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3&rec=123&run=13

【概况】 2013年,经区环卫局围绕“创造整洁干净环境,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目标,不断提升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强化生活垃圾清运,完善环卫设施维护管理,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建立了长效精细化管理维护机制。
【道路清扫保洁】 2013年,经区环卫局承担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63万平方米, 有清扫车7辆、 清洗车1辆、 洒水车5辆。实施机械化清扫、高压冲洗和洒水降尘作业模式,提高城市道路机扫率,降低路面扬尘污染。 5月,购置30台电动保洁车对主次干道及重点区域实行快速巡回保洁,缩短废弃物在道路上的滞留时间。细化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完善考核办法,落实“管理考核人员日巡查、分管领导周集中检查”制度, 全年组织检查176次,发现问题1286处,通过发放督办通知督促其进行整改。
【生活垃圾清运】 年内,经区环卫局有压缩式垃圾清运车14辆,垃圾转运车2辆。针对夏季垃圾产生量大的情况,增加清运频次,垃圾清运次数由日常3次增加为4次,夜间清运时间由晚8时延长至晚10时。为防止垃圾桶临时满溢,安排2辆应急值班车辆巡查、清运,确保日产日清,杜绝满溢。为有效避免清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采取吸污车跟踪压缩垃圾车抽取垃圾渗滤液方法,杜绝清运过程中污水沿路遗撒。全年清运城乡生活垃圾7.4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 修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印发《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指导手册》,健全区、镇、村三级管护机制,做到环境卫生有人管、生活垃圾有人清。实行农村保洁人员财政补贴制度,按每百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组织崮山、泊于、桥头3个镇108个村配备农村保洁员280名,按照每人每年3600元给予奖励补助。环卫局牵头每月逐镇、村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区、镇各占50%的百分制考核,通报考核情况并与保洁员补助经费拨付挂钩。每季度组织镇、村负责人观摩,督促落后村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定期召开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会议,通报存在问题。年内,有8个考核成绩低于90分的村被通报责令整改,29名农村保洁员获发90%的月补助经费。
【设施建设维护】 垃圾容器 加强垃圾桶、果皮箱管理维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对主次干道两侧的500个垃圾桶、300个果皮箱全部更新。每天组织专人对箱体及底座周边进行清擦冲刷,夏季组织灭蝇消毒,确保箱体整洁干净无污渍。
公厕 投资90余万元在滨海大道海上明珠小区东侧建设水冲式一类公厕1座,附带1处20平方米环卫工人休息室。安排专人负责公厕内外地面保洁,定期投放除臭设施、喷洒灭蚊蝇药物。至年末,经区环卫局直接管理的公厕有威峰市场、世纪大厦南停车场、九龙湾、海上明珠公厕4座。
护栏清洗 投资40万元购置护栏清洗车1辆,每周对海滨路、齐鲁大道、大庆路等路段设置的25千米交通隔离护栏进行清擦冲洗,达到每日机械冲洗1次、每周清擦1遍的标准。
垃圾中转站 由于东部滨海新城道路拓宽,12月18日,对泊于垃圾中转站进行搬迁重新启用。同时,健全泊于、桥头镇两座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好垃圾进站台账登记管理,促进中转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工作正常开展,3个镇日均转运农村生活垃圾70吨。
【环境卫生数字化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质量,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环卫局整合作业车辆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经区环境卫生数字化管理平台。
环卫车辆GPS定位 至4月,城区31辆环卫作业车和农村6辆垃圾转运车全部安装GPS定位系统,统一整合到经区环境卫生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作业车辆运行轨迹、作业区域和时间的数字化监管,环卫作业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垃圾中转站视频监控 安装泊于中转站视频监控系统,变现场检查为远程监控,全方位监管农村垃圾清运车、转运车作业过程,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提高环卫管理服务效率。
数字城管案件处置 成立环境卫生数字城管案件专业处置队伍,配备高压清洗车、专业工具,指定专人负责,制定案件接收、派遣、核查、结案处置流程,及时对道路不洁、垃圾桶满溢、乱堆物料等案件进行处理,全年处置各类与环境卫生有关的案件 2624起,按期处结率达100%。
【环境卫生应急保障】 修订应急预案 修订《环卫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秋冬季节落叶应急预案》,完善《夏季防汛清淤作业方案》《冬季清雪作业方案》等,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具体责任人,保障城市环境卫生面貌。
配备应急设备 配备高压清洗车、推雪铲、吸污车、抽水机、铁锨、扫帚等应急作业设备,定期检修保养,确保拉得出、用得上。
成立应急队伍 挑选精壮力量组建1支应急处置队伍,开展应急作业培训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出色完成全年防汛、清淤等应急保障任务。
【队伍建设】 年内,经区环卫局组织环卫工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作业技能竞赛、环卫工人节庆祝活动等,不断提高环卫工人综合素质。至年末,建成区有环卫工人560名,崮山、泊于、桥头3个镇有农村保洁员280名。
安全生产培训 3月,组织清扫工人、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和跟车工人、管理人员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结合环卫工作实际,重点宣传道路清扫和垃圾清运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作业技能竞赛 分期分批开展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垃圾容器清擦、公厕保洁作业技能竞赛,营造人人学专业、学技术、爱岗敬业的氛围,不断提高环卫工人的业务技能。
环卫工人节庆祝活动 10月26日,经区在乐天休闲体育公园举行山东省第十九届环卫工人节庆祝仪式,表彰环卫作业岗位技术能手、先进个人和农村优秀保洁员。工委、管委领导吕晓东出席仪式,为受表彰人员颁奖并赠送了慰问品。环卫工人节期间,组织环卫工人开展免费游华夏城、趣味运动会等庆祝活动,丰富了环卫工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环卫队伍的综合素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经区环卫局扎实开展“创城”工作,构建“创城”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印制《维护环境卫生共创文明城市》宣传材料,张贴“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幸福威海”宣传条幅,联合学校、社区开展捡拾漂浮物志愿服务活动,劝导市民和行人爱护环境卫生,拒绝乱扔废弃物,提高文明意识。二是开展全面自查。对照“创城”目标责任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道路、绿化带、车站站点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情况和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完好情况逐项进行拉网式检查,加大治脏治乱力度, 彻底清除集贸市场、城郊、“城中村”等区域卫生死角。三是提高服务标准。统一环卫工人标志服装,规范作业流程和纪律,建立公厕、垃圾桶、果皮箱及周边道板、道路交通隔离护栏常态保洁管护机制,严控可视范围内道路、绿地漂浮物滞留时间,合理安排洒水降尘、道路洗扫作业,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和垃圾清运车辆无污水遗撒,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环境卫生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