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设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d2&A=1&rec=441&run=13

惠城戏楼清末,惠城有3处旧戏楼。城隍庙、南门外广场、大士阁各1处,皆砖木
结构,古色古香,甚为壮观。城隍庙戏楼,每年九月初七大会,各地戏班在此演出,
有时1日换3个戏班。辛亥革命后均拆除。
惠城简易剧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工商联在县城十字街东南建起简易剧场,
接待演出团体。简易剧场占地309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票房、化妆室、宿舍和露天
舞台。1956年,交县人委文教化科,后成为电影公司的露天影院。
鼓书院曲艺厅1957年,惠民县鼓书院借用文化馆仓库改建曲艺厅。厅内设30多条
长板凳,可容纳听众300多人,从此城内有了固定的曲艺演出场所。该厅1978年拆除。
惠民县职工俱乐部1954年,县工会在大寺商场建立惠民县职工俱乐部,“文化大
革命”开始后,俱乐部活动停止。1974年重建职工俱乐部,有平房10间,开设了乒乓
球室和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存书1万多册,发放借书证500多个。1983年,俱乐部拆平
房建楼,使用面积600平方米,增设了会议室和职工游艺室。
惠民县人民剧场1965年春,县政府在原李阁老(李之芳)大院建了惠民县人民剧场。
剧场占地面积7060平方米,只设有简易舞台,每年平均接待20个剧团演出。“文化大
革命”期间,剧场拆除。
惠民影剧院1973年, 惠民县第一座影剧院建成。影剧院投资近5万元,由县委礼
堂改建,共有座席1274个,1974年1月1日首映开业。1982年后复改为礼堂。
1978年, 省投资29万元,县投资近百万元,于大寺商场处新建惠民影剧院。198
2年8月1日正式交电影公司使用。影剧院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前后舞台面积630平方
米。 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上层500个席位,下层1380个席位。书法家舒同所题“惠民
影剧院”五个大字遒劲俊逸,使影剧院因之增色。
胡集镇曲艺厅1985年,为繁荣胡集灯节书会,胡集镇政府投资43万元,修建了一
座面积971平方米,内设席位882个的曲艺厅。全国曲协副主席陶钝为曲艺厅题名,著
名评书演员刘兰芳为曲艺厅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