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5&rec=128&run=13

【私营个体经济概况】 2010年,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隆重召开和国家、省促进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强力推动了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全省经
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有生力量。截至年底,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239.8万户,从业人员
537.3万人,资金数额848.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15.1%和26.9%;实有私营
企业53.0万户,从业人员647.7万人,注册资本(金)12,40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6%、13.0%和33.5%;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3,331户,出资总额421.9亿元,成员
总数42.3万个,同比分别增长67.5%、97.8%和59.0%。
(王 宁)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到2010年底,全省中小企业户数达到68万户,比上年新增5
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发展到4.66万户,比"十五末"新增19,987户;从业人员
达到703万人,比"十五末"增加143万人。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5,885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62,706亿元、利税 6323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35倍、3.2倍和3.3
倍;中小企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全省规模工业比重达到70%、70%、65%,
分别比"十五末"提高 3、4.5和9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发展到293万户、从业
人员1185万人、注册资金13,257亿元,分别比2005 年底增加93万户、376万人和8776
亿元。

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同部分省、市横向比较
表一:中小企业数量
┏━━━┯━━━━━━┯━━━━━━┓
┃地区 │中小企业户数│私营企业户 ┃
┃ │ (万户) │数 (万户) ┃
┠───┼──────┼──────┨
┃山东 │ 68 │ 53 ┃
┠───┼──────┼──────┨
┃江苏 │ 123 │ 105 ┃
┠───┼──────┼──────┨
┃上海 │ 85 │ 71 ┃
┠───┼──────┼──────┨
┃浙江 │ 78 │ 64 ┃
┠───┼──────┼──────┨
┃广东 │ 121 │ 95 ┃
┗━━━┷━━━━━━┷━━━━━━┛

表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
┏━━━┯━━━━━━┯━━━━━┓
┃地区 │ 绝对值 │ 同比增长 ┃
┃ │ (亿元) │ (%) ┃
┠───┼──────┼─────┨
┃山东 │ 65638.65 │ 25.8 ┃
┠───┼──────┼─────┨
┃江苏 │ 65055.56 │ 29.7 ┃
┠───┼──────┼─────┨
┃上海 │ 17540.33 │ 23.7 ┃
┠───┼──────┼─────┨
┃浙江 │ 43536.66 │ 31.2 ┃
┠───┼──────┼─────┨
┃广东 │ 62029.14 │ 29.2 ┃
┗━━━┷━━━━━━┷━━━━━┛

表三:私营企业注册资金
┏━━┯━━━━━━┯━━━━━┓
┃地 │ 注册资本 │户均注册资┃
┃区 │ (亿元) │本(万元)┃
┠──┼──────┼─────┨
┃山东│ 12409 │ 254 ┃
┠──┼──────┼─────┨
┃江苏│ 27996 │ 287 ┃
┠──┼──────┼─────┨
┃上海│ 14170 │ 220 ┃
┠──┼──────┼─────┨
┃浙江│ 16706 │ 284 ┃
┠──┼──────┼─────┨
┃广东│ 18548 │ 214 ┃
┗━━┷━━━━━━┷━━━━━┛

表四:私营企业外贸出口额
┏━━┯━━━━━━┯━━━━━┓
┃地 │ 绝对值 │同比增长(┃
┃区 │ (亿美元) │%) ┃
┠──┼──────┼─────┨
┃山东│ 281.92 │ 44.8 ┃
┠──┼──────┼─────┨
┃江苏│ 492.43 │ 54.1 ┃
┠──┼──────┼─────┨
┃上海│ 202.11 │ 40.3 ┃
┠──┼──────┼─────┨
┃浙江│ 926.02 │ 31 ┃
┠──┼──────┼─────┨
┃广东│ 999 │ 39.4 ┃
┗━━┷━━━━━━┷━━━━━┛

【实施中小企业四项计划】 "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
署,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四项计划"(科技创新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小企业培育
计划、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地推动了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创新计划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投入占企业
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2%以上,比"十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
展到7000多家,比"十五末"增加1000家;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
中小企业占到开发区企业总数的80%以上。全省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创
建企业和试点企业中一半以上是中小企业,近2000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
全省中小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5个,占全省58%;山东省著名商标1283个,占66%;
山东省名牌产品1495个,占85%;中国名牌产品189个,占70%。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
小企业培育计划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5年,全省新增大型企业54
家、新增中型企业172家。小企业培育计划实施3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592家,
超额完成省政府确立的3年新增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任务目标。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取
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积极培植壮大特色产业,
全省重点培植了140个特色产业镇,带动发展起来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济优势突
出、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强镇,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年底,全省年销
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356处,集群内企业达92,450处,从业人员745万人,
实现销售收入30,986亿元,利税2530亿元。其中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96个、过50亿
元161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3个和17个,是"十五末"的9.7倍和5倍,集中集约集聚发
展成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新特征。

【推进结构调整】 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共推出了结构调整重点项目2110项,与工、
农、中、建、农信社五大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给予信贷支持500亿元。合作担保
机构给予200亿元的贷款担保。全年全省中小企业206个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获得
国家和省专项扶持资金2.485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对重点扶持项目进行调度和跟
踪,项目完工110项,完工率达53.4%。全省中小企业投资增幅显著,完成10,713亿元,
增长21.7%,开发新产品10,084项,淘汰落后设备12,213台套。通过重点扶持、以点
带面、典型引路,全省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收到显著成效。

