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总工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3&rec=34&run=13

〔省总工会全委会〕 八届五次委员扩大会议1988年1月12日~15日在济南召开。会议
总结了1987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了1988年的任务,表彰在“整顿建家”活动中涌现的
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了关于召开山东省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八届六次委员扩大会议暨山东省工会代表会议1988年6月1日~4日在济南召开。
会议回顾了1988年上半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了下半年的任务;选举产生了山东省出席
中国工会十一大的代表68人;增补了省总工会领导成员,选举杨兴富为山东省总工会
主席。
八届七次委员会1988年12月5日~7日在济南召开。会议听取了省工会九大筹备情
况的汇报;审议了省工会九大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经费审查工作报告以及组织
人事安排事宜;讨论通过了《山东省总工会贯彻全国总工会〈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
的实施意见》;选举产生了省工会九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李东风)
〔1988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新发展〕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在职工中进行党的基
本路线教育。省总工会会同7个市地和大企业,对300多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抽样调
查,总结推广了典型经验。通过教育,广大职工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普遍
增强了四个意识:一是改革开放意识,把改革看作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二是社
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牢固树立了生产力标准;三是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认清自己
担负的历史使命;四是参政议政意识,积极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对话。
二、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1988年,全省职工共提出合理
化建议100.5万件, 已采纳33.1万件,创造价值11.6亿元。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发展很
快,全省技协会员达到12.6万人,1988年攻破技术关键1.2万项,推广新技术1.8万项,
创经济效益6.5亿元。1988年全省选出省级以上先进模范人物657人,先进集体99个。
三、积极参政议政,代表和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省总工会和各地工会积极参加了
省和地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价格、工资、劳动、住房、职称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工作,
并通过调查研究和与政府对话,对搞好这些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有份量、有价值的建议
和意见。 1988年,全省已有2.2万个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占应建单位的94%;有
9000余个单位签订了集体合同, 1.2万个单位民主评议了中层以上干部。各级工会还
兴办“五小” 集体福利设施7.5万个, 扶持贫困职工3万余人,建立职工物价监督站
466个,形成了有30万人参加的职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网络。
四、转变职能和活动方式,推进工会自身改革。省总工会和各地都确定了改革试
点单位,围绕转变职能和活动方式、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改革组织体制和干部人事制
度、兴办工会实业、理顺与党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经验。省
总派出调查组,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潍坊市建立产业工会联合会的改革经验,提出了改
进和完善的意见。根据全总《工会改革的基本设想》,省总制定了实施意见,对全省
工会改革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步骤、方法和原则。
五、 抓住有利时机,认真传达贯彻中国工会十一大精神。1988年11月8日,省暨
济南市召开了有各级党政领导和工会干部参加的千人传达大会。其后,全省有13个市
地召开了大型的传达会议,总的讲我省传达贯彻十一大精神行动快,声势大,效果好。

(秦鲁隼)
〔出席中国工会十一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8年10
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山东出席本次大会的正式代表有倪志福、杨兴富等68位同
志(含全总来我省参加选举的3人),另外,全总还邀请了山东郑干等7人列席了大会。
全总分配山东正式代表68名,省总按20%的差额比例,提出了代表候选人的分配方案
和推选意见,在广泛征求会员群众及各方面意见,反复协商的基础上推荐出81名代表
候选人(含全总3人)。6月上旬召开了全省工会代表会议,经充分酝酿,采用差额选举
的办法,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68名正式代表。选举结果说明,山东代表具
有广泛的代表性,符合代表组成的各项比例要求。其中,专职工会干部38名,占55.9
%;先进模范人物9名,占13.2%;工会积极分子9名,占13.2%;一线产业工人5名,
占7.4%;教科文卫方面的知识分子、知名人士7名,占10.3%。代表中中共党员52名,
占76.5%;共青团员5名,占7.3%;非党群众11名,占16.2%;中青年55名,占80.9
%;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2名,占76.5%;妇女22名,占32.3%;少数民族代
表4人,占5.9%。另外,台湾省籍,集体经济组织的代表也各占一定的比例。山东代
表团由杨兴富任团长,宫云泮、张仁祺任副团长。在中国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
山东8名代表当选为全总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他们是杨兴富、吴俊芝(女) 、张作
桐、杨贤豪、马金昌、王道新、朱菊儿(女)、尚太英;张仁祺当选为全国十一届经费
审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苏雷德)
〔省总工会同省政府首次民主协商对话〕为了协商解决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
政策性问题,发挥工会在政府工作中的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省总工会和省政府
决定建立民主对话制度, 于1988年9月28日举行了首次民主对话。省总工会负责人及
职工代表、副省长、省政府秘书长,省经委、省劳动局、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法
制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新闻单位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对话会上,围绕
工会提出的各级工会参政议政,企业民主管理、职工物价监督、退休职工管理及待遇
四个方面的问题,双方开诚布公地进行了协商讨论,研究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
施。对话之后,又共同抓了贯彻落实,促进了有关问题的妥善解决。省级工会同省政
府民主对话,国内尚属首次,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秦鲁隼)
〔“怎样把工会建成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大讨论〕1988年6至9月,省总工会在全省
范围内自下而上地开展了一次“怎样把工会建成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的大讨论。全
省90%的基层工会和84%的职工参加了这次大讨论,社会各界给予了热情支持和关注。
省和地方、基层的党政领导,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共撰写大讨论文章90多万篇,
对工会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 批评和建议230多万条。通过开展大讨论,一是增强了
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更加关
心和支持工会工作,更加爱护和信任自己的组织;二是提高了工会的知名度,使工会
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改善了工会工作的外部环
境,增强了生机和活力;三是明确了工会改革的重点和要求,进一步坚定了搞好工会
自身改革的信心,促进了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四是强化了工会代表和维护职
工利益的职能,进一步密切了工会组织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职工办了大量的好
事和实事。

