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9&rec=177&run=13

临沭县卫生局下设办公室、医政科、人事科、规划财务科、公共卫生科、招标办和医政科7个职能科室;隶属于卫生局管理的单位有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皮肤病防治站、结核病防治所;挂靠卫生局的正科级单位有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科级单位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全局共有职工33人,全县设医疗卫生机构18处,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处、县级中医医院1处、防保机构4处、镇街卫生院12处(中心卫生院5处,一般卫生院7处)。全县有卫生人员14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60人、主任医师职称6人、副主任医师职称62人、中级473人、初级606人。镇街卫生院在职职工人数597人,卫生技术人员528人。全县农村卫生室和社区诊所324处,从业人员1054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12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全县筹集资金1.55亿元,参合率99.99%;全年共为435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1.5亿元,补偿万元以上的1316人次。上半年,新农合基金支出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为降低新农合基金风险,县卫生局联合县财政局制定《关于加强2012年新农合基金管理的补充规定》,对县域内的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实行门诊和住院补偿总额预付制度。下半年,根据市里统一部署,调整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规范和控制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政策的实施,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持新农合基金运行收支平衡、安全有序。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坚持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执行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群众受益到位。2012年,在巩固镇街卫生院实施成果的基础上,村级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药价平均降幅达3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的历史结束。为稳定乡医队伍,保障乡村医生的利益,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378万元对在岗乡医给予专项补助,全县在岗乡医平均每人补助达5700元。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贴、绩效考核等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双考核、双挂钩"绩效考核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提出"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各项公共卫生项目。2012年,全县共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49.8万份,电子建档43.8万份,电子建档率72.7%,其他公共卫生项目全部完成或达到指标要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全县共签约1.6万户、4.7万人。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为4442名农村户籍产妇补助155.5万元,为4473名农村妇女免费发放叶酸1.9万瓶。组织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为全县1万名农村户籍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工作,有4.3万老年人接受免费查体。每季度对各镇街卫生院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激励约束基层医疗机构重视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5个镇街卫生院因工作任务完成不及时被扣拨补助经费。
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机制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二级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3处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并通过二甲医院复审;县中医院继续推进单病种限价工作。在县级医疗机构和镇街卫生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简化就诊流程,节省就诊时间。
卫生单位重点建设项目 县中医院综合病房楼、临沭街道卫生院新院,以及店头、白旄等镇街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完成土地征用和总体设计,开始办理各项建设手续。启动各镇街卫生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 组织开展全县病历书写、处方点评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培训,开展院前急救、护理技能大赛。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指标体系,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等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狠抓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规范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流程。2012年,共调处医患纠纷6起,无一例出现异议。
基层卫生工作 继续对乡村医生实行在岗集中培训,有1116人顺利通过全省理论统考;组织全县1053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医改专项培训。制定新一轮"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处县级医院定点帮扶6处镇街卫生院,12处镇街卫生院定点帮扶24处村卫生室,通过上级医师传帮带,基层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疾病预防控制 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科学规范处置疫情,网络直报率保持100%。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手足口病、结核病防治和免疫规划等工作扎实开展,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和大练兵活动,增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镇街卫生院建设2处数字化门诊,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接种门诊服务范围覆盖全县10个镇街。
卫生监督执法 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创新,推行卫生监督参与新农合监管,依法依规加强对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定点机构和有关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开展医疗市场整治,加强规范化诊所建设,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对全县医疗保健机构、私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进行"两非"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进行整改。严肃查处"两非"案件,全年查处"两非"案件16起。
中医药工作 完成县中医院国医楼及临沭街道卫生院、玉山镇玉山卫生院、郑山街道卫生院等5处国医堂建设。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轨发展的新路子,放大医改惠民效果,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撰稿:郭敬军 审稿:黄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