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排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a&A=11&rec=137&run=13

1971年前,县城无排水设施。每到雨季,街道常见雨水横溢,人们出行不便。1972年,在改造修筑县城街道的同时,在沭新路、中心路(中山路)、富民路(夏庄街西段)、康世路(康世巷)、苍山路两侧铺设暗沟下水道,初步改变雨水自流的状况。至1982年,县城共修建各类下水道1.4万多米。1982年后,下水道修建与城市建设同步,至1987年,县城共建下水道25条,累计长2.9万多米,其中暗沟占95%以上,彻底改变了"旱天泛臭气,雨季水汪汪"的旧貌。常林路以北排入苍源河;常林路以南排入高湖至半路村的排水沟,泉井工业区(金沂蒙集团所在工业区)排入牛腿沟。1989年-2003年,县政府从增强城市防汛功能入手,加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对中山路、苍山路、常林大街等道路的排水设施维修和改造,共计修建排水管道3万米;新建排水设施采用1米×0.8米过流断面,过路涵断面设计为1米×1.2米。2004年-2007年,先后对中山路、苍山路、国策路、振兴路、光明路、城西一路(青云山路)、开发区中心路(金柳路)、沭新街、沭河大街和兴大街等道路的排水设施维修改造,共计新建和维修排水管道4.5万多米,新建排水设施多数采用1米×0.8米过流断面,过路涵断面设计为1米×1.2米。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将直接排向苍源河的污水,引至苍源河下流污水处理厂,解决县城污水达标排放和汛期部分路段排水不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