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管理执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12&rec=122&run=13

【概况】 沂水县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主要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的监管和综合执法工作,担负着全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子游戏、美术品经营、艺术培训、电影放映和动漫、网络游戏、印刷业、书刊发行业、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文物等文化市场行业的监督与管理,依法查处文化市场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014年,县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下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市场监管科、县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个科室和文化市场稽查队1个二级单位,有工作人员31名。
2014年,文化执法局受理文化市场举报案件12件,办复率100%;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2次,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65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50车(次),清理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及印刷、复制企业2351家(次),查办各类案件46起;取缔无证摊点13个,联合执法取缔黑网吧1家;全程跟踪检查12处商业庆典演出活动,制止11场未经备案促销演出活动;收缴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2200盘(张);对存有消防安全隐患的39家场所实行了限期整改。2014年,县文化执法局荣获2014年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管理】 坚持把中、小学校周边文化市场作为重点整治区域,把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吧、游艺娱乐场所、出版物零售等作为重点整治对象,联合教体、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工作,严厉打击销售非法出版物和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特别是接纳中小学生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优秀未成年人图书专柜”“优秀未成年人音像制品专柜”的日常监管,让校园周边环境保持“绿化”和“净化”,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2014年,先后开展校园周边治理行动5次,取缔学校周边无证经营地摊27个,收缴非法出版物6000余册,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0家(次)。

【网络文化市场管理】 主要开展了以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超时经营为重点的整治行动。在网吧入口处显著位置统一制作悬挂了“未成年人禁入”和“未成年人年龄标识”警示提醒LED电子显示屏,提高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力度,实施动态管理,强化守法经营,规范市场秩序;统一制作了证照监管公示栏和未成年人年龄标识。加强重点时段检查,坚持开展“零点行动”,巩固“零时断网”成果。坚持错时检查,针对举报和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网吧,在午休时间、午餐、晚餐时间以及晚上10点以前等重要时间段不定期突击检查。加强双休日和节假日检查,对有违法记录的网吧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实行假日每天必查,加大对接纳未成年人违法经营行为查处力度,有效净化了网吧经营环境。

【娱乐场所管理】 在全县歌舞游艺娱乐场所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并在入口处、包间内悬挂张贴了“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禁止黄赌毒”等警示标志,在娱乐场所入口处显著位置统一制作悬挂了“未成年人禁入”和“未成年人年龄标识”警示提醒LED电子显示屏,统一制作了证照监管公示栏和未成年人年龄标识,做到了事前警示;深入抓好营业日志登记等制度的落实,规范了日常经营行为,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规范游艺娱乐场所经营秩序,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游艺娱乐场所实施了突击检查,加大高压监管态势,取缔无证照游艺娱乐场所,进一步规范娱乐场所经营秩序。

【出版印刷业管理】 坚持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与“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有效结合,重点开展了印刷复制业清查暨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清查印刷、复印打字、出版物零售市场,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市场、重点企业进行了高密度检查,牢牢把好出版物印刷、复制、运输、销售4个关口,坚决防止非法出版物及含有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流通。201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911人(次),检查出版物、印刷复制企业2214家(次),办结案件5件,维护了全县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秩序,促进了新闻出版市场健康发展。

【演出市场管理】 对全县的超市、专卖店、礼仪庆典公司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收集各类企业相关信息,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庆典、促销演出活动管理的通知》等宣传材料;实行执法责任区管理机制,采取上班时间检查,下班时间巡查,不定时抽查,多形式、多渠道,严密监控各类演出活动。2014年,全程跟踪检查12处商业庆典演出活动,制止11场未经备案促销演出活动,维护了演出市场繁荣有序的局面。

【广播电视地面卫星接受设施管理】 加快“无小耳朵(无非法销售、无非法安装、无非法使用)”社区创建工作,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乡镇加大对城区和乡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力度,重点查处城区内电子市场以及乡镇集贸市场非法销售卫星接收设施摊点,对未经许可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进行检查整改,对6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或进行了行政处罚。

【文物保护管理】 县文化执法局积极协调县文广新局、乡镇党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巡查,向附近群众宣传文物法规,起到了对文物保护的作用,发现文物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对文物违法违规活动形成了高压态势。积极协调配合工商、公安、经信等部门,对全县“黑网吧”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发现确认的“黑网吧”在第一时间函告了工商部门。

【“扫黄打非”工作】 2014年,充实调整了县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扫黄打非固边2014”“扫黄打非护苗2014”“扫黄打非清源2014”“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集中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

【信息宣传】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工作信息报送管理制度,明确各乡镇、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信息员,专职负责各类信息撰写提报工作,积极通过中国文化市场网、省市文化执法网站及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执法环境。2014年,共编写宣传信息40条,其中被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网采用19条,被省文化市场执法网采用3条,被中国扫黄打非网采用1条。同时,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和农村大集等一系列活动,将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作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板、墙报等进行宣传,并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多种形式对农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先后通过制作悬挂图板、墙报,发放宣传明白纸等形式,教育群众引导自觉抵制低俗、封建迷信、凶杀暴力等非法出版物。

【队伍建设】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有计划、分专题、按步骤地加大执法业务培训及知识更新,聘请法律顾问、由专家开展法制讲座,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解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坚持每周一次理论集中学习和执法工作讨论制度,开展执法办案实务和问卷评案工作,剖析具体案例,探讨和分析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提升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推进机关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做到“逢会讲廉”的常态化警示教育,改变了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执法人员廉洁执法、奉公守法。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廉洁自觉性,确保新形势下全局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袁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