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地区博兴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9&rec=276&run=13

蓬勃发展的博兴县
博兴县县长 祁维华

博兴县地处鲁北平原黄河南岸,辖9镇3乡,446个行政村,44.75万人;土地面积
9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7人;耕地面积4.49万公顷,人均1.5亩。境内,
公路205国道纵贯南北,潍(坊) 博(兴)、博(兴)临(淄)、广(饶)青(高青)省级公路纵
横交错,全县村村通柏油公路。铁路张(店)东(营)、博(兴)小(营)干线贯通南北。水
上航运,小清河、支脉河横跨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小清河南沃野茫茫,素有粮仓之
称;小清河北油架林立,系远近闻名的石油盛产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矿
产资源,为兴办企业,发展经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199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
值达13.15亿元, 比去年增长34.2%;国民收入9.57亿元,比去年增长26%;工农业
总产值达27.98亿元,比去年增长38.4%。
农业全面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5.79亿元,增长24.9%。粮
食总产量3.047亿公斤;棉花总产8196吨,增长59.4%。林业顺利通过部颁标准验收
,被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畜牧业产值增长47.8%。水产品产量增
长52%。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29.8亿元,利税2.96亿元,分别增长65.5%和41.14%

工业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工业总产值22.19亿
元,增长42.4%。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8.42亿元,县属工业产值5.56亿元,分别
增长18%、19%。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41亿元,利税1.11亿元,利润34
14.54万元,分别增长45.9%、79.4%、67.9%;其中县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81亿
元,利税8459.4万元,利润1864.54万元,分别增长31.2%、56.8%、13.1%。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修订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
,城市“三上”活动连续4年夺得“齐鲁杯”;保持了“全省规划管理先进县”和“
省级卫生县城”称号;县建筑工程总公司被省建委批准为国营二级资质,全县实现建
安产值3.8亿元。县医院门诊大楼、一中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县防保大楼即将竣工。
寨郝、湖滨、店子、庞家、闫坊五乡被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连续三年保持了“全省
村镇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交通建设,博临路破土动工,博安路建成通车。邮电通
讯,市话由上半年的2000门发展到4000门,12个镇乡实现电话程控化。新增兴福35K
V变电站一座,供电量1.6亿千瓦时,增长18.1%。
城乡市场活跃,物价趋于平稳。新建服务网点服装城已投入使用。全县完成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22.4%。
外经外贸工作取得新成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出口商
品收购总值1.07亿元,增长25.9%。“三资”企业发展到28家,合同利用外资1662万
美元。县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外向型工业园”。全县人民关注的中
外合资项目--脂肪胺工程,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进展顺利,1995年上半年可试车投产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完成财政收入7218万元,增长
39.6%,实现了第八个财政收支平衡年。年末城乡储蓄存款余额7.86亿元,比年初增
长38.9%。人均增加储蓄50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33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1元,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增长7%和12.5%。
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获省、地科技进步奖及星火科技
计划奖9项。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25人,列全区第一,创全县历史最好水平。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城乡文化生活活跃,开办了电视周三新闻。麻大湖、洪福园旅
游开发初见成效。群众体育活跃,输送人才、竞技比赛成绩全区第一。初级卫生保健
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县”称号。县医院、
县中医院均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县中医院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医院”。计划生育工作
被国家计生委、人事部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以内。全面完成了县长环境目标责任状。麻大湖外污染问题得到较为妥善解决。国防
教育、优抚安置、土地管理、劳动、人事、计划、统计、油区、引黄济青安置等工作
,也都取得很大成绩。
社会治安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加强了全县的治安基层
基础建设,被授予“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附:中共博兴县委、县政府领导成员名单:
书记 张型鲁
副书记 祁维华 邓文泉 吕耀珍
县长 祁维华
副县长 石保利 尹涛 梁昌
任晓明 邱云鹏

