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4&A=2&rec=35&run=13

【综述】 2012年,乳山市审计局自我加压,创新求效,审计工作实现新突破。至11月,完成审计项目52个,增加财政收入3400万元,减少财政支出1800万元。被评为威海市优秀审计项目6个、山东省审计厅优秀项目1个,编报的“集团公司内部转账与三角协议还款的背后”企业审计模拟实验室案例被审计署评为一等奖。在全市行风政风评议中名列第二。
【财政审计】 以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绩效为目标,突出审计重点。一是重点关注预、决算指标合规性和非税收入入库情况。加大计算机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合,发现财政部门存在非税收入作为一般预算收入入库及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规范发票管理使用,杜绝财税资金流失。查处直接以收款收据入账,未开具正规发票金额5022.76万元。责令相关单位纠正,减少财税资金损失。二是抓税收综合整治,加大延伸审计力度。在关注企业业务数据的同时,采取外围调查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内查外调,税收征管延伸审计房地产公司、工业企业12个,追缴入库税金672.7万元。三是突出审查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敏感资金。重点追踪审计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机关养老医疗保险基金。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加强资金管理的审计建议。年内,按照审计署及山东省审计厅部署,实施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和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安排的体育彩票公益金审计。根据年度项目计划安排,审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乳山支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分公司等8家金融保险机构2010年1月~2012年6月税费提缴情况。围绕“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政策要求,审计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情况。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单位多、资金数额大、人员配备少的情况下,立足大局、加班加点,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经济责任审计】 抓重点、抓热点、抓质量,提高工作的职责效能。一是从敏感问题、难点问题入手,规范部门、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在以往经费收支的基础上,加大对被审计单位职能发挥情况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关注,加大对关联单位及企业的延伸力度。重视将外部线索与内部账目进行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针对部分单位招待费超支、车辆运行费超标、超编聘用临时工等问题,在审计报告中专题披露,增强单位“三公经费”节支意识。并与市纪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开支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公务接待费开支管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监察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及辖属企业用工管理的意见》。通过对相关部门单位存在的违规用工人员的清理,节约财政支出1200万元。二是从揭示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入手,重视项目质量、及时风险预警。审前制订审计方案,收集审计线索,核定审计证据,确保每个审计项目质量。审后,每个审计项目要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内部管理1~3条针对性建议;回访重点单位,了解问题纠正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预防同类问题发生。三是注意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促进审计成果利用。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制度性原因,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从机制制度层面整改的建议。上报“审计专报”12期、审计报告及审计结果报告104份。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48个,其中,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0个,招商引资项目运营情况、新农合资金收缴管理、政府债权清收管理、镇财政货币资金管理等“审计专报”6期和公安局、司法局、国鑫资产公司等审计报告9份,被市主要领导批示,相关问题得到及时纠正落实。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把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纳入审计,作为投资审计关注的重点。创新审计思路,将审计关口前移,把事后结算审计变成对招标标的的控制审计,从源头上堵住资金损失浪费的漏洞,避免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审计乳山口港扩建工程资金管理情况及工程决算,审减工程款219万元。开展炉上河北江村大桥工程招标控制价审计中将某招标代理机构编制1047万元的招标控制价审减109万元。审计“7·25”水毁工程等工程决算27个,审减工程款686万元。
