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志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3&run=13

前志简介
《成武县志》(1992年版)编纂始于1982年,县委、县政府下达《关于编纂〈成武县志〉的意见》;1983年春,组建史志办公室;1985年,组建编纂委员会;1986年,部署部门志编写,并与志书同步编印《成武年鉴》。十易寒暑,志书完稿,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全书92.4万字,16开精装本并加压塑护封,背景为《张寿墓碑》碑帖,志名集《孔子庙堂碑》字,古朴、庄重、典雅。印刷5000册。
十年间,分管修志工作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和编纂委员会主任先后为朱献瑞、王汝密、魏德舜、田文知。主编卞文成。
县委书记霍正气主审志稿并与县长丁继民分别为县志作序。
志书断限为1840年~1985年,为了记事的完整,多有上溯。全书23卷、102章、395节,首1卷置概述、大事记,尾2卷为人物、杂录与编纂后记,中设20卷专志,为志书主体。卷前有照片32帧、政区图和城区图各1幅以及序言和凡例。
成武县地处鲁西南边陲。地理坐标:北纬34°48′25.2″至35°09′35.7″,东经115°43′34.6″至116°10′36.5″。全县总面积988.3平方公里。1985年,全县设4镇15乡,共有1317个自然村;有8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9.88%;总计493613人,男女性别比为101.7:100。
1992年版《成武县志》纠正了旧志关于汉始置成武县的误载,肯定了秦置成武县,属东郡。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记载“秦二世三年十月,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事,为“成武”最早见诸典籍,置县当在此前。两千多年间,境内汉代曾两次封成武侯,秺地三次封秺侯;约公元556年至581年设永昌郡郡治于此,公元596年至606年、621年至622年两设戴州州治于此。县治除公元497年至606年移郜城外,余均在今县城址。
成武大地构造属华北断块区的鲁西隆起,下第三系为单断箕状凹陷,称为成武凹陷,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地表为黄河泛滥沉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适合耕种,宜农宜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适中,农业发展潜力较大。
境内众多堌堆,标志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周初郜子于此立国,见诸典籍的先秦地名就有郜(城)、防(城)、梁丘和成武;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发达,陶管井技艺精湛,“邑户最大,租入倍宗室诸家”。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东部乡镇多有画像石发现,历代石建筑、碑碣虽多罹难,仍有珍品遗存。
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一批名人,见于志书的诸如相马鼻祖伯乐,卫国名将苟变,西汉竹邑侯相张寿,东汉经学家孙期,宋代祝惟岳父子五进士、丞相庞籍,元代司农丞苗好谦,明代状元韩克忠、“清介官”郭玺,近代的北洋政府署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周自齐、“曲阜二师”校长宋还吾。鲁西南最早的中共党员徐鹏翥于1927年10月创立中共曹州支部并任书记,播下革命的火种。
成武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东汉黄巾起义,隋末孟海公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期捻军起义,都在境内留下了征战的足迹。清初,李化鲸以成武为根据地发动起义,克曹县、定陶、成武三县,攻占曹州,杀兖西道副使,震动清廷。嘉庆年间,天理教起义,境内八卦教起而响应。光绪年间,大刀会反洋教斗争激烈,迫使城乡教堂一度停止活动。
1928年始,境内有共产党活动;1937年,建立基层组织;1942年,建立县委,革命斗争出现新局面。八年抗日战争,境内大小战斗百余次,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刘菜园村民创造了磨石砸坦克的奇迹。三年解放战争中,3000余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县人民踊跃支前,为解放全中国作出积极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全县有1000多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旧中国,成武县交通闭塞,灾害频仍,再加官府压榨,地主盘剥,兵匪窜扰,以致民不聊生。“糠菜半年粮”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全县村村有人“闯关东”,乞食他乡。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工商业从无到有,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4711万元,粮食单产54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92公斤,棉花单产68.5公斤;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9.6倍、6.5倍、2倍和6.4倍,摆脱了温饱问题的困扰。志书以大量事实和数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种种条件制约,成武县工业落后。地方财政困难,1958年以来,一直收不抵支,差额越来越大,1985年达到816万元,为1958年的13.66倍。志书在《概述》中明确指出:“由于没有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也就无利税大户。县财力薄弱,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培植骨干企业,形成拳头产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是经济全面振兴的方向。
志书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时代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的保证,这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志书注重全面体现并专章记述。在《共产党》章中,除记述党员、基层组织和县委组织、宣传、纪律检查、统一战线等日常工作外,并单设《县历次党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两节,《常委会》中的《活动与决策》目,历数多年对县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决策,推动事业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改造涝洼地、70年代拦河建闸扩大灌溉面积、80年代扩大农桐间作,对改变生产条件、提高粮棉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起了重大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举解决了全县农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新中国建立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形成时代的一大特点,县志采取了分散记述的方式,出现于大事记,相关专志,甚至杂录之中,使事物处于原有的位置上,而不是集中记述,避免了相互映衬和叠加。对失误的记述更注重通过纠正失误记失误。从而歌颂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和光明磊落的品格。
县志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地方特点:
第一,成武是个农业县,志书针对这一基本县情,以大约7万字的篇幅,设《农业》卷予以记述。除记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业发展变化外,专章记述生产关系变革。《社会主义集体所有》节中设《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三目,在《人民公社》中记述了它存在的二十余年间,人们经历的“大跃进”、“大搬家”、“学大寨”、“割尾巴”等瞎折腾。熬过了生活极端困难的六十年代初期,直到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人民公社解体,才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1983年已从1979年的47.2元提高到251元,增长431.8%。
第二,县志在《文化》卷中记载了成武文化中的三个闪光点:
一座古塔:田塔,唐初建。佚名,因田氏傍塔建村而居,故名田塔。地上现存6层,石结构,高5.56米。为鲁西地区所仅有。
三块名碑:汉·蔡邕隶书《张寿墓碑》;唐·虞世南正书《孔子庙堂碑》,亦称“东庙堂碑”、“成武本”;元·赵孟頫正书《张成墓碑》。
一首民歌:《包楞调》唱响中外,久唱不衰。志书记载了民歌的起源、搜集整理、发表传唱等情况,除载入词曲外,并收录16段256行原词,为后人研究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历史依据和资料基础。
志书在《概述》中指出成武欠发达原因的同时,对工业发展充满信心。粮棉、林果、畜牧三大资源优势是经济振兴的有利条件。具有天然公园雏形的万亩城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展望了农业昌盛、工业兴隆、文化灿烂、人民富足的光辉前景。
志书以四号字印刷,深受读者欢迎,尤为中老年青睐。所提供的历史借鉴与现实依据,已成为“三大文明”建设的资料支撑。在《方言》中付梓前删去了《字表》,由于认为成武话与普通话差别不大,而未用国际音标注音,给后人研究成武方言留下遗憾。
1992年版《成武县志》于1994年9月获山东省优秀志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