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党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7&A=2&rec=111&run=13

1928年(民国17年),国民党邹平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地址在旧城东门里路北。设常务委员会,有党务干部5~6人。第一任书记长不祥,第二任书记长为王子兰,宣传部长孙明斋,主要活动为宣传国民党党义,发展组织。1932年,县党部筹备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高竹君、马纪五等任常务委员。1933年3月,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又改为县党部整理委员会。1935年,邹平县党部被撤销。
1939年,国民党邹平县党部恢复,高竹君任书记长。1941年,县党部在省党部正式立案,范健民为代理书记长。此后,由邹平简师校长孙子玉兼任。下设少校干事3人,上尉干事2人,中尉干事2人,少尉干事1人。主要活动为编印宣传党义材料,进行组织发展,收听国民党中央新闻,编印《新闻简报》,举办党务干事训练班,培训党务干部,发展中统组织,收集情报,残害抗日干部群众。同时,国民党山东保安第六团内部设特别党部,与县党部统一领导,张景南为党部指导员,高竹君、李宝书先后为总干事并兼任县党部书记长。1942年,保安第六团改为保安第十一旅,旅设区党部,总干事仍为李宝书。旅下各团设团党部,设指导员1人,各种干事4~5人,各营、连均设有党务干事。1945年8月底,保安第十一旅为八路军击溃,县内国民党党务活动遂停止。1947年8月,国民党重占邹平,县党部又重新活动,书记长为丁晓文。1948年春,邹平县解放,国民党地方组织全被摧毁。

﹝长山县党部﹞
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党开始在长山县设立县党部。宋××任书记长,下设宣传、组织、民运、农民协会等机构,共十几个人。1935年,县党部停止活动。1938年,长山县党部恢复活动。1945年11月,县党部迁至周村,高纪元任县党部书记,经费由周村商会垫支。1946年2月,在周村镇、永安镇、人和镇及长山城关成立4个直属区分部,有国民党员95人。后党团合并,新吸收党员205人。1947年上报省党部人数247人。1948年3月,长山县解放,国民党长山县党部被摧毁。

﹝齐东县党部﹞
民国初年,齐东县即有李炳炎、张成浩等人借教育为掩护从事国民党的秘密活动。1915年(民国4年)袁世凯窃夺国家大权,残酷屠杀革命党,齐东县党务活动随即停止。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在全国建立地方组织,国民党中央鲁北特派员阎实甫来齐东与李一村、张耕耘等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国民党地方组织。7月,山东省党部派孙庆祯、朱鸿范、李孟武3人成立中国国民党齐东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孙庆祯为常务委员,朱鸿范任组织部长兼训练部长,李孟武任宣传部长,设总务、文书、宣传干事各1人。下设3个区分部,每分部约5~6人,主要分布在县机关和学校。1928年10月,齐东县党部为发展力量,县直属区分部会同县教育局先后组织小学教员训练班四期,训练180人。训练乡、镇长120人。1930年5月,军阀混战,党务活动暂停。8月恢复,开始创办县党部机关报《齐东党声》,进行党务宣传。
1931年1月,省党部因齐东县党员人数较少,经费不足,遂改齐东县党务指导委员会为中国国民党直属齐东县区分部筹备委员会,代行县党部职责。设常务委员1人,执行委员3人,下设总务、组织、宣传、训练干事各1人,取消各部部长。1934年8月,创办《齐东新闻》,为定期旬刊。与此同时组织机关团体宣传队到农村进行公开宣传,指导组织教职员联合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创办民众夜校、民众阅报所,成立
提倡国货运动委员会和国货推销委员会、新生活运动会。组建齐东县国民党童子军团,宣传国民党主张,发展地方组织力量。1935年9月,党务活动停止。
1937年后,日军入侵,国民党员四散逃避。翌年12月,正式成立国民党齐东县党部,由李梅亭任书证长,设组训、宣传、助理干事各1人,下设9个区分部。1940年,县党部委员刘芝亭与土顽连长孙玉祥组织反动武装,发展到300余人,编为保安第五团。1945年9月,八路军渤海部队解放齐东,齐东县党部人员大部逃亡济南,组织所谓“旅济同乡会”,共500余人。1947年秋,随国民党军队返回齐东县进行反革命活动。集训区乡保长、保队长、队副等2000余人,购买枪支600余支,组织还乡团四处清乡。委派党团骨干分子兼任区、乡长,组织倒算委员会,对翻身人民群众大肆反攻倒算。杀害农村革命干部、积极分子,仅三青团突击队长马建坤在魏桥一带即杀害革命干部、民兵、积极分子30余人。12月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书记长改为委员制。设正、副书记长各1人,执行委员9人。下设组训股、总务股,辖6个区分部。有党员500余人,主要分布在台子、店子、曹家码头、归苏、。魏桥、九户、东码头等村。翌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齐东县城,齐东县党部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