【加大对全省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 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共获得国家各项专项补
助资金15,850万元,总额居全国第2位,在2009年比上年增长3.1倍的基础上,2010年
增长45%。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达到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省级专项
资金规模的增加,起到了引导市县设立和扩大专项资金额度的作用。全年全省17个市
和23个全国百强县都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7个市和73个县(市、区)在预
算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达8.9亿元,80个县设立过桥周转金34.7亿元。

【破解融资难题】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制约发展的瓶颈,各级、各部门进一步
解放思想,以创新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新平台。截至
2010年底,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562亿元,比年初增加2477亿元,分别占全部企
业贷款余额和新增的57%和72.5%,通过提供信用担保发放贷款750亿元,同比增长23%,
占新增贷款额的33%。潍坊、威海两市发行两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1家企业共募集
12.9亿元。山东省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
方式创新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一是落实政策措施,重点扶小扶优。组织实施了小微企业"
三五二"税收优惠政策(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落实工作,整理了23万家小微企
业的基本资料,印制《优惠政策告知书》,以直邮方式寄送到16万户小微企业,并在
媒体上刊登政策信息。"三五二"政策惠及小微企业约5万多家,减免所得税近1亿元。
二是抓住热点难点,着力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出台《关于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支持中小
企业发展的意见》文件,采取盘活存量、增减挂钩、建立工作机制等措施,缓解中小
企业发展用地难。三是面向基层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设立中小企业负担举报电话
和网络受理平台,直接为企业和基层提供接访,为中小企业进行政策解答和服务咨询。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年内,省中小企业办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集中
资金集约投入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通知》,采取每年重点支持几个市,
每市支持1000万元,集中资金、集约投入,重点支持的方式支持产业集群发展,2010
年首批对枣庄、威海、潍坊、临沂4个市7个产业集群41个项目进行资金支持4000万元,
促进了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镇的健康发展。省中小企业办与齐鲁晚报联合对全省20多
个特色产业镇进行深度系列专题报道,举办"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创富论坛",命名表彰
了第三批40个特色产业镇、22个领军人物和20个明星企业。组织举办电声乐器校园展
示活动,宣传展示"中国电声乐器之乡"特色产业,扩大品牌效应,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促进校企合作,引起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特色产业镇发展的高度关注。

【推进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 2010年,全省有36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示范企业,其中对12家企业进行了扶持,确定了10家精细化管理样板企业,申报了国
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扶持项目。申报省奖励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111个成果被评为山东省中小(民营)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奖,有77个中小企业项目列
为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积极开拓市场】 一是组织156家中小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博会,其中122家企业拿到
订单,签订合同298个,合同金额19.3亿元。二是加强对台经贸交流。组织全省中小
企业经贸大型交流团赴台,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达成一系列
技术经贸合作意向和协议。三是为企业服务找订单。与省侨办联合邀请意大利政府采
购团来山东省采购太阳能、铝合金型材,签订了采购协议,扩大全省中小企业产品的
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开展直邮服务为企业拓展市场。加大直邮服务中小企业的力度,
接受直邮服务的中小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950多家中小企业新增收入2.18亿元。五是
中小企业协会在世博会期间先后组织七批会员单位,考察上海特色创意园区,开展引
资活动。组织中小企业代表参加山东吉林两省经济合作交流会并进行对口洽谈,共签
署合作项目48个。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规范发展信用担保行业,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出台了依
法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办法,将体系建设的重点转到行业自律、自我完善、
提高担保能力上。2010年,国家和省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专项资金达到8970万元。
省担保协会顺利换届,会员单位已超过200家,协会的代表性和凝聚力明显提高。对
全省十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0家银保合作信得过单位和1720家受保单位星级信
用企业进行了表彰。组织5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融资研修班赴台培训。全年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额达到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二是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4
月,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电子商务现场会在临沭召开,推广临沭复合肥产业集群电
子商务建设和运营的经验。6月,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会在济南召开,会上介绍
了山东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推进了电子商务工作。到年底,已有临清、临
朐、沂水、邹平等地的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启动。全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到100亿元。全年省中小企业办与山东移动公司开展了活力100体验活动,与山东联通
公司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活动,全年中小企业用户由年初的6万家,到年底
达到13万家,参与信息化管理提升活动的企业达15万家。三是加强人才培训。制定了
《2010—2012年山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规划》,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10万
名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年内已完成3.6万人培训。四是加快创业辅导基地建
设。至年底,全省共建立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184家,培育小企业16,191
家,吸纳从业人员54万多人,其中省级创业辅导基地62家,培育小企业6500多家,吸
纳从业人员13.5万人。
(杨亚强 王功永)
【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快速发展,初步实现了通过
市场化、产业化促农,合作经营、降低风险稳农,增加经营性收入富农等涉农发展目
标,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截至年底,全省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3,331户,
成员42.3万个,出资额4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59.0%、97.8%,年末实有户
数继续居全国首位,出资额实现倍增。其中,年内新登记17,656户,成员14.8万个,
出资额198.4亿元,新登记户数与出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8.2%和41.7%。
从业务范围看,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跨领域兼营居多,经营
范围有逐步扩大趋势。从出资方式看,以货币出资为主,2010年底实有货币出资
376.5亿元,占出资总额的89.2%。从出资规模看,出资额多为100万元以下,占总户
数的72.3%;出资额100万元至500万元的10,186户,占23.5%;出资额500万元以上的
1794户,占4.1%,其中出资额过亿元的4户。
(王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