业绩·人才·信息
[县工商局为经济建设全方位服务]博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设8个股室、10个基层
工商所,有干部职工181人。该局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执法和管理力度,为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开展全方位服务,为振兴博兴
经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4年,该局进一步落实发展和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的
政策和措施,对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服务做到了急事急办,随到随办,提供一切方便
。为企业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是年,新发展个体户2200户,累计达到741
7户,从业人员11235人,比上年累计增长45%;新发展私营企业45家,累计达到98家
,从业人员1882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78%。企业登记、经济合同、商标广告管理取
得长足进步。一年来,办理设立企业登记266个,变更登记494个;办理设立公司登记
45个;年检企业1352个,占应检验率的98%。鉴证各类经济合同22976份,金额达3.
60亿元,合同履约率达98%。该局采取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方
法,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872起,立案查处85起(其中万
元以上大案26起),比上年增长97.7%。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达50多万元。查
处各类价格收费违法违纪案件行为47起,收缴罚没款31.4万元。取消收费项目322项
,减轻了农民和企业的负担。同时,该局十分重视培育市场。投资10万元,扩建了“
博兴大世界”经营场地,使集贸市场发展到73处,摊点群发展到10处,促进了市场经
济的发展。1994年荣获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单位(集体)称号。

[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博兴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博兴县计划生育委员会,认
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计生工作的指示精神,
坚持“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原则,在思想认识上、管理机制上全面转轨定向,开
创了博兴县计生工作前所未有的好局面。他们坚持预防为主,服务为主,着重加强人
口教育和基层基础工作,建立牢固的孕前型管理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从而使计生工
作由过去的“行政制约型”转变为“利益导向型”。全面推行“三为主”,大力发展
“三结合”,在“三生”、“三优”和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建设方面探索了一条适应目
前计生工作新形势的好途径。在工作实践上,坚持咬定硬性指标不放松,动态指标上
水平,“三生”服务搞突破,少生快富文明工程创典型。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证明,
所谓“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在博兴县已不成难事,早已成为广大育龄群众的自
觉行动。1994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9.6%,比任务指标提高1.6个百分点;晚婚率
达98.7%,比任务指标提高13.7个百分点;晚育率达98.8%,比任务指标提高11.8个
百分点;统计合格率达到100%,比任务指标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35‰
,控制在了6‰以内。自1989年实行《人口目标责任制》以来,博兴县已连续六年获
得地委、行署人口控制目标一等奖;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三为主”合格县
;1994年,博兴县计生委被国家计生委和国家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
先进集体”。

[管好水资源利在万民功在千秋]博兴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于1985年成立,是全省较
早的县级水资源管理机构。自成立之日,全体职工以极大的热情查资料,探水源,深
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全县的水资源情况。制定了博兴县水资源管理的地方
性法规及实施办法,消除了水资源的严重流失和浪费现象。达到了“统一规划、统一
调度、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和“加强全
面服务”的水资源管理标准,使博兴县水资源管理步入正规,并取得可喜成绩。几年
来,多次受到省、地、县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该办的主要政绩是:
一、广泛宣传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栏阵地和“3·
22世界水日”、“《水法》颁布实施六周年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广造舆论,深入宣
传,增强人民群众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二、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凡在本县境内用
水户必须审办取水许可手续,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制订用水计划;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根据水量和可供水量下达年度供水指标。使博兴县从取水许可到用水管理形成了一套
良好的运行机制。
三、彻底改变了油区农村长期流水无人问,资源流失不敢管的混乱现象。原来,
油区几十个村庄农民私自从油田输水管线接管用水,浪费惊人,没人敢管。对此,水
资源管理办公室以强烈的责任心,克服多方面困难,逐村清理,使油区农村用水秩序
井然。
四、撰写、出版了《博兴县水长期供求计划》,为全县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提供了
理论依据。

[博兴县中医院]博兴县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相辅为治疗手段的
综合性医院。位于博兴县城博城五路西端。占地2.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
米,其中业务用房8084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16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5人,中级
职称29人。设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9个,职能科室11个,院外门诊部8处,开放床
位150张。年完成门诊量13万人次,住院病人3500余人次,收治病种332个。置有B超
机、500毫安X光机、钾钠氯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自动牵引床、心电监护仪等精密仪
器。医院突出专科特色,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急、重症的救治都具有良好
效果。该院注重“内涵”建设,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三基”训练。病历和处方合
格率明显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管理获滨州地区第一名。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医德
医风良好。在1994年11月份一次抢救车祸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为病人借钱买血,进
行手术治疗,使3名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在博兴大地传为佳话。医院医、教、研并举
,年内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在省级刊物发表13篇,地级及院内交流百余篇,
带教实习学生35名。1994年7月,医院被滨州地区行署命名为“精神文明单位”。9月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二级甲等医院”。12月,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示
范中医院”,同时,获省卫生厅和人事厅联合授予的“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光
荣称号。