(秦鲁隼)
〔省总工会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1988年3至5月,根据全总筹备中国工会十一大提出的调查题目,结合我省工会工
作实际,省总组织40余名干部分赴各地,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发挥工
会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和搞好工会自身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形成了10个专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摸清了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做好今后的工作
提供了重要依据。省属各产业工会也参加了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职工民主管
理,退休职工管理与待遇、职工物价监督、职工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等20多个方
面的问题,形成了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的30多份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
出了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参政议政建议。

(秦鲁隼)
〔山东省工会代表团出访日本和歌山县、山口县〕应日本和歌山县日中友好协会劳动
团体的邀请,以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陈美兰为团长的山东省工会代表团一行五人,于
1988年4月1日至12日,赴日本和歌山县进行考察访问。代表团在日本期间,先后拜会
了和歌山县日中友好协会,县厅和市役所的主要负责人,同和歌山县劳动团体进行了
座谈交流,参观了关西御坊火力发电厂、住友金属和歌山钢铁厂、和歌山印染厂、和
歌山通讯中心,洽谈了两省县纺织印染行业工人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事宜。
应日本山口县劳动者福利协议会的邀请,以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徐家德为团长的
山东动物交流访日团一行4人, 于1988年12月14日至23日赴日本山口县德山市送交小
熊猫,并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友好访问和动物管理、饲养方面的技术交流。动物交流活
动始于1986年,日方于1988年12月初将一对斑马、一只山魈送给青岛市。这次是对日
方的回赠。代表团在日本期间受到山口县各界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山口县副知事村冈
满、德山市市长小川亮等都亲切地会见了代表团。12月19日在德山市举行了小熊猫的
交接仪式。在访问期间,双方进一步探讨了工会组织之间扩大交流事宜。

