电话、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三位一体、集中受理、
分类处置、 部门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12345市民服务
热线工作的意见》 ,明确了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出台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工作纪律的,除通报批评外,还将按有关规定对相
关负责人,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为保证热线服务质量,制定了“监督考核制度”,
对各网络单位和分中心市民热线办理情况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作为部门全市
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负担
重”问题。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巩固和完善“一费制”收费办
法,坚决纠正乱收费。查处了个别小学违规收费问题,免去该校校长职务,取消
25名责任教师当年度评先资格。会同教育、物价部门对全市学校收费情况进行检
查,查处并清退学校乱收费10.6万元,清理违规收费项目3个,6名责任人受到党
纪政纪处分。全面推行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药品供应商由上年的90多家增
加到160多家,招标药品大幅增加,招标价与最高零售限价比下降27.4%。认真查
处侵害农民利益案件,共查处和纠正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36起,清退涉农乱收
费、 乱罚款和集资摊派等金额1.4万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
害农行为30件, 涉及金额112.9万元。三是认真治理公路“三乱”(指在公路上
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对涉路执法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实施记分处
理,清理整顿道路收费站点,严格规范上路执法行为,调查处理了28件举报投诉,
13人受到处理。四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
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村务
公开、民主管理,加强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维护农民的利益。

【查办案件工作】 一是健全办案协调机制。市和县(市)区反腐败协调小组
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督办,搞好执纪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二是坚持
依纪依法办案。 加强信访举报网络建设,开通了12388投诉热线,昼夜值班,方
便群众举报。健全了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县(市)区试行案件审理“内部辩
护”、信访案件公开听证,保障了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从全市改革发展大
局出发,把握办案重点和工作进度,客观公正地调查处理问题,努力让受到处分
的干部口服心服。四是完善了“一案一整改”、“一案三报告”(调查、剖析和
整改报告)制度。对轻骑集团案件进行了深入剖析,发挥其警示作用。通过查办
市客运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刘某受贿案,认真查找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弊端,推动
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057件(次),立案443
起, 其中万元以上案件177起,县处级以上案件40起。结案438起,处分455人,
移送司法机关31人,通过办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7亿元。重点查办了济南轻骑
集团原董事长张家岭案、市广电信息网络中心7人受贿窝案等。
商业贿赂工作专项治理。紧紧围绕容易发生商业贿赂案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积极组织协调检察、公安、工商等部门,认真排查案件线索,全年查处商业贿赂
案件69起,挽回经济损失826万元。

【推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 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教育。开展了“做勤廉
表率,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制作了《市粮食局原局长张大印案件警示录》
电教片,并组织了23万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举办了廉政文艺晚会、书画展、《工
作规划》知识竞赛。组织新录用公务员进行了廉政勤政宣誓。市、县(市)区通
过印发警示教育专刊和通报、组织党员干部听犯人忏悔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
做到警钟长鸣。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深入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
价证券、支付凭证等问题。取消不合理出国团组12个,压缩一般性出国人员82人。
清理“小灵通”捆绑单位办公电话1434部。规范市级机关津贴补贴标准。完善廉
政档案、 廉政鉴定、廉政谈话制度,对319名拟提拔和表彰的干部出具了廉政鉴
定。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对28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
审计,开展党政“一把手”同步审计试点。出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告诫办
法》,全面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以公开促公正、促廉
洁、 促高效。对8个单位进行巡视,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加大运用巡视成果的
力度。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课题调研和民主评议】 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殷鲁谦
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成波负责,市纪委牵头,组织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课
题调研。 这次课题调研,从9月上旬开始,历时两个多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调
研方案, 召开21个部门参加的调研工作协调会,明确了9个子课题牵头部门,提
出工作要求。调研中,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基层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
访谈、电话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形成《优化发展环境课题调研情况报告》。该报告总结
了济南市发展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认为影响发展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优化
发展环境意识淡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履行职责能力不高,监督落实不够有力;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清理纠正各种收费行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
理,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的领导、制度、监督保障等。
2008年的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工作,与往年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扩
大了评议范围。 评议对象由过去的45个增加到123个,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部门和
行业。加强了对部门、行业管辖的基层单位的评议,评议情况与部门、行业评议
直接挂钩。 二是完善了评议方式。调查问卷由6000份增加到近20000份;首次引
入中介机构进行客户调查,通过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电话随机抽样127200个,其
中有效样本27500余个。 三是严格评议程序。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
的问卷调查一律由市里统一组织,并由特邀监察员和新闻媒体全程监督。电话随
机抽样调查时,有关部门和行业派出负责人员,参与接听电话。四是加大评议结
果运用力度。评议工作结束,评议情况列入部门领导班子的总体考评中,且占有
较大权重。对评议末位的单位进行诫勉谈话;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反
馈并督促整改。

【开展廉政勤政示范岗创建活动】 为掀起向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李
彬学习的热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树立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济
南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廉政勤政示范岗” 创建活动。 市纪委印发了《开展
“廉政勤政示范岗”创建活动的意见》,对创建活动进行具体部署。以深入开展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全省争先进、
全国创一流”为目标,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建廉政勤政
示范岗。活动期间,健全完善了市纪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机关办公会议事规
则、常委碰头会议事规则、常委联系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制度。采取轮流讲课、
综合考试、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了业务工作能力。加大了竞
争上岗和干部交流力度,全市共提拔、交流纪检监察干部68名。全市纪检监察干
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普遍增强。

【纪念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座谈会】 12月22日,济南市纪念党
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座谈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焉荣竹,市委
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分别为会议发来贺信;市政协主席徐长玉,市委常委、市纪
委书记王成波出席会议。
30年来,全市各级纪检机关在市委和省纪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
治保证。
王成波在讲话中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研究
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容易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协调推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
改革和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全力抓好“构筑惩治预防体系、打造廉洁高效济南”
系统工程;要加大纠风工作力度,督促、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
善社会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解决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
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济等专项资
金的监管;要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以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
侵害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利益的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
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要坚持改革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取向,
以深化改革为引擎,以制度化和公开化为两翼,以问责制为保障,以领导干部为
重点,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以建设性思路、建设性举措、
建设性方法,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