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224&run=13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县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户对疫病的防治意识淡薄,导致动物疫病经常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县内动物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水泡病、蓝耳病、猪囊虫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马传贫、马鼻疽、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病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鸡白血病、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兔病毒性出血症、鸭瘟,统称"十九种无规定动物疫病"。
1989年12月,县畜牧局成立畜牧开发服务部,经销各类兽药、器械及养殖设备,提供养殖技术咨询服务。1990年—1991年,全县推行程序化免疫。1992年进行"良种、暖圈、配合饲料、规模饲养"四位一体养猪法及牛的科学管理、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共举办10余期兔、26期猪、3期牛等畜禽疾病预防培训班,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1998年,临沭县被农业部列为"十九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县。此后,十九种动物疫病被控制,未出现大的疫情。
2000年,全县开展针对"十九种无规定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猪16.20万头、牛5.32万头、羊5.64万只、鸡298.36万羽、鸭5.71万羽、兔12.88万只,发现仅有新城疫、法氏囊、鸡白痢、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兔病毒性出血症和鸭瘟散少量发生,发病率为0.02%。当时,鸡以新城疫、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为多,发病率在5%以内;猪以仔猪黄白痢、仔猪水肿病为多、发病率在1.6%左右;犬以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为多;兔以兔瘟和兔魏氏棱菌病、兔巴氏杆菌病、兔腹胀病为多。
2003年,山羊痘在小范围内暴发,县兽医站调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2003年—2007年年底,马传贫、马鼻疽、马立克氏、禽霍乱已基本消灭,但山羊痘、鸡痘、肾传支、禽流感、大肠杆菌毒、猪的高热病、禽的慢性呼吸道病、猪圆环病毒等病呈多发趋势。已得到控制的疫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病、伪狂犬病、传染性水疱病、猪囊虫病、结核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痢、鸡白血病、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兔病毒性出血症、鸭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