(齐志庆)
〔省以上模范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一、全国劳动模范
朱菊儿(女) 山东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
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及其荣誉称号
刘梵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孙华田 明水化肥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部敬富 济南市第三运输公司汽车驾驶员、全国汽车优秀驾驶员
赵红卫(女) 济南市第一百货商店营业员、全国优秀服务员
李官鹏 济南市新技术研究所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王泽华 青岛第五棉纺织厂机修车间组长、全国技术革新能手
李德珍(女) 青岛电视机厂厂长、工程师、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陈茂田 青岛市粮食局市南分局科技组组长、全国技术革新能手
孙中来 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锻工车间弹簧班班长、全国先进班组长
唐宗明 青岛饮料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刘惠贤(女) 青岛建新池特级修脚师、全国优秀服务员
王彩文(女) 青岛第五棉纺织厂工会主席、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姜亦训 山东淄博电焊条厂厂长、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盛孝基 淄博建筑陶瓷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梅立生 山东淄博矿山机械厂工人、全国质量标兵
王道新 滕县总工会主席、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
龚晋德 枣庄汽车运输公司驾驶员、全国优秀汽车驾驶员
赵树章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外科主任、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陈小仙(女) 广饶县广饶镇卫生院副院长、医师、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门玉琦(女) 蓬莱县绣花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孙志广 烟台针织器材厂副厂长、助理工程师、全国技术革新能手
周学丑 莱阳动力机械厂工人、全国技术革新能手
汤玉海 潍坊计算机公司助理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刘爱珍(女) 昌邑县火化厂工人、全国精神文明标兵
祝玉华 济宁染料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公冶青(女)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李田祚 山东电缆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姜守智 山东省东平州酒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王德芝(女) 文登县丝绸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刘锡勇 济阳县造纸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李玉华(女) 德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武城县汽车站站务员、全国优秀服务员
黄福山 阳谷县工具总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杨兴菊(女) 聊城地区医院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陆建达 鄄城县家畜改良站副站长、全国优秀畜牧工作者
张冬莲(女) 菏泽市第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解聚 滨州市造纸厂厂长、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
孙学全 蒙阴县中医院院长、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李香嵩 临沭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任国忱 胜利油田地质处主任、工程师、全国优秀地质工作者
郭连兴 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调度室副调度长、全国优秀生产管理者
赵继俊 莱芜钢铁总厂第一钢厂副段长、全国优秀生产管理者
李传谟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三水地质工程大队总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李志强(女) 山东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办事员、全国优秀外贸工作者
李瑶昌 山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红埠仓库主任、全国优秀外贸工作者
李守善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王秀婷(女) 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员、全国优秀运动员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先进单位
山东新华制药厂
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
潍坊柴油机厂
青岛汽轮机厂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
三、山东省劳动模范
马耀华 济南市总工会历下区办事处主任
仇美春(女) 青岛第六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
郭爱珍(女) 青岛第六棉纺织厂郝建秀小组组长
汪海 青岛第九橡胶厂厂长、全国优秀企业家
李德珍(女) 青岛电视机厂厂长、工程师、全国优秀企业家
徐铭义 青岛第九棉纺织厂织布车间副主任
曹俊松 青岛染料厂党委书记
王彩文(女) 青岛第五棉纺织厂工会主席
李安乐 青岛港务局二区装卸三队七班班长
张连聿 桓台县实验小学校长
胡伟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二车间磨光一班副班长
吴学花(女) 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河滨派出所指导员
刘同佑 山东淄博平板玻璃厂厂长、工程师
崔云山 山东铝厂矿山公司总工程师
傅庆馥 博山水泥厂厂长、全国优秀企业家
王道新 滕县总工会主席
苏秋世 枣庄橡胶厂科研所副所长
王占生 烟台市金属回收公司党委书记兼副经理
赵义功 烟台轴承厂调研员
曲海亭 烟台港务局党委书记
高守延 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渔轮船队船长
曲秀花(女) 烟台冷冻机总厂三分厂小件装配班班长
张在政 烟台汽车运输公司经理、工程师
王子路 昌邑县轻工机械厂科长
赵文禄 潍坊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韩尚震 邹县公共汽车公司经理
王长钰 曲阜师范大学运筹所副所长、教授
杨成志 新汶矿务局张庄煤矿掘进一区区长
张道臣 东平县麻纺厂厂长、1987年获国家三等发明奖、国际第十五届新发明展览
会获金牌
杨大显 菏泽印刷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冯怡生 鲁北化工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陈洪茂 沂源县公安局局长
李圣玲(女) 莒县邮电局话务班工会小组长
徐增节 山东民丰机械厂经济民警
徐吉亨 中国石化总公司齐鲁石化公司副经理
阎德吉 济南铁路局济南分局济南机务段司机
陶书振 莱芜钢铁总厂医院口腔科主任
冯承安 莱芜钢铁总厂冶炼厂二车间金浮选班班长
杨尉然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一公司副经理、工程师
崔春池 淄博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
王进生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队长
李士先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副总工程师
王善煜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八○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大队长
李瑶昌 山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红埠仓库主任兼书记
杨玉廷 山东省机械施工公司经理
单礼 山东省建筑机械厂厂长
彭加令 山东省冶金设计研究院土建室主任、工程师
蒋民华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廷贵 山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朱菊儿(女) 山东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
陈洪璋 青岛远洋运输公司船舶政委
四、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为了进一步发动广大职工群众投身改革和四化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
建设的发展,振兴山东经济,省总工会于1989年4月20日决定对558名先进人物和94个
先进班组分别颁发“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并授予相应的荣
誉称号。 这次受表彰的先进人物中,有一线工人179人、占32.1%;厂长、经理、企
业家116人、占29.7%;有优秀科技工作者144人、占25.8%;优秀教育工作者46人、
占8.3%;优秀工会工作者23人、占4.1。

(胡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