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17&rec=48&run=13

【综述】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统计系统认真贯
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部署,围绕各级党委
、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现统计数据上报提速、推进制度方法
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加快统计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新
的进展。
一、顺利实施统计数据上报提速工作。根据省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
境”的总体部署和调整统计数据上报时间的通知要求,省统计局制订了《统计数据上
报提速实施方案》,在全省组织实施了主要统计数据上报提速工作。对地方财政收支
、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等六大类指标提前5~10天上报,满足了党政领导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态势、迅速
作出决策反映的要求。各级统计部门按照统计数据提速上报的要求,顾全大局,通力
合作,加班加点,克服困难,按时保质地完成了提速上报的目标任务。
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取得新进展。按照“紧跟形势、反映发展、满足需要、服
务决策”的统计工作理念,围绕全省实施“四大战略”、发展“三个亮点”和建设“
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目标,加快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步伐。一是制
定实施了《山东省非公有(民营)经济统计核算制度》,比较准确地反映所有制结构调
整的状况。二是改进完善了现行科技统计报表制度,初步建立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统
计监测制度。三是改革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农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纳入月度统计,城镇集体、私营和个体固定资产投资季报调整为月报。四是调整了
月度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工业产品销售率增减幅度计算方法;适应实施城市化战略需
要,建立了全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制度。五是结合联网直报工作,进行了第二
轮工业企业“一套表”试点,部分市开展了“一套表”模式试运行。
三、圆满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在顺利完成各项常规性调查的同时,围绕“三
个亮点”和经济热点、改革难点、社会焦点问题,开展快速调查和专项调查,特别是
三支调查队发挥了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的“轻骑兵”作用。如期完成了第二次基本单
位普查的登记、查遗补漏、质量评估工作。共抽查法人单位1900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800多个、600多户个体工商户,较好地检验了普查登记数据质量;认真组织数据处理
工作,先后组织进行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输出等试点,解决了数据录入中存在
的问题,发布了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次人口普查和R&D资源清查的后续工作进展
顺利。正在研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和“基本单位地理信息系统”,青岛市率
先开发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著作权登记;公布了R&D资源清查主要
数据公报,完成了清查资料的编印工作,对清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二次第三
产业普查的通知》,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四、深入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通知》,省统计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强化配套
措施,在全省部署开展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各级各专业还组
织完成了相关的自查、抽查工作。部分市还出台了各专业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使这
项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乡镇和村级统计工作
进一步加强,城市调查网络进一步健全,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源头数据质
量进一步提高。
五、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统计系统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职能,为各级
召开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以及迎接十六大召开等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和分析资
料;紧紧围绕“三个亮点”,跟踪监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
展调查分析和统计监测,对17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进
行了综合评价和监测,拓展了统计服务领域;在统计分析方面加大了与外省市间的比
较研究力度;统计部门在全省月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工作中发挥了信息主渠道作用;
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加大信息咨询和宣传力度,满足各
方面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一年来,省统计局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统计分
析168篇,其中18篇被省领导批示。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1287条,采用574条次
,在省直部门信息采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省统计局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采
用的信息数量均居省直部门第一名。省委书记、省长张高丽多次批示,对统计局的分
析预测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各市也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充分发挥了
统计的信息咨询职能。
六、统计法制和统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统计普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
普遍成立了统计“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全省培训统计人员7万多人次,培训统计执
法检查员2500余人。二是统计执法稳步推进。制定了《山东省〈统计执法检查证〉管
理办法》。各市也开展了大规模的统计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
处力度,全年全省立案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3200件。三是统计管理登记有了新进展
。全省注册、变更登记单位2万多家;个体工商户统计管理登记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认真开展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清理审核工作,共对112个部门的431个国家项目和91个
省级项目进行了审核、清理和规范。
七、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统计信息网络工作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加大
投资力度,将省统计局到国家统计局的网络带宽提高到3兆,顺利实现了全国统计局
长会议的直播;调整服务器资源配置,保证全省统计信息的正常传递;全省已有93%
的县(市)实现了与省、市的联网,部分市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二是办公自
动化建设进展顺利,办公自动化系统正逐步推广应用;部分专业已实现或基本实现网
上直报;全省农村统计调查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三是数据库开发和维护取得新进
展,全省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已着手进行。
统计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相对滞后,服务业
统计及核算工作相对薄弱;二是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仍比较薄弱,少数地方和单位在统
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仍未根除;三是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数据库开发
利用滞后;四是统计精品意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五是依法治统的社会环境还需要
进一步改善,统计违法案件查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省统计局办公室)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