[博兴县第一中学]博兴县第一中学,1952年建校,现占地102亩,建筑面积2.4万平
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置齐全。有教学班34个,在校生2228人,教职工210人
,其中,中学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59人,全国优秀班主
任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学校本着“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
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注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发挥教研组的教研职能和年级组的
管理职能,加强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4年度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2%,有两名学生分别以684、68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
学录取;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1人获全国一等奖;3人获全国二等奖,9人获省一
等奖,7名同学的书法、美术作品在省地展中获奖;有8名同学参加省地体育竞赛分别
获得金牌、银牌奖。教师有21名评为地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17名评为县教学能手
,14名评为县骨干教师;13名教师的教研论文在全国和省级刊物发表。
辛勤的耕耘,严格的管理,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93年被省教委、省人
事厅表彰为“教育先进集体”,1994年地区授予“高中教育优胜奖”锦旗,评为地级
“文明单位”,勤工俭学有长足发展,1995年3月份被省表彰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目前学校正朝着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章法的省级规范化学校和全国千所重点高中
迈进。

[博兴县百货大楼]博兴县百货大楼座落于博兴县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段,是一座
集零售、批发、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商业服务中心。总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固
定资产2800万元,整个大楼装饰豪华,内设自动扶梯、中央空调、音乐喷泉、屋顶花
园等。主要经营百货、针纺、家电、服装、文具、鞋帽、黄金、珠宝、副食等商品,
50个经营柜组,经营3.8万多个品种。现有职工400多人,年销售额3800万元。
博兴百货大楼坚持“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遵循薄利多销、互惠互
利的经营原则,狠抓购销两个基地建设,抓购促销,批、零兼营,购销日益活跃。为
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从夯实基础做起,找准位置,自我加
压,狠抓规范服务不放松。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大到经营决策,小到接待顾客的言行,都有明确规定。并设立了总经理信箱、经理
值班点、总服务台,公开挂牌服务,主动为顾客排忧解难。同时安装了监督电话,以
便随时听取顾客的批评和建议。为了保证所经营商品的质量,他们严把进货关,做到
了“十不进”,努力把顾客在百货大楼购物的风险降为零,真正做到在百货大楼购物
保真、保险、保满意,从而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和赞誉。被地区授予“无假冒伪劣
商店”。1994年被评为滨州地区“经济效益支柱企业”、山东省“物价、政策、计量
、法规优秀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

[艺术之花--张秀莲]张秀莲,女,1947年生,民盟盟员,国家二级演员,系山东省
桓台县人,现任博兴县京剧团副团长。
1959年,张秀莲被博兴县京剧团录用,任花旦、刀马旦演员。1963年经启蒙教师
张洪君推荐,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麟先生为师,先后主演传统剧和现代戏20多
个剧目,每年演出150余场。由于她文戏超群,武戏出众,演艺精湛,被观众誉为“
艺术之花”。1980年后,在省、地专业汇演中获奖10余次。1993年荣获“山东省第四
届文艺汇演舞台艺术表演一等奖”。1994年被博兴县评为“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
授予“三八红旗手”;被滨州地区推荐为“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被山东省文化
厅、人事厅推荐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张秀莲从艺半生,对本人艺术表演提出了“严、难、高、深”的要求,达到了技
高艺湛的标准。对青年演员以“传、帮、带”的精神,培养出了十几名新秀。1992年
,她始任业务团长后,努力钻研业务,刻苦排练人物造型,潜心剧目建设,使剧团演
出水平不断提高。1993、1994年在滨州地区新编剧目汇演中,博兴县京剧团一举夺得
编剧、导演、音乐、演出四个一等奖,并代表滨州地区参加了山东省第四届艺术节演
出。1994年该团有两名青年演员在山东省举行的“双凤杯”京剧大奖赛中获奖。此外
,张秀莲还积极参于开拓演出市场,走与企业联姻之路,使剧团走出了困境,为剧团
腾飞增添了新翼。

博兴县专栏撰稿人:牛万政 王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