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缘何长成大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5&A=2&rec=199&run=13

--对沾化县发展冬枣产业的调查
中央政策研究室挂职中共滨州地委副书记潘盛洲
“中国冬枣之乡”--沾化县,近几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这一主题,
立足县情,把沾化冬枣生产作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按照集约化经营的模式,靠市
场拉动、政策调动和科技推动,加快规模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格局。截止
目前,全县冬枣园已发展到4.2万亩,枣树总数达到200万株。1998年冬枣总产达到20
多万公斤, 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0元,农林特产税增收100万元。进入盛果
期后,年产量可达5000万公斤以上,按现在市场最低价格预算,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可增1500元,特产税收入可达8000万元。沾化冬枣生产不仅成为当地群众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兴县富财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一、因地制宜,确立以冬枣兴县的发展思路
沾化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过渡,是县委、县政府长
期以来一直着力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1993年10月,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
志经过调查认为:沾化冬枣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沾化县土质最适宜生长。在
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把冬枣生产作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作为富民兴县的主导产业,提出了“一亩粮田吃饱饭,半亩
枣园奔小康”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确定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一体化开发、
产业化发展的冬枣兴县总体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建设千亩以上的冬枣园上。他们规
划, 在现有4.2万亩冬枣园、200万株枣树的基础上,到2000年,冬枣园面积发展到1
0万亩,冬枣树总株数达到400万株,实现人均10棵冬枣树,冬枣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制定一系列政策,从种植、贮藏到加工各个环节给予支持和
倾斜。
二、算冬枣效益账,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沾化县委、县政府认定了发展沾化冬枣生产是全县人民实现小康的一条最好路子。
但是,要走好这条路,首要的任务就是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
极性,奠定好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他们一是引导全县人民算好效益账,让群众看
到有市场,能赚钱,鼓励群众积极地参与开发。从价格上看,目前冬枣的市场畅销价
格为60元/公斤, 在当地农副产品中是最高的,且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比较种
枣与种粮的效益, 1亩冬枣园,一次性投入500元,以后每年投入约100元,年收入可
达上万元, 而种粮食年投入300元,年收入在1500元左右,二者效益悬殊显而易见。
二是靠典型带动,提高广大群众发展冬枣生产的自觉性。1998年,下洼镇冬枣产量为
15万公斤,仅冬枣收入全镇人均增收200元,靠冬枣一项年收入万元以上的100多户。
县委、县政府把种植冬枣的市场、效益、鼓励政策和致富典型,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进行宣传,使全县人民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快致富多植冬枣树”的共识,很快形成
了开发沾化冬枣的热潮。
三、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发展冬枣生产的积极性
县委、县政府实行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规定,对冬枣园等经济林的使用权,
实行拍卖到户,延长承包期50年不变;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农民对栽植的
冬枣树有继承权,可以进入市场买卖;实行在冬枣种植区内,水利及道路建设优先投
入;保证苗木品种、质量;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冬枣等。县里成立了沾化冬枣开发领
导小组,协调指导工作,并培养了2000名技术员,定期组织他们为枣农提供技术承包
服务。消除了农民的顾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仅1998年春冬两季,全县新植冬枣
园达2万亩。
四、狠抓科技带动,培育市场名牌
县委、县政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
大专院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聘请全国著名组培专家为顾问,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冬
枣研究所;投资450万元,建起了可年产150万株脱毒冬枣成苗的高新技术苗木繁育场,
培育的成品苗结果时间大大提前,满足了广大枣农栽植需求。沾化县与多家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共同研究果品保鲜方法,投资100万元建立了冬枣保鲜中心和1处大型恒温库,
使冬枣保鲜期由过去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为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县林业局办起了
技术培训学校。目前,全县共有各级技术学会、协会、研究会和服务中心20多个,90
%以上的枣农接受了实用科技培训。科研与科技推广,大大提高了沾化冬枣的科技含
量,使得沾化冬枣的品质得到提高,其皮薄、味甘、可口的特点更加突出。
为了提高沾化冬枣的声誉,打出沾化冬枣自己的品牌,县里为冬枣注册了“黄河
三角洲”牌商标,申请了包装装潢专利,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他们成立了拥有高素质销售队伍的冬枣实业总公司,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召
开新闻发布会,坚持年年参加全国、全省的水果展评,使沾化冬枣成为在国内外享有
很高声誉的名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国际市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自1989年
以来,沾化冬枣先后荣获全省星火计划科技新产品金奖、环渤海科技产品金奖、全省
经济林名优特果品鉴评会金奖;1995年在全国首届“百家特产之乡”评选活动中,沾
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
(原载《山东通讯》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