【专项审计调查】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归纳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和谐发展。一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缴管理情况调查。针对审计发现的重复参加城乡社会保障问题,建议严把“新农保入口”关,做好农保与城镇保险之间的转换。据此,市社保机构清理重复参保2万人次,节省地方财政开支100万元。二是实施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情况调查。针对物业服务企业财务基础薄弱、物业费收取和使用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从机制、体制和制度方面提出审计建议。市委书记主要领导批示有关部门规范物业管理,制订《乳山市物业服务规范管理意见》。三是实施招商引资项目运营情况调查。通过走访多家企业,总结、归纳、提炼共性和个性问题,针对存在项目引进门槛低、优质项目少、虚报项目投资额、夸大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强化理性招商意识、健全项目跟踪机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机制等建议,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门研究解决。四是实施价格调节基金征缴情况调查。发现存在基金少征、漏征的问题,建议重新修订《乳山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法》,明确部门分工,细化征收标准,逐步推进对建筑业、饮食业、娱乐业等行业价格基金的征收。五是开展企业转贷基金情况审计。审计发现由于运作和管理上的不规范出现转贷基金未及时收回的问题,对此,及时向市政府报送审计调查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采纳审计建议出台《乳山市企业转贷基金管理办法》。六是调查摸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车辆情况。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审查部门单位车辆来源、编制及公务车辆费用支出情况,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促进出台《乳山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管理规定》,明确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编制管理、配备管理、使用管理和监督管理。年内,促成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完善规范性制度5个,发挥了审计“免疫功能”。

【内部审计工作】 全市内部审计工作着眼于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内部自我约束能力、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开展内控制度、绩效、比价采购、工程造价等项目审计,取得显著效益。全市内审机构完成审计项目1886个,查处损失浪费3872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2853条。年内,乳山市教育局、乳山市银滩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乳山市供电公司、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威海市审计局、威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授予“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乳山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被山东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和创造新经验内审机构” 称号,杨盛、林蝉、孙哲、王菲菲被威海市审计局、威海市内部审计协会授予“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称号。
【审计队伍建设】 以促进审计机关作风良好转变为目标,严格落实各级廉政纪律规定,加强学习培训,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一是落实廉政制度,警钟长鸣。领导班子带头严格落实“禁酒令”和“八不准”审计工作纪律。实行重点审计项目廉政跟踪检查,采取到审计现场抽查、走访被审单位干部群众、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了解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情况,落实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者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4月中旬,组织全体审计干部职工到市综合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廉政图片展览,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强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意识和自觉抵御各种诱惑能力。健全一线审计人员监督、八小时以外廉政监督等制度,打造秉公执法、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队伍。二是落实学习制度,加大培训力度。落实好个人3年学习计划和3~5年执业资格考试。安排人员参加省审计厅组织的大项目审计和威海市审计局组织的商业银行、社会保障资金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审计,在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参与大项目和新领域内容审计,锻炼审计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增长知识。参加干部自主选学、在线自学和集中考试。每个星期五下午定为“集中学习日”,采取“审计方法大家讲”“审计案例点评”“人人登台讲课”等方式开展学习。全年编写审计方法14个,审计案例7个,评选优秀审计项目10个。“关于审查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审计方法”和“医院一次性材料超标准收费审计方法”入选山东省计算机审计方法库,1个入选审计署案例库。乳山市国土资源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6个项目被评为威海市优秀,2个被推荐参加山东省审计厅优秀项目评选。考取注册税务师2人,考取注册造价师1人,一线审计人员考取中、高级审计、会计职称达90%。上半年3人参加市委组织部开展的机关干部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全市排名第二。三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计算机审计培训。争取资金,保证建设资金投入。适应AO软件更新需要,调配更新一线人员电脑,并为每个业务科室配备大容量、高配置的新笔记本电脑1台,提高审计现场数据采集能力。强化计算机中级培训,派出2名业务骨干和1名基础较好人员到山东省审计厅培训,要求将所学内容及时传授给其他人员,提高全员信息化素质。一线人员全部通过审计署AO认证考试,1人通过审计署、2人通过省级计算机中级考试。四是外派学习交流。2月,组织15人赴文登、荣成市审计局学习审计技术与方法 ,提高业务能力。“坚持学习、重视学习、以学促工”的典型经验被市直机关工委推广,“实行‘五步’工作法,提高审计效能”的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创新成果受到市纪委充肯定,“乳山市审计局提高服务决策能力的做法”被威海市审计局印发推广。
(姜辉)