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良 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158&run=13

繁育 1986年始, 实施小麦制种工程,在楼庄乡吕寨村、黄口村建立穗(株)行
圃、原种繁育田和一级种子田,面积为148.33公顷。至1990年,全县各乡镇建立二级
种子田, 面积为3933.33公顷。 1991~1994年, 在楼庄乡(吕寨、塔湾)、魏湾镇
(焦楼、 郭楼)、常乐集乡(师庄)建立小麦、玉米、棉花种子繁育基地,面积350
公顷, 每年产种量800吨左右。1995年后,新品种大量出现,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县
内玉米、棉花制种停止,基地逐步废弃。2000年始,在楼庄、古营集、孙老家等乡镇,
每年繁育小麦、棉花良种1000吨,所育良种主要调往外地。2006~2008年,在古营集
镇(马庄、张庄、关帝庙)、桃源集镇(耿集、大寨西街、大寨东街)、倪集乡(王
堂) 等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600公顷,每年产种量18900吨,主要繁育品种有济麦
20、济麦21、济麦22、山农8355等。2009年,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00公顷,生产
小麦良种16470吨。引进推广 1986~2000年,全县良种引进、销售实行专营,县种子
公司负责种子引进和推广工作,平均每年供应各种作物良种1700吨左右。2000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打破种子垄断经营格局,种子经营与市场监管
分开。 2001年,县种子公司办理委托经营种子个体户120个。2009年,办理委托经营
种子个体户150个, 销售区域扩大到山东省全境。1986~1994年,先后引进小麦良种
鲁麦1号、 PH85-16、 鲁麦14、鲁麦15、鲁麦21、鲁麦22、稳千1号、淄麦12、烟优
361、 山农664、山农8355、济麦20、济麦22等144个,平均每年引种5600吨,推广面
积77958公顷;玉米良种丹玉13、掖单4号、2号、沈单7号、掖单13号、掖单22号、登
海1号、 登海3119、鲁单50、农大108、鲁单981、鲁单13、郑单958等120个,平均每
年引种900吨,推广面积35375公顷;棉花良种中棉10号、中棉12号、中棉17号、鲁棉
6号、鲁棉15、鲁棉115、菏棉1号、菏棉3号、山东圣棉1号、冀棉958、晋棉38号等42
个,平均每年引种473吨,推广面积31541公顷;其他良种(大豆、花生、蔬菜)等12
个,平均每年引种150吨,推广面积14500公顷。1995年,推广小麦高产品种济南16号、
烟幅188、泰山241等13个,掖单系列玉米品种7个,中棉、鲁棉系列棉花品种6个,作
物单产大幅度提高。1997~1999年,先后推广粮饲兼用玉米品种15个、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9个、 转基因棉花品种12个和优质蔬菜品种32个,提高了作物品质,优化了种植
结构。2003~2006年,实施“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项目”,引进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济
麦20、 烟农19、 淄麦12达6300吨,全县小麦优质率从1996年的12%上升到97%以上。
2005年后, 推广转基因棉花良种,普及率达99.9%以上。2008年,实施玉米良种补贴
项目, 主要推广品种有郑单958、 聊玉19、聊玉20、秀青73-1、鲁单9918等,面积
33333.33公顷,引种1150吨。同年,实施棉花良种补贴项目,主要推广品种有鲁棉研
25、鲁棉研27和中棉45等,面积16666.7公顷,引种210吨。2009年,引进济麦20、济
麦21、济麦22、山农15等小麦良种9898吨,推广面积102000公顷;引进鲁棉研27号、
鲁棉研28号、 中棉所45、冀棉958、山东圣棉1号、晋棉38等棉花良种335吨,推广面
积7770公顷; 引进鲁单50、鲁单981、郑单958等玉米良种1000吨,推广面积92257公
顷。当年,全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95333.3公顷,占小麦总面积的90.3%,玉米、棉花
良种率达到100%。 加工 1990年,县良种棉加工厂开始采用硫酸脱绒新工艺精选棉花
良种,此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1992年,对棉花良种进行包衣试验,当年,包衣
棉种922吨。 1995年,精选和包衣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玉米、小麦种子加工,进一步提
高商品种子质量,当年,精选和包衣玉米、小麦良种6500吨。之后,多数种子从外地
直接引进,种子精选和包衣加工停止。2003年,县种子公司注册“曹星”牌商标。当
年, 公司投资50多万元,引进种子生产加工流水线,年精选、包衣和包装种子达1万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